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云
懸彎疲勞裂紋擴展研究
郝建云
(智奇鐵路設備有限公司研發(fā)中心,山西 太原 030032)
通過將某牌號鋼加工成懸彎試樣,對試樣進行滴水懸彎疲勞試驗,觀察疲勞裂紋的擴展規(guī)律,利用3D超景深顯微觀察系統(tǒng)觀察表面裂紋,對比循環(huán)次數和裂紋長度,研究該牌號鋼在腐蝕環(huán)境下的裂紋擴展速度。
疲勞試驗;滴水;裂紋擴展;腐蝕坑
零部件和設備在正常的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受到循環(huán)加載的作用力,或者在一定頻率的振動工況中工作。這樣零部件在受到循環(huán)應力的作用時,在零部件的表面或者表面淺層會出現微小裂紋,隨著循環(huán)應力的繼續(xù)作用,微小裂紋會發(fā)展成為宏觀裂紋,在循環(huán)應力的繼續(xù)作用下裂紋進一步擴展,最終直到完全斷裂,使零部件失效而喪失了使用功能[1]。
將某牌號鋼制備成如圖1所示的試樣,試樣表面分別采用600#、1000#和1800#砂紙對試樣依次打磨,打磨呈光亮狀態(tài),消除試樣表面機加工刀痕,打磨完成后的試樣及表面狀態(tài)如圖2所示。疲勞試樣鋼的力學性能如表1所示。采用懸彎疲勞試驗機對試樣加載對稱循環(huán)應力,疲勞試驗機如圖3所示。懸彎疲勞試驗機使用砝碼進行加載,加載力矩為240 MPa,轉速為3 000 r/min,應力循環(huán)如圖4所示,在做疲勞試驗的整個過程中,試樣表面持續(xù)滴去離子水,去離子水為pH=6.7的中性水,滴水頻率保持在15滴/分鐘。
圖1 疲勞試樣加工圖(單位:mm)
圖2 疲勞試驗前試樣表面狀態(tài)
表1 疲勞試樣鋼的力學性能
疲勞極限數值 F1≥200 N/mm2 F2≥80 N/mm2 RfL≥250 N/mm2 RfE≥170 N/mm2 q=RfL/RfE≤1,47
圖3 疲勞試驗設備
圖4 循環(huán)應力示意圖
疲勞試驗試樣表面裂紋擴展過程如圖5所示,試驗過程一直維持滴水狀態(tài)。
圖5(a)為經過30萬次循環(huán)應力后表面狀態(tài),出現直徑為Φ6~12 μm的圓形點蝕形貌,表面基本沒有發(fā)現裂紋。圖5(b)為經過170萬次循環(huán)應力后的表面狀態(tài),點蝕坑直徑增大到Φ19 μm,表面出現明顯的裂紋形貌,裂紋長度為200 μm。圖5(c)為經過270萬次循環(huán)應力后表面狀態(tài),出現了大量的點蝕坑,表面出現的裂紋明顯增多,所有的裂紋均從腐蝕坑或者點蝕坑沿著旋轉方向擴展,裂紋長度分布在605~955 μm的范圍內。
零部件的疲勞失效現象的發(fā)生可分為3個階段:①第一階段為微裂紋的產生階段。在循環(huán)應力的作用下,零部件的表面或者近表面的晶粒受到的內部約束較少,位錯容易受到循環(huán)應力的作用而溢出或者引發(fā)晶?;?,金屬表面抵抗塑性變形的能力較弱,細微的微觀裂紋很容易產生。此試驗中,滴水使試樣表面產生點蝕坑,同樣為表面裂紋產生提供了條件。②第二階段為宏觀裂紋擴展階段。由于點蝕坑或者腐蝕坑在金屬表面產生,裂紋隨著循環(huán)應力的不斷進行,沿著與主應力垂直的方向(試樣的圓周方向)擴展,如圖5和表2所示,在試樣橫截面上產生了6~12 μm的裂紋。③第三階段為疲勞斷裂失效階段。當裂紋逐步擴展直至零部件不足以抵抗循環(huán)載荷時,零部件就會突然斷裂失效。
(a)30萬次循環(huán)應力后表面狀態(tài)
(b)170萬次循環(huán)應力后表面狀態(tài)
(c)270萬次循環(huán)應力后表面狀態(tài)
表2 疲勞試驗試樣表面裂紋長度
旋轉次數/轉點蝕坑直徑/μm裂紋長度L/μm 306~12無 17019200 270—605~955
