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世誠
作文題目
《華西都市報》消息,年關將近,在內(nèi)江某檸檬加工廠里,仍有許多工人在忙碌。工人說:“我們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諾,賣了自家住房,給我們100多名民工及時兌現(xiàn)工資。我們也不能不仗義,不能在老板需要我們趕工期時請假回家?!?/p>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立題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含意的范圍;不要套作或抄襲;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現(xiàn)與自己有關的真實人名、校名和地名。
寫作點撥
一、認真剖析材料
材料精短,含意頗豐,命題人可謂精挑細選。材料是一則短消息,閱讀時可抓住“年關”“忙碌”“仁厚”“信守承諾”“兌現(xiàn)”“仗義”等關鍵詞語,來分析材料滲透的內(nèi)涵。這段材料的總體意思是說,快要過年了,而許多工人卻沒有請假回家,原因是感激老板能兌現(xiàn)工資,是老板的仁義、厚道、誠信和無私挽留了他們。這位老板的形象是一個閃光的形象,他所具有的諸多優(yōu)秀品質(zhì),是當今社會需要大力弘揚的。而民工們的知恩圖報,則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樸素的美德。由此可揣摩出命題者深遠的命題用意,那就是要展現(xiàn)和發(fā)揚人性中最美的品質(zhì),讓美的人性復歸社會。
二、深入挖掘主題
這是一段含意相當豐富的材料,可以從多種角度來提煉主題。老板真是仁厚,哪怕是賣了自家住房,也要給100多名民工兌現(xiàn)工資,看得出,這位老板是善良的、有責任心的,而不是那種昧了良心、不負責任的黑心老板,于是寫作時可從“善良”“良心”“良知”“責任”等角度立意。因為老板的信守承諾,贏得民工的擁護,從“誠信”“承諾”“諾言”等角度立意也不錯;老板在年關時的無私幫助,獲得了民工的仗義相助,給老板趕工期而不回家過年,自然可從“幫助”“互助”“互惠”“理解”等角度立意;民工感激老板的及時兌現(xiàn),因而以實際行動回報老板,從“感激”“感恩”“回報”“知恩圖報”等角度立意,也與材料內(nèi)涵吻合。只要緊扣原材料,選準一個切入角度,是能夠挖掘出深刻主題的。
三、精心援引素材
有考生誤以為作文試題提供的材料,就是他寫作時的唯一素材,甚至原文照搬湊字數(shù)。顯然,這樣的素材已缺乏新穎性了。原材料只是給考生一個審題立意的方向,考生可在透析材料、尋找主題的基礎上,精心挑選與材料內(nèi)涵、所確定的主題密切相關的素材來表現(xiàn),就會有所創(chuàng)新,也不偏離主題。特別是本年度國際國內(nèi)發(fā)生的,與原材料有關的典型事件,既有新鮮的時代感,又有一定的說服力。這就逃脫了素材陳舊的藩籬,讓閱卷教師耳目一新。充分調(diào)動自己平日的素材積淀,援引表現(xiàn)力強的素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考場作文的分值。
四、巧妙擬定題目
材料作文還有一個苦惱,就是寫作時需要自己擬題。單從原材料和寫作要求上,看不出擬定了什么題目。考生可根據(jù)所確定的主題,或所選擇的材料,來擬定出相應的題目。如根據(jù)“誠信”主題,可擬出《誠信的魅力》《誠信讓我感動》等題目;根據(jù)“幫助”主題,可擬出《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到底幫助了誰》等題目;根據(jù)地溝油、“瘦肉精”豬肉、染色饅頭等材料,可擬出《你良心能安嗎》《神圣的責任》等題目。
五、合理安排結構
一般的三段式結構太普通,分作四五個小段就比較合理。采用擬小標題、分片段等形式,使文章結構顯得靈活。文題下外加凝練的題記,也可豐富文章的結構。
憂文展示
理解與寬容
一考生
理解與寬容是一對相生相息的姊妹,當你播種了理解,收獲的將是寬容。(可以說老板理解了民工的年關之急,但不能說民工寬容了老板,而是以實際行動回報老板。)
