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春
很多患者在打針后,經(jīng)常因為沒有按好針眼而出現(xiàn)瘀青。今天我們就說說打針后瘀青形成的原因及預防方法。
1.拔針時按壓部位錯誤
護士在進行靜脈穿刺操作時,針尖首先穿破的是皮膚,然后進入血管,因此,靜脈穿刺其實會在皮膚和血管上形成兩個針眼,兩個針眼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如果打針后,患者按壓的是皮膚上的針眼,則血液會從血管壁上的針眼滲入皮下,形成瘀血,也就是患者看到的打針處有瘀青了。
所以在輸液完畢后,護士應指導患者用拇指順著血管方向按壓穿刺點,這樣按壓面積大,可避免打針處出現(xiàn)瘀青。
2.多次在同一血管穿刺
由于各方面原因多次在同一位置打針,則局部血管會受損,有可能造成血液流出血管,淤積在周圍組織間隙的情況。所以在穿刺過程中,護士應盡量避免多次在同一血管穿刺。
3.拔針后按壓針眼時間不夠
按壓針眼的時間與是否發(fā)生皮下瘀青有密切的關(guān)系,所以拔針后按壓時間應為5分鐘以上。對一些有凝血機制障礙者更要延長按壓時間。
4.老年人血管脆性大
老年人血管看著比較清晰但血管比較脆,彈性差,輸液后沒有及時按壓好針眼也會導致皮下瘀青。另外,有些老年人有心腦血管疾病,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以防止血栓形成,但這同時也延長了凝血時間,應延長按壓針眼時間,以防止打針處出現(xiàn)瘀青。
5.拔針后過度按壓針眼
拔針后一些患者過度緊張,用力按壓針眼處,如此一來雖然血管不滲血,但周圍正常的組織會被按出瘀青,所以勿過度按壓。
6.拔針后按揉針眼處
在按壓針眼過程中患者不要來回挪動棉簽,也不要邊按壓邊揉針眼處。反復按揉針眼可使已經(jīng)凝血的血管再出血,而導致皮下瘀青。
瘀青處理小技巧
1.將土豆切成薄片貼在瘀青處,土豆片氧化變黑后更換,一個小土豆基本可以解決瘀青的困擾。
2.濕熱敷:將毛巾浸入60℃左右的熱水中,取出擰干后敷在瘀青處,蓋上塑料薄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