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炳新
在地球長達數(shù)億年的生物演繹史中,多少生物曾粉墨登場,它們或曇花一現(xiàn),獨領(lǐng)風騷,億萬年后而歸于沉寂,或繁衍至今卻進化為與先祖大相徑庭的模樣。那些至今仍生存在我們周圍的生物,我們可追根溯源地大概探知到它們祖先的情況??赡切o數(shù)歸于沉寂的生物,盡管它們曾長時間精彩地綻放過自我,但我們鮮有機會探知它們曾經(jīng)來過,在我們眼里它們神秘而又奇幻,比如狄更遜水母。
狄更遜水母的神秘首先是因為它們距離我們過于遙遠,讓我們把時間坐標向前推演5億年,那時候的寒武紀生命時代誕生了絕大多數(shù)動物的先祖。而在寒武紀生命時代之前,地球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年代更加古老的埃迪卡拉生物群,狄更遜水母就屬于這一群種。這些史前生物生活在5.7億年前的海底,在繁盛了上千萬年后最終滅絕,更增加了它們的神秘性。近期的《科學》雜志評論它們是“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古老的動物之一”。
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奇幻在于它們的生物形態(tài)遠超出我們的想象,甚至說很“離譜”,它們猶如一個個外星來客,有的像飛碟,有的像比薩。而狄更遜水母的形態(tài)更是雷人,它兩側(cè)對稱,有著分節(jié)的身體和一條縱貫軀體的中心軸,形似一個表面紋理呈肋狀的橢圓盤,儼然一片圓圓扁扁的芭蕉葉。它們的體型變異范圍很大,最小的只有4毫米,最大的能達到1.4米長。
人類對于埃迪卡拉生物的發(fā)現(xiàn)與探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在澳大利亞南部的埃迪卡拉山石英砂巖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這些生物的化石。面對這些古生物化石,科學家甚至搞不清楚它們是一種真菌,還是一種海洋動物,眾多科學家各執(zhí)一詞,陷入了曠日持久的爭論之中。
狄更遜水母離我們?nèi)绱诉b遠神秘,外形奇幻,僅是給這些古生物化石分類、認種就耗費了科學家們半個世紀的光陰。如何給這些古生物一個科學而又準確的“名分”呢?來自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的科學家團隊開始著手檢測這些化石中的DNA、蛋白質(zhì)等肉眼看不到的化學物質(zhì)。他們在化石中檢測到了脂質(zhì)殘存物。在地球上,只有真核生物能制造出這種含固醇的油脂分子,由此可以界定這些古老化石來自于一種真核生物。然而,僅有這些還不夠,科學家還是無法說明狄更遜水母是原生生物,還是海洋動物。
接著,科學家又開始分析這些固醇的具體成分。在真核生物中,不同類別生物所產(chǎn)生的固醇種類和比例都不同,這些分子信號就像生物門類的特征指紋,通過分析化石中不同脂質(zhì)分子的含量和比例,我們就可以知道生物所屬的大致種類。動物細胞膜包含的固醇主要是膽固醇,原生生物主要產(chǎn)生的則是麥角固醇。據(jù)實驗結(jié)果顯示,狄更遜水母化石中的膽固醇含量十分豐富,高達99.7%,而麥角固醇最多只有0.23%。也就是說,狄更遜水母是海洋動物,而非更原始的原生生物。
即使弄清楚了這個問題,狄更遜水母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jié)束。畢竟遠古化石信息有限,科學家依然不知道它們應(yīng)該屬于哪一個動物門類,還是一個新門類?它們在滅絕前有沒有可能進化出了新的形態(tài)繼續(xù)存留世間,或者說,在今天地球的某個角落有沒有可能繁衍著它們的后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