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齊國軍糧出現(xiàn)短缺,齊桓公憂心忡忡地對大臣管仲說:“你一向足智多謀,能不能想個法子,在不增加百姓賦稅的前提下,為國庫籌備足夠的軍糧呢?”
管仲胸有成竹地點了點頭說:“這好辦!前幾天,北郭有個人,挖地時挖出來一只烏龜,這只烏龜就值五百畝地的糧食,我去把那只烏龜弄回來就行了?!?/p>
齊桓公不知道管仲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他相信管仲的智慧,便沒多說什么,任由管仲行動。
第二天,管仲派出十乘車的使團(tuán),浩浩蕩蕩前往那個人家,賜給他官帽一頂后,便一路敲鑼打鼓,把那只烏龜給請了回來,供奉在寺廟前的大臺上。白天殺了四頭牛祭祀它,晚上又派了百名士兵把守。
眾人大惑不解,一只烏龜何以受此隆重的禮遇?
管仲就宣稱:“這只烏龜是東海海神的兒子,是無價之寶,誰要擁有了它,要風(fēng)得風(fēng),要雨得雨?!?/p>
這下舉國上下都沸騰了,那只烏龜也被越傳越神。
后來,齊國出兵攻打孤竹,管仲打聽到齊國首富丁家的糧食夠大軍吃五個月。于是,他就去找丁家老爺,說要把那只烏龜?shù)盅航o他,換他的糧食。
丁家老爺受寵若驚,趕緊收了那只烏龜回家供著,而齊軍出征孤竹的糧食問題就這么解決了。
齊桓公聽說了此事,哈哈大笑:“管仲你真能忽悠啊,一只無用的烏龜竟讓你忽悠來數(shù)萬擔(dān)糧食!”
管仲笑道:“這個世間如果沒有盲從、貪心之人,臣去哪兒忽悠呢?”
運用智謀,一只無用的烏龜也能換來萬擔(dān)糧食;因為貪心,萬擔(dān)糧食也會被一只無用的烏龜換走。由此可見,貪得無厭的人反而會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