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霞
1953年,內(nèi)蒙古第一機械廠的七位熱血青年讀了《誰是最可愛的人》后激動無限,便留下了這幅“抗美援朝留影紀念”,都要爭做“最可愛的人”。
1956年,內(nèi)蒙古第一機械廠派出首批青年工程技術人員前往蘇聯(lián)學習。這幅照片是出國前參加俄語培訓班時,全體師生的合影留念。
1958年8月15日,哲里木盟奈曼旗中學六班畢業(yè)合影留念。照片里前排右五是該照片的提供者劉玉珍。當年的情景總讓人想起毛主席的詩詞“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1959年12月,包頭市棉麻紡織廠的十位女工已經(jīng)在北京國棉一廠培訓學習半年,終于盼到星期天,青春飛揚的女孩子們精心打扮一番,激動得像一群小喜鵲,嘰嘰喳喳地來到慈云寺照相館,留下了這個開心的瞬間。中排右一是該照片的提供者宗雅嫻。
1961年,作為包頭市六零研究所描圖組組長的胡淑英,代表“巧姑娘描圖小組”,參加全國婦聯(lián)表彰大會載譽歸來。之后又參加了所里的七一表彰大會。這幅照片就是所領導與“巧姑娘描圖小組”組員的合影。前排正中手捧鏡框獎狀的是胡淑英,前排左二手中捧的是全國婦聯(lián)頒發(fā)給“巧姑娘描圖小組”的“全國三八紅旗手”錦旗。
這幅合影拍攝于1963年8月21日。當時,包頭市昆區(qū)包鋼百貨商場儲蓄所的職工互幫互學,共同進步,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這是他們歡送工友王秀英調(diào)往東河區(qū)工作時的合影留念。前排正中是王秀英。
1965年,在內(nèi)蒙古第一機械廠參加技術培訓的兩名朝鮮工人(左一左二)學滿歸國時,和中國的兩位青年師傅(坐在右邊沙發(fā)上的兩位)難舍難分,便留下了這個“中朝友誼留念”的歷史見證。右一為當年的青年技工黃法澤。
1970年,李潤璧(右一)在內(nèi)蒙古巴彥高勒鎮(zhèn)插隊。那天下過大雪后,一起插隊的四姐妹穿上心愛的軍大衣,留下了這個英姿颯爽的美麗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