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丘彥明
梁實秋年輕時,喜歡下棋。每回陳雪屏(臺灣大學(xué)心理學(xué)教授)有事找他幫忙,梁實秋就笑問:“有什么報償?”陳雪屏不假思索,立刻回道:“事成,陪你下盤棋。”
沈宗翰(農(nóng)業(yè)專家)也是梁實秋的好朋友,見到梁實秋,說:“我的兒子沈君山下棋,哪天你和他下?!蹦菚r,沈君山(后來擔(dān)任“臺灣清華大學(xué)”校長等職,圍棋業(yè)余6 段棋士)才十幾歲。
梁實秋說:“小孩子棋下得好,一定真好,我不和他下。我兒子也下棋,要比讓他們倆比。”
于是,他們訂下一場棋約。
梁實秋的大公子梁文騏,在北京大學(xué)讀的是數(shù)學(xué),后來在暨南大學(xué)任教,沒跟父母到臺灣,很長時間,彼此斷了音信。后來,聽說梁文騏曾獲得廣東省圍棋冠軍。陳毅曾找他下棋,他不肯讓,贏了陳毅。
“文革”時期,梁文騏因是梁實秋之子,受盡折磨?!拔母铩焙螅何尿U得到機會去了美國,終于在1985年夏天來到臺灣,與父親團聚。
梁文騏來到臺灣時,沈宗翰已去世5年。同年12月22日,星期日,下午3 時,沈君山穿上長袍,來到臺北市四維路梁宅,為父親踐行35年前的承諾。
擺好棋盤,沈君山持白子,梁文騏持黑子,二人下了起來。梁實秋原是坐在二人中間觀棋的,坐了不到5 分鐘,便站起來,手扶住椅背,目不轉(zhuǎn)睛,神色嚴(yán)肅,繼續(xù)看棋。
這一站,就是3 個小時。那一年,梁實秋83 歲。
棋局結(jié)束了,沈君山略勝一籌。
沈君山說,梁文騏棋下得不好,可能是因為“文革”期間他的棋藝有點荒疏,因此,這樣比棋算輸贏不公平。以業(yè)余的棋力而言,他們都有6 段的功力。勝負(fù)已定,梁實秋松弛了一下嚴(yán)肅的神情,說:“年輕人下棋,廝殺得厲害,我邊看邊想,若我下,就不是這樣的下法?!彼仡^平平淡淡地對梁文騏說,“你想吃兩條龍時,我就知道你會輸了?!?/p>
一盤等了35年的棋,梁實秋看得心滿意足,一樁心事了卻。沈君山整整衣袖,對梁實秋說:“梁伯伯,今晚我回家會沐浴更衣,焚香祭告父親?!绷簩嵡锖c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