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農圣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

2019-08-06 20:25:03王麗麗
科學與財富 2019年24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特色政治

摘 要:農圣文化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精神價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將農圣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僅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實現(xiàn)地方高校的特色辦學,而且有利于促進農圣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本文以濰坊科技學院為例,介紹了農圣文化以及農圣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經驗,并分析了農圣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探索將農圣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和路徑。

一、農圣文化概況

農圣文化就是“農圣”賈思勰的思想精神,及其著作《齊民要術》所蘊含和體現(xiàn)出來的哲學思想、農學思想、經營思想和農業(yè)科學技術等的總稱。[1]農圣文化是《齊民要術》農學文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xiàn)了農圣賈思勰的思想、學說、理論,又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地位的獨特性和內涵的豐富性,在中華文化體系中居于特別重要的地位。

二、農圣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探索

(一)農圣文化融入理論課程教學

濰坊科技學院形成了以農圣文化為特色的國學教育體系,低年級全部開設了國學教育課。學校還成立了二級學院——賈思勰農學院,農學院開設“《齊民要術》研讀”、“中國古代經典農書選講”、“壽光特色蔬菜”等具有農圣文化特色的課程,[2]將農圣文化融入理論課程教學,不僅傳承了農圣文化,而且提高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依托農圣文化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滿足自身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鍛煉學生運用理論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濰坊科技學院思政部深化教學改革,開展了以 “致敬農圣,傳承文明 ”為主題的實踐教學活動。大學生積極參與本次活動,分組開展了以“傳承農圣文化弘揚愛國精神”、“傳承農圣文化共建生態(tài)文明夢”“傳承農圣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本次活動的開展引領和幫助了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鼓勵學生運用思政課所學的基本理論觀察社會、了解國情民情,進行社會調研,增強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通過本次實踐教學活動幫助大學生深化了對農圣文化的認知,促進了農圣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三)農圣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

濰坊科技學院把“文化校園”作為學校內涵發(fā)展的“六大工程”之一,深入開展以農圣文化為特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不斷加強具有農圣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作了大型動畫片《農圣賈思勰》、《菜娃傳奇》等,在校園內建了農圣賈思勰塑像,以農圣文化為特色的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jié)、師生書畫藝術展、學術講座等校園文化、社團活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展現(xiàn)了農圣文化的魅力,促進了農圣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增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農圣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對農圣文化教育重視不足

大學生是高等教育的主體,不僅要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知識,更應該具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高校貫徹對學生進行“因需施教”,過分注重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而忽視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地域文化在培養(yǎng)學生德育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當前高校對教師的量化考核主要是教師的教研成果及學生的專業(yè)學習成績,致使教師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本學科的專業(yè)知識上,而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關注比較少,將地域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意識淡薄。

(二)農圣文化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不足

要將農圣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具備農圣文化知識和素養(yǎng)的特色師資隊伍。目前,濰坊科技學院能夠承擔傳承創(chuàng)新農圣文化任務的專職教師數(shù)量明顯不足,教師在農圣文化方面的素養(yǎng)水平也不夠,這制約了農圣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發(fā)揮。

(三)大學生獲得農圣文化知識的途徑有限

當前高校教育教學模式下,大學生獲取相關知識的主要途徑依然是課堂教學。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一些高校為了讓學生了解、獲取地域特色文化知識,專門開設了推介地域特色文化的選修課程。但就實際效果來看,很多學生對于地域特色文化的選修目的僅是為了獲得學分,真正對地域特色文化本身感興趣的并不是很多。因此,通過課堂教育教學實現(xiàn)讓學生獲取地域文化知識的成效并不十分明顯。

四、農圣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一)加強課程建設

當代大學生獲得知識的主渠道還是在課堂中,要堅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農圣文化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把農圣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之中,將農圣文化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當中,通過課堂教學將農圣文化進行系統(tǒng)化、理論化和科學化地傳授,真正把優(yōu)秀文化的精華內化為學生的情感信念,并外化為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使學生形成文化自覺。

(二)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課堂教學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迫切需要課外社會實踐活動的補充,

二者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農圣文化是歷史積淀并保存下來的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重要價值的文化。農圣文化的傳承、發(fā)展不僅需要精神載體更需要物質載體,引導大學生了解本地域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經典、風土民俗等地域特色文化的物質和精神載體,對大學生更好地繼承和發(fā)展好本地區(qū)的文化遺產,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將農圣文化融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僅要求高校把農圣文化引入教育教學與研究環(huán)節(jié),更要發(fā)揮教師的“行為示范”作用,提高教師地域文化方面的專業(yè)素養(yǎng),使農圣文化資源成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實養(yǎng)料和力量源泉。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依托地方優(yōu)勢,凸顯文化特色,在專業(yè)課的授課過程中,把地域文化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教育、教學的新內容和新手段。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是一所學校在歷史的教育實踐中所形成的校園精神和人文氛圍,具有獨特性與滲透性,它對學生乃至教師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1.用農圣文化構建校園文化環(huán)境

將農圣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使學生在校園內感受充滿魅力的農圣文化,激發(fā)學生深切了解和探究農圣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挖掘和發(fā)揮農圣文化資源,豐富和提升校園文化內涵,建設特色鮮明的農圣文化校園氛圍,將文化育人的理念貫穿其中。比如樹立農圣文化標志載體(人物塑像、記事碑、校訓)等發(fā)掘其文化含量和文化價值,使之成為高校獨特的風景線和育人載體。

2.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滲透農圣文化

校園文化活動以大學生為主體而組織和開展,他們既是組織者同時也是參與者,既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有利于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更有助于以大學生所熟悉的、鮮活的農圣特色文化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五)加強網(wǎng)絡平臺建設

高校應積極拓寬農圣文化的傳播途徑,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大學生農圣文化傳播平臺,發(fā)揮網(wǎng)絡媒體思想文化傳播的主渠道作用,切實增強農圣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建立農圣文化教育網(wǎng)站。將農圣文化的發(fā)展歷程文化遺產、名勝古跡、重大歷史事件等知識系統(tǒng)地放到網(wǎng)站上,宣傳農圣文化,豐富學生的農圣文化知識。二是設置網(wǎng)絡論壇,引導學生討論農圣文化,促進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李興軍.齊民要術之農學文化思想內涵研究及解讀[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2]李昌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傳承創(chuàng)新地域文化的職業(yè)與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3,(4).

作者簡介:

王麗麗(1980.04-),女,畢業(yè)于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世界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現(xiàn)任濰坊科技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特色政治
特色種植促增收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chuàng)新探究
中醫(yī)的特色
“政治攀附”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純”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當代陜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完美的特色黨建
以老區(qū)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定西市| 盖州市| 荣成市| 金堂县| 甘孜县| 鸡东县| 岑溪市| 龙游县| 靖边县| 西平县| 大英县| 张掖市| 闻喜县| 泗水县| 云南省| 万源市| 宜宾市| 长顺县| 富顺县| 石门县| 海宁市| 静海县| 青海省| 莎车县| 二连浩特市| 宁安市| 永宁县| 甘肃省| 吉水县| 普定县| 华安县| 于田县| 绍兴县| 琼海市| 大连市| 新蔡县| 仁布县| 清苑县| 贺兰县| 甘谷县|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