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今天的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五谷不分,畢竟《論語》中的這句話產(chǎn)生于農(nóng)耕時代,甚至有人認為,分五谷遠沒有認識一行代碼重要。
我曾經(jīng)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堂自然教育的課堂上,有一個畫蟬的環(huán)節(jié)。每年新來的孩子們畫出來的蟬都是十分相像的,就像是從某個畫本上復制下來的一樣。
在課程中,我們有時候會帶他們看挖出來的蟬,觀察蟬的幼蟲;有時候會帶他們到林子里捉蟬,尋著‘吱吱的嗚叫聲而去,保證不會失望,因為這是蟬的成蟲才會發(fā)出的聲音;有時我們會帶他們?nèi)タ礃渖系南s殼,告訴他們‘金蟬脫殼這個詞的現(xiàn)場‘演繹;有時我們甚至會帶他們看炸好的蟬,油炸的幼蟲可算是美味佳肴。
到課程結(jié)束的時候,我們會讓孩子們再次畫蟬。這時畫出來的蟬,有正在土里休息的、有正在樹枝上嗚叫的,有正在脫殼的、甚至有一串一串被炸熟的……
不過,讓我們驚訝的不是孩子們畫的蟬變多樣了,而是父母們對孩子們所畫的蟬的反應。
父母們看剛?cè)雽W時畫的蟬,大多一眼就能說出畫的是什么,但看課程結(jié)束時畫的蟬,大部分父母都說不出這是什么!”
如今,有很多畫本、圖冊、電視欄目告訴孩子們蟬長什么樣,孩子們甚至都知道該怎么畫蟬,只是他們沒有親眼見過在自然里的蟬是什么樣子,蟬還是那些蟬,只是我們離自然越來越遠了。
有一部分孩子,偶爾會有走近自然的機會,但卻缺乏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對自然的認識僅是碎片化的印象。因此,我們主張系統(tǒng)性、持續(xù)性的培養(yǎng)與引導,讓孩子與自然的互動變成一種習慣。
蟬的故事還沒有完:
“除了讓父母看孩子畫的蟬之外,我們還做過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就是讓孩子們看別的小朋友畫的蟬。有些小朋友只參加了我們的夏季課,有的只參加了冬季課,有的則是全年的,所以有的小朋友只看到過蟬殼,卻沒聽過蟬聲,有的小朋友只看過挖出來的幼蟲,卻沒見過被炸熟的幼蟬!當孩子們看別的小朋友畫的蟬時,常常只認得出一部分,比如只看過蟬幼蟲的小朋友,認識土里的蟲,認識書上的殼,卻認不出別的小朋友畫的油炸蟬蟲!”
蟬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或許有的孩子能通過老師的講解,僅一次就認識所有狀態(tài)的蟬,但若是遇到小麥、大麥,他有可能對此又一無所知。而且也不僅僅是故事中的這些小朋友會面臨這些問題,人類與自然的脫節(jié),實際上已經(jīng)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了,我們一面通過各種畫本、書籍、電視欄目了解千奇百怪的自然,另一面卻對真正的自然陌生而疏離甚至恐懼!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大自然是一座探索不盡的寶庫,走人其中,能讓孩子多見識到各種各樣的事物,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孩子在自然中的收獲,遠比教科書里的豐富多彩。甚至有人認為,在孩子開始接受科學知識的學習之前,也就是幼兒時期,就應該先開啟五感:聽覺、視覺、味覺、嗅覺、觸覺的培養(yǎng),比如,自然界豐富多彩的色彩對視覺產(chǎn)生的刺激,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開啟智力、培養(yǎng)觀察能力。越早接觸自然的孩子,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探索力、創(chuàng)造力、看待事物的視野以及對科學知識的學習能力,總是會優(yōu)于同齡的其他孩子,在自然教育工作者看來,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容易發(fā)現(xiàn)孩子的潛能,然后讓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和培養(yǎng),應是一切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