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菊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與中小學課程的整合,改變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式,把數學教學中呆板的文字和靜止的圖形、圖像等形象地呈現給學生,促進了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起到變復雜為簡單、畫龍點睛、水到渠成的效果。教師結合教學實際,具體展示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產生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深度融合
小學數學作為個人思維框架的基石,歷來在基礎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枯燥抽象的學科特點,讓眾多小學生望而卻步,成為阻礙學科自身發(fā)展的“攔路石”。2011年,教育部于《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中提出全新發(fā)展目標,力促達成結構層面,教育系統(tǒng)的根本性改革。隨著融合深度的加強,結合學科特性,信息技術的應用讓激活學生熱情并主動參與思考、避免知識點的機械式灌輸成為可能。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fā)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毙畔⒓夹g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正是將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使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實施等融合為一體,從而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并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分析、加工、交流、創(chuàng)新、利用的能力,更好地培養(yǎng)其協(xié)作意識和自主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少學生覺得數學內容抽象難懂,枯燥無味。運用多媒體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可以從視、聽等方面對學生形成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比如在開展“吃西瓜”教學中,可以用多媒體設計場景,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到知識:熊媽媽給兩只小熊分配西瓜,把一個西瓜分給大熊八分之三,分給小熊八分之二。讓幾個學生在電腦上操作,并扮演相應的角色來分配西瓜,其他學生提問題,比如:它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還剩下幾分之幾?……這些問題提出后,教師和學生一起用多媒體操作解決,學生興趣高漲,接受起知識更加快速。電子白板、多媒體課件以生動活潑的畫面展現出教學內容,更加逼真,更加形象,增加了其趣味性,加深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印象和理解。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利用多媒體和電子白板進行教學可增大課堂容量,優(yōu)化教學過程。多媒體教學過程中,通過課件將教學內容呈現出來,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了教師書寫的時間,增加了教師講解以及與學生交流的時間。另外,教師也能充分利用和支配教學信息資源,加大信息傳輸量,把節(jié)省的時間用于學習與鞏固新知識。
利用多媒體進行游戲、拼圖、選擇等練習形式,可以增加學生練習的時間和效果。還可以進行題型轉換、一題多問的訓練,既節(jié)省時間又增加練習的容量,還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中練習題型單一枯燥的問題。
三、利用信息技術讓課堂教學與生活更緊密結合
數學教學必須與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生活中領悟數學知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融入生活情境,使課堂變得生動起來。如在教學“元、角、分的認識”時,我利用電子白板創(chuàng)設超市生活場景,讓一部分學生扮演顧客,一部分學生扮演售貨員。學生在電腦上操作,可根據平時生活中到商店買物品的情景,自由購物交費等。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增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親自購物操作,對“元、角、分”認識與理解得非常透徹。部分學生還通過購物明白了元、角、分單位之間的換算。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各種生活情境,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便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
四、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技能
面對電子白板的普及使用,教師要轉變觀念,認識到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形式。教育網絡平臺為教師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學資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熟練掌握多媒體信息技術和教學軟件使用。一是要對常用的教學軟件熟練使用。教師要精心設計課件,在課堂中靈活運用。二是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教師要成為信息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輔助者。教師應多參加培訓,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技能。
五、利用信息技術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數學教學過程不僅是知識的傳播過程,更重要的是能力培養(yǎng)過程?,F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強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思維是以概況性和間接性為特點的認識過程,是對客觀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的反映。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而這種抽象思維還帶有很強的具體形象性。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表現在不斷發(fā)現問題、認識問題和對問題的深入分析,課堂上學生善于發(fā)現問題,并且力圖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這是主動性、積極性的表現。特別是小學數學中的概念、公式以及應用題中數量關系之間的內在聯系等,學生無法親身體驗,必須借助表象進行想象。多媒體技術是激發(fā)學生求異思維的好方法,它可以將授課內容和學生現實生活巧妙地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從而獲得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如在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我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化圓為方,把圓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讓學生感知圓轉化過程。這樣的體驗過程促使學生思維由具體向抽象的飛躍,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融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開拓了學生的思路,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教學過程中應該把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真正實現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何國倉.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甘肅教育,2017 (21).
[2]戴永剛.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甘肅教育,2015 (20).
[3]李雪慧.借力多媒體,提升課堂效率[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