試樣表面的疲勞裂紋的產生和擴展機理與其表面的微觀狀態(tài)、裂紋的力學狀態(tài)、微觀顯微組織結構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關。當試樣受到循環(huán)應力后,伴隨著滴水的進行,試樣表面從點蝕坑處開始出現裂紋,并且沿著切變方向(圓周方向)擴展。裂紋的產生從微觀角度分析,可以理解為表面或者近表面首先產生滑移帶開裂,滑移產生微小裂紋后隨著循環(huán)載荷的繼續(xù)進行,表面或近表面位錯的數量不斷增加,當位錯的數量增大到一定值時,有些距離很近的位錯會結合到一起形成較大的位錯,距離較遠的位錯暫時沒有結合到一起。這樣,在材料內部近表面處形成了位錯不均勻現象,有的區(qū)域位錯數量少但是單個位錯體積相對較大,有的區(qū)域位錯數量多但是單個位錯體積小,這些位錯在循環(huán)應力的作用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在循環(huán)應力持續(xù)的作用下,滑移帶增長到一定程度后發(fā)展成為微小裂紋,微小裂紋進一步發(fā)展成為相對的大裂紋,實現了裂紋的生長[2]。對于滑移帶的生長,從微觀上觀察,隨著循環(huán)應力的持續(xù)作用,微觀形貌較小的滑移帶一方面會產生位移,另一方面也會繼續(xù)生長。當循環(huán)應力作用足夠長時間后,滑移帶生長成為滑移線。
表面的點蝕部位為應力集中區(qū)域,極易產生滑移帶。在循環(huán)應力及滴水工況的持續(xù)作用下,金屬表面的點蝕區(qū)域為位錯的運動和滑移帶的產生提供了有力條件,當滑移線產生后,循環(huán)應力繼續(xù)作用,滑移線不斷增多,逐漸形成滑移線與滑移線連接的現象。而未連接的滑移帶或滑移線不斷被循環(huán)應力拉伸或擠壓。從微觀上看,當滑移帶或滑移線擠入或擠出晶界的界面時,這些剩下的滑移帶逐漸轉變成滑移線。微觀裂紋就是由這些滑移帶不斷生長產生的,并在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形成微觀裂紋,當這種微觀裂紋足夠深時,便形成了初始的宏觀裂紋。
初始的宏觀裂紋形成后,金屬表面和近表面仍然存在未形成裂紋的位錯、滑移帶或滑移線,這些位錯在循環(huán)應力作用下繼續(xù)結合,滑移帶繼續(xù)生長成為滑移線,滑移線繼續(xù)生長為微觀裂紋,最終微觀裂紋不斷擴展生長成宏觀裂紋,宏觀裂紋不斷擴展、連接,最終在循環(huán)交變載荷作用下形成主裂紋,主裂紋最大剪切應力面快速擴展。
隨著裂紋的擴展,當主裂紋的長度大于臨界裂紋極限時,裂紋擴展由生長階段進入斷裂階段。在此階段中,隨著有效承載截面的減小,一旦截面有效承載力小于施加的載荷時,就會發(fā)生疲勞斷裂現象??梢钥闯觯诹鸭y壽命基本等于裂紋形成和擴展兩個階段時間總和。
滴水懸彎疲勞試驗表明,首先試樣表面產生點腐蝕現象,點腐蝕發(fā)展成為微小的腐蝕坑,腐蝕坑加速了裂紋的產生,腐蝕坑成為裂紋源,隨著循環(huán)的進行,裂紋沿著周向擴展成大裂紋。
[1]史密斯.鋼軌滾動接觸疲勞的進一步研究[J].中國鐵道科學,2002,23(3):6-10.
[2]郭俊.輪軌滾動接觸疲勞損傷機理[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6.
U213.4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4.041
2095-6835(2019)14-0094-02
郝建云(1982—),男,碩士,研究方向為城市軌道交通、動車高鐵行走部件。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