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超
我國是有著幾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一直綿延至今,各種形式的文化經過幾千年的孕育不斷發(fā)展,秧歌就是其中的一種民俗文化。在我國,秧歌作為一種文化樣式非常流行,并且群眾基礎強大,秧歌中結合歌、舞、詞、樂的元素,并融合地域文化特征,再加上秧歌本身的娛樂、健身功能,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秧歌保存著大量的民俗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沁源秧歌是山西眾多秧歌中的一種,屬于在中國民間藝術載體上,融合歌、舞、詞、樂為一體,以二人或二人以上對唱、合唱、表演唱的形式成為廣場演唱的小劇種。它廣泛流傳于沁源縣及沁河流域,并傳唱到晉中、晉南、晉東南等地。沁源秧歌不僅僅成為節(jié)慶、社火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在日常生活中發(fā)揮著多種作用。除單純的娛樂之外,還為鄉(xiāng)民情感的宣泄、身份的彰顯、人際的交往甚至商品的流通提供了渠道和空間。因其表演形式和內容的大眾化與鄉(xiāng)土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民間”藝術。
秧歌是流行于我國北方農村的一種民間藝術,它是一種土生土長、普及面大、廣泛流傳的民間藝術形式,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山西作為全國的戲曲大省,劇種繁多,除四大梆子外還有眾多小劇種。山西現有的秧歌種類就有9個。他們分別是:朔縣大秧歌、廣靈大秧歌、繁峙大秧歌、汾孝秧歌、壺關秧歌、襄武秧歌、祁太秧歌、太原秧歌、沁源秧歌,它們廣泛流布于山西全境,并且有很好的群眾基礎。雖然因地域不同,在音樂和表演方面存在一些差異,但都經歷了大致相同的發(fā)展歷程,即從民間小調到歌舞再到戲曲的過程。從其“由歌而戲”的發(fā)展過程可以看出,它們是一種純粹的民間創(chuàng)造,是民間藝術的典型代表。這其中,沁源秧歌就是群眾基礎非常扎實的劇種之一。當地流傳著:“村村都有秧歌隊,人人都愛唱秧歌”的俗語。
據史料記載,現存萬歷及雍正版方志道:“沁地君子詠歌風雅”“歲收民自樂”“元宵節(jié)張燈結彩放煙火”“各廟宇匯集倡優(yōu)賽神”等記載,說明沁源秧歌在明代之前就已形成。因流傳下來的資料嚴重匱乏,確切年代實無考證??梢姰敃r已有鬧紅火唱秧歌的風俗。但那時還不叫“秧歌”,而叫“小調”。原是放羊人的歌,后來通過不斷地演變,帶有了舞蹈,從而逐步形成了一種每年春節(jié)時表演的秧歌。但最初的活動形式是不分男女,表演者伴以腰鼓的說唱。辛亥革命前后,這種就地歌舞說唱的“打疙圈”形式有所發(fā)展,吸收了中路梆子某些表演特長,音樂上有了文武場,表演上增加了化妝,劇目也有了成型的劇本,如《碾糕面》《收草帽》等。由于它的聲腔全是來自于沁源民歌,因此音樂屬于曲牌體。
傳統(tǒng)沁源秧歌的表演形式早期分為兩種,花鼓秧歌和散板秧歌。20世紀40年代,表演形式增加二人臺、廣場劇、小戲,60年代開始演大型劇目,表演唱及歌伴舞。(1)花鼓秧歌:由一個扮丑角兒的老頭打鼓,一個或兩個扮叫“拉花”的花旦,四個以上成雙的彩女手敲旋子,隨著鼓點伴歌伴舞。鼓點有“纏腰”“旋子”“野鵲子喳”“獅子滾繡球”等30多種,分頭通鼓、二通鼓、三通鼓三類,并有“頭通慢、二通歡、三通出來踢倒山”之分。場上或歌或舞,隊形變化,都由鼓手統(tǒng)領。所唱的曲調,根據不同場合下的觀眾而選擇,節(jié)奏一般是由慢而快,從優(yōu)柔到激昂,直到推向狂歡氛圍而終止。(2)散板秧歌:秧歌隊領頭的叫“挑高”,亦稱“傘頭”,一手撐著如皇帝出巡時的彩傘,指揮隊形變換和行進方向;一手用環(huán)鈴,也叫“虎襯子”,示意曲目起止與更換,安排隊員上場表演。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觀眾對象進行即興編詞,出口成歌。秧歌隊隨著鑼鼓點,以“走八字”“套剪子股”“蛇脫皮”等舞蹈形式走場,隊形變成一個圓圈后,表演者一般為二人以上的偶數演員演唱,也可成圓圈后集體演唱,故稱“圪圈圈秧歌”,唱時自由選擇曲調,歌與歌也不強調前后連貫,所以又叫“散板秧歌”。