我們生活在復雜多樣的社會中,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與生活緊密相連,大家總是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可這中間就是有太多的摩擦,總會因為一點點小事而大吵大鬧,這既讓人感到煩,又讓人覺得很沒素質(zhì)。(一“逗”到底,導致表意層次不明?!叭倭校行卸寂c生活緊密相連”的說法欠妥。)
我家離學校很遠,每周日我都坐公交車去學校,每次都得花幾十分鐘,就在這短短的幾十分鐘卻發(fā)生了一件人人都抱不平的事。(是什么時候的幾十分鐘呢?沒有交代清楚。)
記得一次與我一同上車的有位老奶奶,(此處表意含混不清。)賣票的見她有一挑菜擔子,(使用四川方言,叫人半懂不懂。)就給她掛在車身后,老人一上車就有位年輕小伙自動起身讓座,車子就這樣平穩(wěn)地前進著,到了一處,老人要下車了,售票員很快地跑到車尾把菜擔子,(車子還沒有停下,售票員是怎么跑到車尾去的?且停頓失當。)拿到了前面,(具體位置沒有說清。)可當她看見老人還在車上沒有下車,她的臉色刷的一下就變了,怒意爬滿了她的臉:“你怎么還沒下車?不是跟你說叫你動作快點嗎?快點快點!”我在窗邊看見在老人還有一個臺階時,(不是臺階,而是梯步。)被售票員狠狠地拽了下去,老人踉蹌了一下,險些摔到。售票員轉身上了車。
這時車上有位年紀與她相仿的女的開口了:“你也有老的時候,何必催她呢?”“我趕時間,并且我都把東西給她拿來了,她都還沒下,我能不急嗎?”她用很不滿的語氣回答?!澳憔挖s這點時間,先作什么去了?”(此處應替老人著想,方合情理。)……車上吵得不可開交……(不是“吵”,而是“爭執(zhí)”。)
因為她不懂理解,別人不會給你寬容,相反給你苛刻,當然世上也不缺乏讓人感動的故事。(沒有點明問題實質(zhì),且后一個過渡句的位置也不當。)
中國十大感動人物評選中,一幕幕令人感動,令人熱淚盈眶的畫面,總會浮現(xiàn)在我腦海里。(對材料記憶不夠精準,語言重復啰嗦,詞語搭配不當。)
其中有一個讓我記憶猶新的故事,提起他的別號大家都會熟悉,(不是別號,而是光榮稱號。)“信義兄弟”,哥哥因出車禍離開人世,無法給工友發(fā)工資,工友家中很多就等著這錢回家過年,弟弟理解他們的苦,承諾會替哥哥做完沒完成的事。(語言拖沓,不夠干脆利索。)
弟弟四處借錢,終于籌足了錢給工友發(fā)了工資,工友們都說他們兄弟是好人,咱們明年還跟他,咱們明年先不要工錢,賺了再說。(事實真相了解不夠全面,這是對素材的掌握不到家。)
這是一個因理解而信守承諾,也是因為理解得到了寬容,愛戴與表揚。(表意不完整,議論也不是很到位。)
我們都是平凡的,不一定非要干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要做好,做到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你將贏得生活給你最美好的贊美。(這個結尾沒有回歸到主題上,是典型的失誤。)
失誤解析
這篇考場作文只能是比較切合題意??忌鷮︻}干中提供的材料的理解是這樣的,老板對農(nóng)民工很理解,所以農(nóng)民工也就寬容了老板,進而強調(diào)理解是前提,寬容是良好效應。同時,在選用寫作材料和安排文章結構方面,這位考生能夠?qū)Ρ刃缘剡\用。先舉一個售票員不能很好地理解老人的反面事例,再舉兩個老板深深地理解工友的正面事例,加以適當剖析,從而突出文章主旨。
但不足之處很明顯,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立意不精準。老板是理解農(nóng)民工的,但農(nóng)民工不僅僅是寬容老板,而是主動地回報老板。因此,以寬容為立足點,這是停留在表面,而應深層挖掘出回報的主題。
2.行文不縝密。從標點的使用,到字詞的斟酌,以及句子的過渡等,都可以看出語言表達上的欠缺,經(jīng)不起推敲。
3.總結不正確。本是談論理解與回報之間的關系,但文章結尾的總結好像與此不著邊際,這明顯是一個敗筆。
升格佳作
理解·回報
一考生
理解與回報是一對相生相息的孿生姊妹。當你播種了理解,收獲的將是回報。(通過形象的比擬,闡明理解與回報二者之間的密切關系。)
