徐云文
摘 要:小麥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之一,其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施肥可以有效提高小麥種植的經濟效益。對小麥施肥情況進行詳細分析,以期更好地提升小麥產量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施肥;小麥產量;經濟效益;影響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0-0108-01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2? ? ? ?文獻標志碼:A
小麥產量和質量一直都是廣大農業(yè)生產者和研究者關心的問題之一,合理施肥可以實現這一目標,最終提高經濟效益。
1 ?小麥施肥過程中的要點分析
1.1 ?根據不同土壤情況選擇小麥品種
對小麥施肥并不是盲目進行的,而是有選擇、有依據地進行,如果施肥量過多,會燒壞小麥苗;施肥量過少,小麥在生長的過程中又會因為缺乏營養(yǎng)而延緩生長,進而影響小麥產量。所以施肥量過多和過少都會對小麥的生長造成影響,不僅會使小麥減產,也會降低小麥的質量和經濟效益。
因此,在對小麥開展施肥工作前,種植者需要根據土壤肥力的不同選擇恰當的小麥品種,如果土壤肥力整體水平偏高,那在小麥播種之后的春季階段就不應再施氮肥,只需要施加適當的磷肥和鉀肥即可。如果麥田的土壤肥力較低,在播種之前,陰雨天氣又較多,影響了施肥工作的開展,那在播種之后應在麥田多施用氮肥,并且還應輔加適量磷肥和鉀肥,確保小麥生長過程所需的營養(yǎng),保證和提高小麥的產量和質量[1]。
1.2 ?根據小麥生長發(fā)育的不同階段,合理施肥
雖然我國南方和北方種植小麥的時間不同,但是小麥生長發(fā)育的階段大致是相同的,都會經歷發(fā)芽、出苗、分蘗、拔節(jié)、孕穗、抽穗、開花、灌漿和成熟階段。小麥生長的每一個階段對營養(yǎng)元素的需求是不同的,小麥種植者需要根據小麥生長的不同階段,合理開展施肥工作。例如,在我國黃河流域種植的小麥大多是屬于冬小麥,其在2月下旬和3月上旬便開始拔節(jié),拔節(jié)期間小麥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較多,因此在這個階段施肥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小麥葉子和根莖部的生長,還能夠提高小麥的孕穗率,這對提高小麥的產量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在小麥拔節(jié)階段對其施肥,也有利于小麥根莖部的茁壯成長,尤其是小麥的主莖,這對增強小麥抗倒伏也起著重要作用,對促進小麥生長、穩(wěn)定小麥產量有重要意義。
1.3 ?根據小麥生長期間的不同長勢和長相,選擇合理的施肥量
小麥在生長期間由于相關營養(yǎng)元素缺失,會在生長過程中表現出不同的長相和長勢,因此小麥種植者平時應多留心觀察小麥的生長狀況,并根據小麥不同的生長狀況選擇恰當且適量的肥料,以滿足小麥生長所需。例如,小麥在生長過程中,如果葉子顏色呈嫩綠色,但是出現批垂,卻沒有出現脫肥的狀況時,在施肥的時候就可以不施加或者施加少量氮肥。如果出現小麥分蘗較少的現象,則應該對其進行適當追肥,保證小麥分蘗的數量,促進小麥生長發(fā)育,提高其分蘗率。同時,在施肥過程中,還應根據不同地區(qū)的麥田土壤情況和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恰當的施肥方法,從而保證小麥生長期間所需要的營養(yǎng)元素。
2 ?施肥對小麥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近些年來隨著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種無公害農產品在市場上受到人們的青睞。因此,在進行小麥種植過程中可以加大力度發(fā)展無公害小麥種植。但是,既要保證小麥無公害,又要保證產量,主要還是要依賴于施肥,因為施肥是基礎,也是提高小麥產量和質量的重要保證。
除此之外,還應該在小麥的生長發(fā)育期間采取合適的方法對其施肥。同時為了保證培育出的小麥更加符合綠色食品的標準,種植者在小麥生長期間還應該注意將化學肥料和有機肥結合使用,這樣不僅有利于保護土壤環(huán)境,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肥,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小麥產量和質量,使其更加符合綠色食品的標準。
3 ?結束語
小麥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對我國農業(yè)經濟及糧食安全有重要影響。通過研究施肥對小麥產量及經濟效益造成的影響可以發(fā)現,施肥對小麥的生長有很大影響。因此,通過采用合理的方法,提升小麥施肥的科技含量,大力發(fā)展綠色種植,可以在保證小麥產量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力平,王正銀,黃云,等.土壤性狀和營養(yǎng)物質對小麥品質的影響[J].麥類作物學報,2004(4):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