秧歌與秧歌戲是有區(qū)別的,秧歌是一種民歌小調,伴有一定的舞蹈動作,是農民在節(jié)日歡慶時的一種游藝性化妝表演。秧歌戲則是在此基礎上產生,是農民用秧歌小調的形式來演唱完整的故事,使原來帶有歌舞性質的秧歌逐漸戲劇化,最后發(fā)展成為用民歌小調在舞臺上表演的民間小戲。習慣上,人們把秧歌戲亦稱作秧歌。秧歌是由鄉(xiāng)村民眾自編自演的一種民間小戲,是融小調、雜說、歌舞、戲曲為一體的小型綜合藝術。秧歌戲有說有唱,載歌載舞,生動活潑,富有表現力,且有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大多短小精悍,格外受到農民歡迎,因此在抗戰(zhàn)爆發(fā)以前,是鄉(xiāng)村民眾主要的文化娛樂生活形式,占據了鄉(xiāng)村民眾生活的重要地位。
無論戲曲、秧歌,還是曲藝、鼓樂,它的源頭都來自于民歌,這是人們所公認的。沁源是有名的“民歌之鄉(xiāng)”,沁源民歌之多無疑與農耕、自給的山林生活有關。往昔的沁源山區(qū)是比較封閉的,封閉的環(huán)境孕育和產生了地方特色文化,同時又可以使這種特色文化得以長期地保存。
沁源古屬冀州之域,今屬山西省長治市,因沁河發(fā)源而得名,沁河在沁源境內六出源頭,然后與狼尾河、柏子河、青龍河匯合形成沁河向南流去,最后匯入黃河。作為流經晉豫兩省的一條千里長河,它的上游及支流流域在沁源境內長達四百多里。源遠流長的水域為古代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必要條件,也提供了生產的土地。因此,早在新石器晚期,沁源就有了人類生存繁衍的足跡。沁源位于長治、晉中、臨汾三個地區(qū)的交匯處,同時又是河南、河北、山東貧民逃難遷居較多的地方。大量的外地移民遷來沁源,也帶來了各地的生活習俗和傳統(tǒng)文化,這些習俗和文化又與當地的習俗文化融合起來。也正是這種融合,形成了沁源多姿多彩、風格獨特的歷史文化遺產。所以沁源秧歌有很多的曲調,它們有一部分來源于周邊地、縣,但與沁源的基調糅合,在傳唱中形成了風韻一致的各種旋律的優(yōu)美民歌。豐富多彩的民歌演唱,又與祭祀、舞蹈、鼓樂等相結合,形成了社火、花鼓、觀燈、扭秧歌等多樣藝術形式,豐富了農村的文化藝術生活。
沁源的歷史文化有三個比較繁榮的時期:一是商周時期;二是隋唐時期;三是明清時期。縱觀沁源五千年來的歷史文化,其繁榮既有華北地區(qū)文化繁榮的共性,又有沁源地域特色的個性。其歷史文化以農耕、牧獵文化的繁榮為主和商貿運輸的閉塞缺短為特色。特定的歷史文化造就了特有的民情風俗和獨特的生活習慣。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huán)境,讓沁源形成了獨特的民情風俗。沁源人勇敢、淳樸是人所共知的,世代相對封閉的生活形成了沁源人兩個特性,一方面是崇尚習武狩獵,另一方面是喜歡歌舞。人們在沁源這個民歌之鄉(xiāng)繁衍生息,與自己創(chuàng)造的民歌融匯成生活的主體,可謂“青山綠水沁河源,一路傳說一路歌;山歌源遠溯九州,傳說流長比沁河?!鼻咴囱砀杵鹪从诿髂┣宄?,形成于清代康、乾時期,盛于道光、咸豐年間,是流行于沁源境內的民間小調,也是沁源歷史文化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沁源秧歌融合歌、舞、詞、樂為一體,大多是反映男女愛情、日常生活等內容,有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加進少量的道白,同時增加了簡單的小道具與服裝,人物也比較典型化。在舞臺演出時,為了適應劇情,沁源秧歌有的是單曲貫穿全劇,有的是曲與曲連綴,有的是曲與曲聯套。據說沁源秧歌共有360調,現僅存150余種,普通常用的約五六十種。其調式宮、商、角、徵、羽五調俱全,以宮、徵調式為主,罕見的“角”調式,更富有別具一格的色彩。在旋律上起伏較大,調式主音向上向下作七度、八度的大跳極為常見,有的如《大挑腔》等曲,竟超過了十度。這種音調與節(jié)奏相結合,形成了粗獷豪放、強悍明快的風格。結構有兩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六句式、長短句和多句式不等。其中四句式最多。句式以五、七、十字最多,長短句兼有。唱詞合轍押韻,以方言為主,淳樸通俗,易記易傳。襯字多為呦、嗬、嚎、呀哈、哎嗨呦等,山鄉(xiāng)土味十分濃重。