我們生活在復雜多樣的社會中,大家總是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蛇@中間就是有太多的摩擦,彼此之間,總會因為一點點小事而大吵大鬧。這既讓人感到心煩,又讓人覺得很沒素質(zhì)。(揭示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矛盾,為下文寫理解與回報張本。)
我家離學校很遠,每周日我都坐公交車去學校,每次都得花幾十分鐘。可就在這樣的短短幾十分鐘內(nèi),卻發(fā)生過一件令人人都抱不平的事。(由客觀議論轉入具體敘述。)
記得那一次,有位老奶奶與我一同上車。賣票的看見她有一副菜擔子,就把它掛在車身后。老人一上車,就有一位年輕小伙主動起身讓座。車子平穩(wěn)地前進著。到了一處,老人要下車了。車剛停穩(wěn),售票員很快地下車跑到車尾,把菜擔子提到了車門前??僧斔匆娎先诉€在車上慢騰騰地沒有下車,她的臉色刷的一下就變了,怒意爬滿了她的臉:“你怎么還沒下車?不是叫你動作快點嗎?快點快點!”我在車窗邊看見老人還有一個小梯步將下時,就被售票員狠狠地拽了下去。老人踉蹌了一下,險些摔到。售票員轉身上了車。
這時,車上有位年紀與她相仿的女的開口了:“你也有老的時候,何必催她呢?”“我趕時間,并且我把東西都給她拿下來了,她還沒下,我能不急嗎?”她用很不滿的語氣回答?!澳憔挖s這點時間,可老人要是摔著了,你該怎么辦呢?”……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執(zhí)不休。(售票員不理解老奶奶,屬于反面事實。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都很到位,符合人物身份。)
因為那位售票員不懂得理解他人,甚至差點兒給乘客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試想,她要是耐心地扶老人下車,說不定,老人以及其他乘客,下次還會乘她的車呢!俗話說“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嘛。(議論切中要害。提出正確解決辦法,自然扣題。引用俗話,使表意更為準確、生動。)
記得2010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中,那激蕩人心的一幕幕,真是令人熱淚盈眶。其中有一個故事讓我記憶猶新。提起他們的光榮稱號大家都很熟悉——“信義兄弟”。哥哥因出車禍離開人世,無法給武漢的工友們發(fā)工資,可是很多工友就等著這筆錢回家過年。弟弟理解工友們的難處,承諾到武漢替哥哥完成他的心愿。弟弟帶上哥哥的預備金,還四處借錢,終于籌足了錢給工友們發(fā)上了工資。工友們都說他們兄弟倆是好人,還說:“咱們明年先不要工錢,賺了再說?!保ā靶帕x兄弟”深深理解工友們之難,工友們也真誠地回報,這是屬于正面事實。事件敘述相對簡略。)
兄弟倆因理解工友們的實際困難而信守承諾,工友們因為他倆的理解和誠信,而愛戴他們、回報他們,共同演繹出一個感天動地的人間故事。(評價極為中肯,又不偏離主旨。)
很多時候,我們在生活中理解了他人,處處為他人著想,往往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那就是,別人也會感激于你對他的好,自然“銜環(huán)結草,以報恩德”。(聯(lián)系實際生活,拓展文章的思想境界。以俗話作結,很能說明問題。)
佳作點評
升格后的作文,文從句順,小到每一個標點、字詞,大到每一個句子、段落,更甚者涉及到文章的篇章結構,都做了反復修改、調(diào)整。對文章的主題已能深入到回報這個層次,對材料的運用基本做到準確、完整。緊緊圍繞主旨,把概要敘述事件與深入剖析靈魂相互結合,逐層點染文章主題。結尾水到渠成地畫龍點睛,總結全文,又啟人深思。全文能帶給讀者較深刻的人生啟迪。兩處俗話的引用,將文章的涵義引向更深的層次。
升格啟示
1.緊扣作文題目中的材料,挖掘出回報的主題,并緊緊圍繞理解是基礎,回報是理解之后的積極行動來行文。這樣可以做到不偏離主題。
2.字詞、句子甚至包括標點的使用,要認真推敲,反復思考,使行文一貫。
3.如果緊扣主題來畫龍點睛,或作引申,這樣的結尾方能彰顯文章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