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曾于嵐 呂健輝
臺山市
“建好了候車亭,雨天學生上下學再也不怕被雨淋一身了!”2018年底,臺山市汶村鎮(zhèn)28個校車候車亭順利建成,群眾拍手稱好。這要歸功于臺山市設立的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這也是近年來臺山市人大常委會關注民生“微實事”,創(chuàng)新機制,推進代表建議辦理落實的一個縮影。
每年的臺山市人代會都會收到很多關于地方水利、修路、農村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建議,對很多工程量小、影響范圍小、未能達到由市級統(tǒng)籌門檻的項目,通常交由鎮(zhèn)政府辦理落實。對這些無法進入省、市項目盤子的“微實事”,受地方財力、規(guī)劃或政策限制,常常被承辦單位以暫時無法解決作為答復,長時間“擱置”。
群眾利益無小事,小項目也是大民生。2018年,常委會緊緊把脈民生“痛點”,針對這些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微實事”,推動市委、市政府落實從本級財政安排100萬元作為代表建議辦理專項經費,著力突破代表建議辦理的資金“瓶頸”,撬動了民生“關鍵小事”的有效化解。
汶村鎮(zhèn)校車候車亭投入使用
有了資金,還要根據實際,科學統(tǒng)籌項目、選準項目,才能最大限度發(fā)揮專項資金的效益。對于專項資金的分配,常委會堅持客觀公正、民主公開、講求實效的工作原則。由常委會選聯(lián)任工委對大會及閉會期間的代表建議意見梳理匯總后,選取部分條件相對成熟的“急、難、老、小”代表建議,通過與承辦單位一同調查研究,確定擬解決項目的清單,交由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討論,從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中解決部分項目資金。
在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代表提出在汶村鎮(zhèn)修建校車候車亭的建議,承辦單位汶村鎮(zhèn)政府經調研,確定在鎮(zhèn)域內規(guī)劃設計28個候車亭,工程預算97萬元,盡管已自籌了大部分建設資金,但對財政薄弱的汶村鎮(zhèn)政府來說,建設資金短缺仍然是一個難題,30多萬元的資金缺口,導致汶村校車候車亭項目遲遲未能落實。去年8月23日“更好發(fā)揮代表作用”主題活動日中,人大代表再次向鎮(zhèn)政府負責人提出了修建候車亭的建議。為盡快改善學生上下學候車環(huán)境,常委會和政府有關部門在重新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決定從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中安排20萬元支持汶村鎮(zhèn)候車亭項目。資金的注入,對辦好民生微實事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至2018年年底,汶村鎮(zhèn)28個校車候車亭已經全部順利建成投入使用。
相對于重點工程動輒上千萬元甚至過億元的資金量,這些代表建議辦理投入的確是些“小資金”。但正是這些“小資金”,卻解決了一批事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大難題。在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的保障和撬動下,2018年,常委會成功推動了汶村鎮(zhèn)候車亭等6個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見效,其中 “當年建議,當年完成”的汶村候車亭項目更是在人大代表的全程督辦下督出了“加速度”,有效地提升了人大代表建議議案的辦結率和滿意率。
看到專項“小資金”的大作為,今年臺山市財政將繼續(xù)加大資金投入,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同時在總結項目運作經驗基礎上,將進一步規(guī)范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為新一輪的人大代表建議辦理落實提供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