沁源秧歌伴奏用的樂器有:鼓板、鼓、鋼鑼、小鑼、小镲、蘇镲、笛子、胡、梆子、板胡、嗩吶。沁源秧歌在演出二人臺、廣場劇和小戲時,武場樂器以鮮明的節(jié)奏和強烈的音響效果,密切配合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以及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文場吹、拉、彈的各種管弦樂,易于營造喜、怒、哀、樂氣氛,以達到描寫環(huán)境、抒發(fā)情感、刻畫人物、深化主題的功能。沁源秧歌未搬上舞臺之前,只有打擊樂伴奏,到了20世紀40年代隨著秧歌劇的出現,加進了笛子、二胡、晉劇板胡伴奏,到了60年代,又由不戴指套的高音胡領奏,加進了一些樂器,文場逐漸走向完善。
沁源秧歌逐步發(fā)展為能演出大型劇目的小劇種之后,搬上舞臺的沁源秧歌,既保留了散板秧歌與花鼓秧歌的精華部分,又吸收了兄弟劇種的表演藝術形式,尤其是向歌劇、話劇,以及專演時裝戲的小劇種學習,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沁源秧歌既可獨唱,又可演小、中、大型劇目,諸如《十二月花》《觀燈》《兩塊六》《三月三》《劉四姐》《小二黑結婚》等。
20世紀40年代,日本侵略者對沁源實行“三光政策”,為了宣傳動員群眾對敵斗爭,抗日政府組建了“綠茵劇團”,人們稱“難民劇團”。劇團所有演職人員想盡一切辦法用銅臉盆代替鑼,用升子代替鼓板,用毯子被單代替幕布,服裝道具隨演隨借,以山丘平臺代替戲臺,自編自演《搶糧》《山溝生活》等反映抗日斗爭的劇目,并將原先只用打擊樂伴奏的干唱民歌小調,加進了板胡、笛子等弦樂伴奏。沁源秧歌登上舞臺后,得到了抗日軍民的歡迎和好評。此后,又編演了不少抗日劇目,活躍在太岳、太行抗日前線,受到了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的表彰,成為抗日根據地的一面旗幟,各文藝團體學習的榜樣。由此可見,沁源秧歌對當地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沁源縣人民政府恢復重建了以專演、專唱沁源秧歌劇種的“綠茵劇團”,即現在的沁源秧歌劇團。沁源秧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與發(fā)展,舞臺設計逐漸完善,表演形式逐漸規(guī)范,先后創(chuàng)作與移植了《冤仇恨》《自有后來人》《汾水長流》《劉四姐》《小二黑結婚》《白蓮花》《海選之后》《眾志成城》等百余部大中小劇目,多次獲得了地市、省級、國家級獎勵表彰。
沁源秧歌是沁源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沁源的文化瑰寶。不論是大村大鎮(zhèn),還是山莊窩鋪,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會聽到沁源秧歌,多少年來家傳戶誦,流傳至今。它源于當地的人民生活,是以獨特的形式反映人民生活習俗與精神風貌的百科書,同時也反映了多種文化交融的深厚內涵。它帶著不同階段社會發(fā)展的烙印,保留了各個歷史時代積存下來的東西,形成了一個大的沉積層,是勞動和愛情的產物,音樂是審美和自然的結晶。
南朝詩人沈約《悲哉行》詩云:“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詩中“旅游”一詞是中國典籍中最早出現的,比西方的tourism一詞早出現1300多年。
近幾年,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旅游業(yè)對中國經濟和就業(yè)的綜合貢獻率已超過10%。旅游也是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渠道,旅游更是實現民心相通的最佳途徑。我國高度重視“一帶一路”旅游合作,同時各方應用旅游活化古老的絲綢之路,為珍貴的歷史遺產賦予新的時代意義,為沿線各城市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為沿線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國家的大環(huán)境為地方旅游發(fā)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先決條件。
