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婷
繼嬰兒米粉、肉泥等輔食之后,口味多樣的果泥再一次豐富了寶寶們的食譜。
為了培養(yǎng)寶寶從小愛吃水果的好習慣,不少媽媽可謂煞費苦心:不拘繁瑣地自制果泥,又擔心水果搭配出現(xiàn)沖突;選擇瓶裝果泥,又擔心商家暗地里加入各種添加劑。
2019年7月,《消費者報道》向第三方權(quán)威檢測機構(gòu)送檢了市面上熱門的14款嬰兒果泥,包括亨氏果汁泥(蘋果香蕉果汁泥)、小皮/ little freddie燕麥香蕉蘋果泥、嘉寶/Gerber梨蘋果果泥、喜寶/HiPP有機嬰幼兒蘋果泥、美林/Mellin黃桃泥、方廣果汁泥(清香蘋果)、禧貝/HappyBABY香蕉甘薯木瓜泥、愛思貝/EARTHS BEST蘋果南瓜泥、貝拉米/ BELLAMYS香蕉蘋果果泥、伊威津維多果泥(蘋果黃桃)、貝因美童臻果汁泥(蘋果甜橙果汁泥)、愛果士/ANDROS蘋果可吸果泥、匯源果泥果汁(蘋果+香蕉)、旺旺貝比瑪瑪果汁泥(獼猴桃味),對比檢測日落黃、檸檬黃、總糖等指標。
結(jié)果顯示,14款嬰兒果泥都沒有檢出日落黃、檸檬黃這兩種人工合成色素。14款果泥含糖量整體水平較高,含糖量最多的是亨氏、愛果士,含糖量最少的是美林、貝因美。
平常切水果,如果切慢了,切開的水果就會無情地從“小白臉”變成了“黃臉婆”。自制果泥同樣會遇到這種情況,為什么水果切開就迅速變黃呢?
食物顏色變深,專業(yè)術(shù)語叫做“褐變”。食物的褐變分為兩種,一種是酶促褐變,另一種是非酶促褐變,果泥的變色屬于前者。
顧名思義,酶促褐變是多酚氧化酶、氧化還原酶等酶類在氧氣的參與下,把果蔬中的單寧、花青素等酚類物質(zhì)轉(zhuǎn)化成了另外能夠產(chǎn)生顏色的物質(zhì)。
為什么自制果泥“一秒變黃”,保質(zhì)期長達一年的瓶裝果泥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五彩繽紛的果泥是因為添加了人工合成色素嗎?
以色調(diào)偏黃的色素來說,比如檸檬黃,它是用煤焦油中分離出來的苯胺染料為原料制成的,故又稱煤焦油色素或苯胺色素。有研究表明,長期攝入人工色素會影響兒童智力發(fā)育。
為了消除家長們的擔憂,本刊送檢了14款顏色從淺黃色到橙色的嬰兒果泥,檢測日落黃、檸檬黃這兩項指標。
結(jié)果顯示,14款果泥中均未檢出日落黃(<0.00050g/kg)、檸檬黃(<0.00050g/kg),說明所有果泥的原料或輔料均不含有這兩種人工合成色素,安全性較好。
其實從酶促褐變的角度不難解釋。除了工藝的革新,一些廠家采取添加有機酸的方式,比如檸檬汁、維生素C。一來讓pH值下降不利于酶促反應(yīng)的發(fā)生,二來酶與有機酸反應(yīng),從而“放過”了酚類物質(zhì)。
在日常飲食中,糖是一個常規(guī)組成部分。
因此,不少新晉寶媽認為,在輔食中添加糖可以刺激寶寶的食欲。實際上,新生寶寶暫時還分辨不出味道,添加糖并不能起到促進食欲的作用。
無論國內(nèi)外都鼓勵嬰幼兒輔食應(yīng)保持原味,不加鹽、糖以及刺激性調(diào)味品,保持淡口味。淡口味食物有利于提高嬰幼兒對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減少偏食、挑食的風險。
如果過早地往輔食中添加糖,會讓寶寶的味覺過度發(fā)育,容易對甜味產(chǎn)生依賴,從而對其他清淡的食物缺乏興趣。同時,這些游離糖也是蛀牙、肥胖的“罪魁禍首”。
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0~3歲(即0~36個月)的嬰幼兒添加糖建議攝入量為0。
以果泥來說,多數(shù)水果原料本身含有天然的糖分,主要包括果糖、蔗糖、葡萄糖等。如果在果泥中額外添加糖,原本簡簡單單的輔食也變得不再單純。
從14款果泥的配料信息可知,愛果士、亨氏分別添加了白砂糖、食用葡萄糖,伊威則加入俗稱“益生元”的低聚半乳糖,其甜度為蔗糖的30%~60%,是一種不能被人體完全消化的糖類化合物。此外,有的果泥加入了濃縮水果汁,不能確定當中是否有額外加入糖。
14款果泥中的糖分究竟有多高?
檢測結(jié)果顯示,14款果泥的平均含糖量為11.5g/100g,整體水平較高。亨氏、愛果士兩款額外添加糖的果泥含糖量最高,達到14.1g/100g。其次是禧貝,也有13.9g/100g。
其中,含糖量最少的是美林,為8.1g/100g,約是亨氏的一半。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建議,將成人和兒童每日游離糖攝入量降至攝入總能量的10%乃至5%以下。
如果以一個每天攝入800kcal的1歲寶寶來說,這大約相當于每天最多允許攝入20g糖,最好不超過10g(約2顆方糖)。
一袋小小的果泥中含糖量相當于2~4顆方糖,意味著大部分果泥的含糖量已經(jīng)超出了寶寶每日的推薦攝入量,值得家長們重視。
對于剛開始添加輔食的1周歲前寶寶,本刊不推薦含有添加糖的亨氏、愛果士,建議消費者盡量選擇含糖量較低的果泥。另外,在給寶寶喂食果泥后,家長們要記得幫寶寶清潔口腔。
綜合評價顯示,14款果泥均未檢出日落黃、檸檬黃兩種人工合成色素,安全性較好;14款果泥整體含糖量較高,值得消費者注意。
美林整體表現(xiàn)最好,含糖量最低,值得推薦;貝因美含糖量較低,性價比最高。
愛果士、亨氏均為額外添加糖的產(chǎn)品,兩款含糖量最高,不被推薦。
1.輔食應(yīng)先吃果泥再喝果汁。果汁與果泥最大的區(qū)別是果汁中沒有果肉,因此缺乏膳食纖維,果泥不僅可以預(yù)防寶寶便秘,還可以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2.由于寶寶消化道不夠完善,自制果泥時應(yīng)先將水果蒸熟,然后制成泥狀。蒸熟不僅是消毒的過程,還有利于果泥質(zhì)地變軟,更容易消化吸收。
3.在挑選水果時,菠蘿、柿子、芒果、西瓜等水果應(yīng)該謹慎添加,防止寶寶吃了果泥后出現(xiàn)過敏。
4.等到寶寶大約九個月、慢慢有咀嚼能力的時候,便可以漸進式地提供質(zhì)地軟爛的小塊狀水果,但不建議給寶寶吃一些太硬的水果。
5.建議自制果泥與成品果泥搭配著吃。在家給寶寶個性化定制,新鮮又放心;外出以成品果泥為主,方便又衛(wèi)生。
【特別聲明:試驗結(jié)果僅對測試樣品負責,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號產(chǎn)品的質(zhì)量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