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最具有傳奇色彩的“矛與盾”,就是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丹書鐵券”)。這兩個都是由皇帝親自頒發(fā),一個具有先斬后奏之特權(quán),一個具有免死的權(quán)限。那么,如果拿著尚方寶劍的人遇到了拿著免死金牌的人,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
持尚方寶劍的人,有先斬后奏之特權(quán)
先來說說尚方寶劍。原稱“尚方劍”,是指中國古代皇帝藏在“尚方”的劍,在漢代稱“尚方斬馬劍”,明代稱“尚方劍”,在戲劇和小說中大家一般俗稱其為“尚方寶劍”?!吧蟹健币卜Q“上方”,是專管供應制造皇帝所用器物的官屬名?!吧蟹綄殑Α睆臐h代就已經(jīng)有了。
據(jù)《前漢書·朱云傳》載:朱云上書皇帝就曾說:“臣原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余?!?/p>
明代劉伯溫也說過:“先封尚方劍,按法誅奸贓?!笨梢姡钟猩蟹綄殑Φ娜耸腔实圩钚湃蔚娜?,有先斬后奏之特權(quán)。
從史料上看,賜尚方劍以專殺和便宜行事的做法,是在明代“萬歷三大征”時開始實行的。
萬歷二十年(1592年),寧夏哱拜叛亂,萬歷皇帝“用尚書(石)星言,賜魏學曾(總督陜西、延、寧、甘肅軍務)尚方劍督戰(zhàn)”。而魏學曾調(diào)兵包圍寧夏鎮(zhèn)卻“惑于招撫”,明廷便以甘肅巡撫葉夢熊替代魏學曾,“亦賜尚方劍”。此時明軍已經(jīng)圍城長達半年之久。葉夢熊決河灌城,并乘哱拜內(nèi)亂之際,攻破城池,“盡誅拜黨及降人二千”,哱拜之子哱承恩等被綁赴京師,皆被處死。此戰(zhàn)的獲勝,使明廷嘗到甜頭,賜尚方劍也開始頻繁起來。
持有“丹書鐵券”者,有免死權(quán)限
再來說免死金牌,即“丹書鐵券”,俗稱“丹書鐵契”,又名“金書鐵券”“金券”“銀券”“世券”等,省稱“鐵券”。丹書,即用朱砂寫字;鐵契,是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yōu)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于鐵板上,故得此名。為了取信于人和防止假冒,將鐵卷從中剖開,朝廷和諸侯各存一半。
據(jù)考證,漢高祖劉邦奪取政權(quán)后,為鞏固統(tǒng)治籠絡功臣,頒給元勛“丹書鐵券”作為褒獎。
劉邦建立漢王朝后,“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于宗廟”。其中的“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契”,也即皇帝與功臣、重臣之間信守的憑證。
然而,最早的“鐵券”并無免罪和免死等特權(quán),僅作為一種加官晉爵封侯的憑證。獲賜“鐵券”的功臣及其子孫中,不乏獲罪甚至被處死的人。
“丹書鐵券”有了免死的權(quán)限,最早在南北朝時期。早期“鐵券”免死次數(shù)大多在3次以下。從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數(shù)不斷增加。唐代后期,受賜“鐵券”者的子孫甚至可以憑此券免死1至3次。
宋代時,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從后周柴家手中謀得皇位。為了安撫民心,他下旨厚待柴氏子孫,賜柴氏“丹書鐵券”,即使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家喻戶曉的小說《水滸傳》中所描寫的“小旋風”柴進家的“丹書鐵券”,確實有其歷史依據(jù)。
到了明代,“鐵券”制度進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從法律上規(guī)范了“丹書鐵券”的頒授對象,僅限于立有軍功、被封為公、侯、伯的勛臣。
與唐代的“鐵券”相比,明代金書“鐵券”的券文已有明顯變化:一是謀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二是免死的次數(shù)較少,子孫不免死。
清代,“丹書鐵券”制度方被廢止。
當尚方寶劍遇上免死金牌
那么,如果手握尚方寶劍的大臣遇到了手握免死金牌的大臣,會是一個怎樣的結(jié)果呢?
根據(jù)目前發(fā)現(xiàn)的各類歷史文獻,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沒有明確的記載。但這不妨礙我們根據(jù)這兩者的屬性和定義進行相應的推測。
明朝有這樣一件大事,至今為人津津樂道。那就是,持有尚方劍的袁崇煥在沒有上報朝廷的情況下,斬殺了同樣持有尚方劍的毛文龍。僅僅過了一年,袁崇煥就被判處凌遲,其中一條罪狀就是擅殺毛文龍。
可見,就算你手中有尚方寶劍,也必須像劉伯溫所說的要“按法”,而不是擅殺,最起碼也要先上報朝廷??梢?,這先斬后奏之權(quán)要真正實踐起來不簡單。因此,雖有尚方劍,可先斬后奏之權(quán)不是想用就用的,弄不好還會給自己帶來不小的麻煩。尚方劍更多是起到震懾和象征皇權(quán)的作用。
袁崇煥拿著尚方劍斬了毛文龍,最后得了個“擅殺大帥”的大罪。且不談對方有沒有“丹書鐵券”,能獲得“丹書鐵券”的起碼是封疆大吏以上的大臣。誰敢不先請示皇上,就拿著尚方寶劍先斬后奏,擅自斬殺大臣,那是很嚴重的政治事件,這讓皇帝的面子往哪兒擱?擅殺大臣之罪可不是開玩笑的,這是足以處死的死罪。
其實,不論你手持尚方寶劍,還是手握“丹書鐵券”,其本質(zhì)都是皇帝個人權(quán)力的延伸,最大的決定權(quán)是皇權(quán),最終解釋權(quán)也歸皇帝所有。最后的結(jié)局也只會是“君要臣死臣就死,君要臣活臣就活”罷了。
封建時代,人治大于法治,君主的個人喜好和意志才是最鋒利的“矛”和最堅硬的“盾”。所以,與其說尚方寶劍遇到免死金牌會怎樣,不如說皇帝個人對其的態(tài)度如何。
在古代,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僅僅是皇帝玩弄的稍微高明的一個道具而已。
(人民網(wǎng)2019.5.2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