近年來在旅游產業(yè)的推動過程中不難發(fā)現,僅僅單純依靠人文、自然景觀資源,是難以形成旅游景區(qū)核心競爭力的。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地方文化,這恰恰才是吸引游客前來此地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將地區(qū)文化烙印打在旅游產品上,才能打造出矚目的旅游品牌。由此一來,既拉動了當地的地方經濟,同時也帶動了地方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建設。文化與旅游雙向滿足人類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是其最為本質的存在特征。
旅游是經濟產品,文化是精神產品。之所以吸引受眾選擇這種產品,是由于旅游產品在使受眾放松身心的同時,還帶來了獨特的文化體驗;文化產業(yè)與旅游產業(yè)相伴相隨,以文化資源帶動旅游經濟,以旅游產品傳播人文情懷。文化旅游產業(yè),作為近年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型產業(yè)模式,是在以文化帶經濟、以經濟養(yǎng)文化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在這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中,不單單是將兩種產業(yè)進行機械相加,更由于在此動態(tài)的融合滲透過程中,新產業(yè)形式誕生,帶動文化與旅游產業(yè)提升發(fā)展,最終使其達到雙贏,從而發(fā)揮出1+1>2的功效。我國文化旅游產業(yè)作為一個新興產業(yè),其發(fā)展前景頗為良好,發(fā)展途徑值得探究。
山西作為“華夏文明的搖籃”,文化底蘊深厚,絢麗的自然風情、各具特色的地方小戲、莊嚴神秘的宗教文化、以誠為本的晉商文化、巧奪天工的古建文化、奔流不息的黃河根祖文化、一往無前的太行山紅色文化等等,山西當之無愧地被譽為“中國地上博物館”。多彩繽紛的本土文化資源寶庫是山西文化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基石;也為本省的產業(yè)結構調整、升級優(yōu)化,尋找到新的出路。
在藝術文化資源的開發(fā)中,戲曲作為具有競爭力的旅游資源,充分反映地方文化特色,能逐步形成劇種所在地區(qū)的旅游形象,形成新的旅游品牌。戲曲旅游市場潛力大、效益高、季節(jié)性不明顯,可以有效彌補我國旅游行業(yè)的淡季市場空缺,促進旅游業(yè)的良性發(fā)展。戲曲資源的旅游開發(fā)可以有效營造旅游文化氛圍,增強旅游地的吸引力,極大地提高旅游產品的文化品位和旅游者的旅游質量。沁源秧歌囊括了多種藝術元素,努力在沁源秧歌的挖掘開發(fā)上下功夫,就能得到1+1>2的產出效果。一方面,本土秧歌的傳承發(fā)展有了新進步;另一方面,旅游文化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會有更加突出的表現。
近些年來,國家不斷在文化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上加大投入力度。在沁源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文化強縣”戰(zhàn)略的背景下,沁源秧歌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被逐年重視起來。但面對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以及現代多元化娛樂休閑的影響,地方戲曲還是呈現漸式微弱的趨勢,一些小劇種也在逐年消失。沁源秧歌雖然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卻仍在挖掘和扶持創(chuàng)新上遇到瓶頸。生存環(huán)境惡化、藝術人才青黃不接;導致觀眾的流失、劇團資金短缺、缺少精品節(jié)目。由于傳統(tǒng)戲曲對人們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在沁源秧歌的發(fā)展、保護等問題上缺乏應有的研究意識。
