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鐘友 徐開艷
摘要:通過對習水縣2017年和2018年環(huán)境空氣數據統計分析,探索2018年環(huán)境空氣質量下降原因,并提出相關提升空氣質量的建議措施,為政府部門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空氣質量;原因分析;措施
中圖分類號:X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4-0-01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air data in Xishui County in 2017 and 2018,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the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in 2018,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ir quality,so 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cision-making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Key words:Air quality;Cause analysis;Measures
當前,國家、省、市對大氣污染的治理和防控工作正不斷向縱深推進,只有把握機遇,認真研判全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統籌謀劃大氣污染防控工作,加強監(jiān)督和管理,科學決策,采取強有力措施推動各階段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實,我們才能在挑戰(zhàn)中贏得主動,持續(xù)改善環(huán)境空氣質量的目標才會最終實現。
因此,為了深入了解習水縣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并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本文結合2017年和2018年連續(xù)兩年習水縣空氣自動監(jiān)測站監(jiān)測數據,對習水縣環(huán)境空氣質量下降原因進行了初步分析。
1 近兩年空氣質量數據分析
根據近兩年的監(jiān)測數據分析,習水縣環(huán)境空氣質量總體較好,各項監(jiān)測指標均達到《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限值要求。但是,大氣污染物除SO2和CO年均值略有下降之外,NO2、PM2.5、PM10和O3-8h年度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優(yōu)良天數及優(yōu)良率也在逐年降低,詳見下表:
2 原因分析
根據兩年的各季度污染物濃度數據比對發(fā)現,除了O3-8h之外,第一季度環(huán)境空氣質量污染物濃度數據較其他季度的要大,最終導致全年環(huán)境空氣質量數據增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2.1 氣候地理條件
冬春季節(jié)氣象條件不佳,加上習水縣地勢原因,導致污染物擴散緩慢,最終污染物堆積在城區(qū)上空,影響空氣質量。
2.2 汽車尾氣
據調查,全縣車輛保有量汽車約38000輛、摩托車約26000輛、小貨車(農用車)約200輛,近一半車輛在縣城及周邊開展運輸活動,排放尾氣。
2.3 建筑揚塵
縣城區(qū)在建工地在開挖、平場時基本是露天作業(yè),只有高層建筑采用網紗圍擋。大部分工地進出車輛沖洗不干凈,甚至有的工地沒有沖洗車輛,特別是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產生大量建筑揚塵。
2.4 餐飲油煙
縣城餐飲業(yè)主要燃料為煤炭,基本沒有安裝油煙凈化器,采用高空排放或抽油煙機抽出室外無組織排放;機關學校食堂等基本采用液化氣或生物燃油為燃料,其中大部分沒有安裝油煙凈化器,均采用高空排放或無組織排放,產生大量油煙污染。
2.5 道路揚塵
每天近20000輛機動車在縣城及周邊活動,產生道路揚塵。其中,特別是近年城區(qū)開發(fā)建設力度大,載重汽車活動較多。
2.6 工業(yè)污染
縣城建成區(qū)內已無大型排污企業(yè),但是縣城周邊仍有一座火電廠、一座水泥廠以及多家建材廠等排污企業(yè),其中,大中型企業(yè)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較為完善,能夠保證正常運行,達標排放。這些大中型企業(yè),由于產量大、能耗高,即使是達標排放,粉塵、SO2、NO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已相當大。正常氣候條件下,200m高的煙窗影響范圍在其4~5km范圍內,所以縣城區(qū)均在其影響范圍。其他小型企業(yè),污染治理設施簡陋,防污治污能力薄弱,無組織排放嚴重,對環(huán)境空氣污染的“貢獻值”不可忽視。
3 建議措施
(1)持續(xù)強化建筑揚塵控制、道路運輸揚塵控制、工業(yè)粉塵控制和餐飲油煙控制。(2)大力發(fā)展綠色交通,倡導低碳、環(huán)保出行,大力發(fā)展城市公共交通。(3)鞏固提升,查漏補缺,健全完善管理機制。各單位部門根據自身職能職責,加強監(jiān)管,形成長效管理機制。(4)各負其責,通力配合。各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5)監(jiān)測預警,及時處置。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及時公布監(jiān)測信息,及時做好應急處置。(6)注重宣傳,營造氛圍。宣傳部門要通過電視臺、報紙、政府網站、公眾微信平臺等媒介,廣泛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整體環(huán)保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GB 3095-2012,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S].
[2]HJ 663-2013,環(huán)境空氣質量評價技術規(guī)范[S].
[3]HJ/T193-2005,環(huán)境空氣質量自動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