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酸奶和水果,不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困擾,只會讓孩子吃得——很開心。因為,不少食物因為冷凍的緣故,擁有了更好的口感;冷藏的酸奶和鮮牛奶,營養(yǎng)與風味兼具……
這份簡單的快樂,大概只能在夏天享受到了吧。但也因為這份冰涼,很多家長心生憂慮: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水果、酸奶,能給孩子直接吃嗎?
在中國傳統(tǒng)的觀念里,“冰涼”的東西進入身體里,總會帶來傷害,造成腹痛、腹瀉。老一輩人總這樣告誡我們:冰西瓜不要給孩子吃,要放一放;酸奶從冰箱里拿出來,要溫一溫;冰水絕對不能喝……
聽到后來,我們自己也把“冰冷的食物”與“疾病”在潛意識里默默劃上了等號,卻從來沒有思考過其中的聯(lián)系。
實際上,孩子是否更容易腹瀉、患病,與食用冰水和食物并無關聯(lián)。導致胃腸道癥狀或嘔吐腹瀉的最根本原因是病原體的入侵。急性感染性腹瀉的主要病因包括病毒、細菌和原蟲感染,其中,病毒主要有諾如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星狀病毒等;細菌主要有沙門菌屬、彎曲桿菌屬等;原蟲則主要有隱孢子蟲、賈第蟲屬等。
過去沒有完備的凈水系統(tǒng),人們喝了沒有煮沸的冷水、沒有清洗干凈的瓜果,極有可能因為病原體的入侵,感染腸道疾病導致腹瀉。所以,不管是冰水、冰水果,還是冰酸奶牛奶,只要是干凈的,都可以給孩子直接吃,并無禁忌。
一部分人擔心,冰冷的水流到胃部,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對孩子身體產生傷害。
首先,作為恒溫動物,我們擁有獨特體溫調節(jié)中樞——下丘腦。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短暫的體溫下降,體溫調節(jié)中樞會通過減少散熱、增加產熱來重新達到體溫的平衡。我們的體溫以及內臟溫度,不會因為幾口冰酸奶、冰水果而產生很大的變化。
其次,冰水進入身體,會經過口腔、喉嚨、食道,之后才進入胃部、小腸。經過一連串的“加熱”,食物到胃腸時,溫度早已和我們的體溫不相上下。
相信大家都有吃冰淇淋、冰棍的經歷。固體的冰淇淋,進入嘴里已經因為吸熱融化成了液體,最后流到胃腸里,早已成為一股甜蜜的“暖流”。
對于這個問題,香港衛(wèi)生總署也早已表態(tài),在提到冷藏母乳這一章節(jié)時,便指出:若要飲用的是冷凍奶,未必需要加熱,因寶寶可以直接飲用冷凍奶。
既然食物的溫度與健康問題并無明顯關聯(lián),要不要吃冰的食物,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就好。如果孩子不樂意,就是不喜歡吃冰的,也無需強求。畢竟,養(yǎng)育孩子這件事,讓你和孩子都舒服的選擇才是最好的。
在給孩子吃冰時,有兩件事要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在飲用確認是干凈的冰水、冰凍食物后,還是幾乎每次都會有腹瀉、腹痛等癥狀,可能是患有腸易激綜合征。它是一種慢性功能性胃腸病,特征是慢性腹痛和排便習慣改變,但這不意味著身體零件出現(xiàn)了問題。
簡單來說,這并非一種普通意義上的“病”,而是說明孩子的腸道比較敏感,要回避會對其產生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孩子幾乎每次喝了冰水15分鐘左右就出現(xiàn)了腹痛或者腹脹,伴有腹瀉與便秘癥狀,那最好回避冰水等食物。
冰凍的食物本身雖然不會給孩子帶來健康問題,但不意味著對孩子攝入的糖分不加限制。冰水、冰水果、冰酸奶、冰牛奶都可以吃;冰飲料、雪糕、冰果汁,該少吃的還得少吃。食物的熱量與糖分,可不會因為溫度的降低就變少。
當然也要控制冰凍食物攝入的量,任何東西吃多了都會造成不舒適的感覺,冰的東西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