沁源縣是國家文化部2004年命名的“全國文化先進縣”。2009年,該縣又被確定為山西省唯一的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試點縣。沁源縣的旅游資源豐富:紅色文化包括太岳軍區(qū)司令部舊址、沁源圍困戰(zhàn)紀念館、劉少奇故居、太岳烈士陵園等;歷史文化包括炎帝羊頭山上得嘉禾、介子推“割股奉君”、琴高真人行“涓澎之術”、皇子李侃出奔為僧、竇建德下壁置城、趙匡胤靈空避難等;自然文化包括以花坡、芊林背、沁河源頭、龍鳳峽等為代表的自然風光旅游點;城鎮(zhèn)文化包括沁源袖珍古城、王頭、任家莊、豆壁、大柵、古寨、馬森、下興居等為代表的古堡民居旅游點;除傳統(tǒng)景點外,沁源還在旅游文化活動上也加大重視力度,例如一年一度的靈空山旅游避暑節(jié)、菩提寺廟會和景鳳生態(tài)運動帳篷節(jié),籌辦好“首屆魚兒泉土豆花節(jié)”等旅游節(jié)慶活動,謀劃舉辦省級、國家級的重大體育、文化、攝影、旅游等賽事活動,進一步拓展游客市場,擴大沁源知名度,全面提高沁源文化旅游品牌的形象。如果把秧歌和旅游有機地融合,勢必會達到1+1>2的多贏效益。
在創(chuàng)新形式上,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鑒。如:“印象”系列,“又見”系列等,都是將當地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與其他藝術樣式相融合,進入重組和創(chuàng)新,把文化和旅游資源巧妙地嫁接,使其成為獨樹一幟的旅游文化產品。其中,《又見平遙》作為土生土長的品牌產品,把山西深厚的晉商文化、根祖文化、面食文化融合進觀演劇目中去,讓游客一邊身臨其境感受古城文化的同時,一邊通過演出更加深刻地認識了解山西深厚的文化底蘊。比起傳統(tǒng)式的靜態(tài)展示,游客在游覽過程中被動接受,參與度極低,已經很難滿足旅游受眾對景觀來龍去脈、文化底蘊的完全了解、掌握和認知需求,走馬觀花式的游覽常常讓游客感到索然無味,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而體驗式《又見平遙》之類的旅游產品可以提高文化旅游品牌的軟實力及競爭力。
這樣的有機結合不僅保護和傳承了當地文化,也在當地旅游市場站穩(wěn)了一席之地。一方面,因地制宜,彰顯城市個性,挖掘當地優(yōu)勢資源是為拉動當地城市經濟的發(fā)展。過硬的質量是旅游產品能長期具有競爭力的保證,得到觀眾好的口碑,可以使產品具備強大競爭力。當下的旅游產品不僅要滿足旅行者物質生活需要,更要滿足旅游者精神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創(chuàng)造更多具有當地特色的演藝項目,引導游客從“游覽”到“游玩”,留住客源,拉長產業(yè)鏈,從而多維度提高城市經濟文化水平。
此外,創(chuàng)新旅游文化產品要確定主流消費人群和宣傳對象;要注重相關人才的培養(yǎng)并進行市場整合,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發(fā)揮文化產品整體性優(yōu)勢,形成產業(yè)鏈,做成品牌,重視旅游文化產品內涵的挖掘,把民族文化資源優(yōu)勢轉變?yōu)槁糜挝幕a品發(fā)展的優(yōu)勢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增長點,做到可持續(xù)發(fā)展。沁源作為文化旅游大縣,把本土秧歌作為首要特色,拓展影響力,在全省乃至全國的文化旅游市場競爭中樹立獨特風格特點,才能穩(wěn)扎于全國洶涌的文化旅游品牌競爭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