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盈瑩
一襲白衣,笑容爽朗,這是陳學敏給《民生周刊》記者的第一印象。查房時,他臉上掛著親和的笑容,耐心地回答患者的問題,會順手幫病人掖一下被角,不忘安慰幾句。
陳學敏是常州第一人民醫(y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他帶領的胰腺診療組開展的腹腔鏡下胰腺中段切除+胰腺空腸吻合術、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單孔腹腔鏡下肝臟左外葉切除術等手術,幾乎都是常州首例,全省領先。
作為一名醫(yī)者,回首自己16年從醫(yī)道路,陳學敏所取得的成績絕非偶然,這源于他的勤奮、執(zhí)著和機遇。
摸著石頭過河
在十幾年前,腹腔鏡手術由于設備限制等原因并不像今天這樣被廣為接受。在前輩的引導下,陳學敏開始接觸腹腔鏡手術,進入新成立的腔鏡診療中心。
當時,院內(nèi)在這一領域沒有成熟的技術“傳幫帶”,陳學敏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通過各種渠道,不斷自學提升。
為了找到方向,2008年9月,他前往孫躍明主辦的江蘇省腹腔鏡培訓基地學習。此外,觀摩國外的手術錄像也是重要的學習途徑。
他經(jīng)常一個錄像反復看百遍,自費購買錄像設備,錄下自己的手術過程,反復對比和總結。通過不斷學習和練習,他提高了自身技術,用真實的術后效果造?;颊?。
陳學敏說:“一路走來,不能說誰是我的老師,因為我有太多的老師,苗毅教授、孫躍明教授、牟一平教授、秦仁義教授等,包括這些錄像都是我的老師。”
外科醫(yī)生情結
對于腔鏡外科醫(yī)生來說,完全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醫(yī)學領域的一座珠峰,由于技術難度高、操作困難而被視為普外科的微創(chuàng)禁區(qū)。能順利完成這一手術,也成為醫(yī)院及個人腹腔鏡技術成熟的標志。
“外科醫(yī)生就像修鞋匠、庖丁,都有自己的情結,那就是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這是普通外科最具挑戰(zhàn)性的手術之一,青年醫(yī)生將能夠完成這一手術作為技術成熟標志,我想我一定要完成腹腔鏡下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
2009年,陳學敏邀請孫躍明做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13個小時的手術時間讓他意識到了手術的艱難。
他沒有知難而退,而是把這一目標放在心頭,繼續(xù)積累,不斷學習。
為了練習手眼配合,他把女紅當成業(yè)余愛好。而且,每天早上6點,他一邊雙手持刀剁肉餡,一邊看腔鏡手術錄像。
就這樣,日復一日的積累加上永不放棄的決心,2015年9月,陳學敏在常州地區(qū)首次開展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這臺歷時6個小時的手術,在常州普外科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也因此獲得2016年首屆江蘇省腹腔鏡外科手術視頻大賽一等獎。
一切為了患者
“感謝你們,不用切除那么多的器官就治好了我愛人的病?!被颊呙康恼煞螂p眼含淚地表達著感激之情。
毛女士來自宜興,平時總感覺上腹部、背部隱隱作痛,但一直沒太注意。2018年底,她因子宮肌瘤在當?shù)蒯t(yī)院做手術。住院期間,醫(yī)生從CT結果意外發(fā)現(xiàn)毛女士患有胰管多發(fā)結石,還伴有胰管擴張。
于是,毛女士開始了頗為周折的求醫(yī)之路。對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去除病灶,毛女士一家都很猶豫,因為手術要切除胰腺相關病變部位,還要切除遠端胃、十二指腸、膽囊、膽總管和一部分空腸,對正常生理功能會有一定影響。
毛女士對這樣“大”的手術心生畏懼,又難以忍受疼痛的折磨。
最后,毛女士輾轉(zhuǎn)找到陳學敏?!笆中g可以不做那么大(切除較多器官),考慮選擇保留功能的胰腺手術方案?!苯Y合病情,他跟患者溝通,定下了“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術”這一手術方案,可減少手術對正常生理功能的影響,腹腔鏡下開展還可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
據(jù)了解,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術就像在刀尖上跳舞。近10年,胰腺微創(chuàng)外科發(fā)展迅速,但對于微創(chuàng)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術,國內(nèi)僅有數(shù)家醫(yī)院有過報道。
手術難度極大,風險極高。但一切為了患者,陳學敏組織團隊多次商討手術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應急預案。今年2月10日,團隊歷經(jīng)4個多小時的努力,順利闖過手術禁區(qū)。
術后,毛女士恢復良好,未出現(xiàn)胰瘺等并發(fā)癥,術后9天順利康復出院。
患者的信任不可辜負
陳學敏處理與患者的關系,有一個特別明確的核心,就是信任。
他把多年來每一次手術錄像分類整理,展示給面對手術方案猶豫不決的患者;他業(yè)余研讀心理學書籍,琢磨與患者交流的話術;他給患者制定精準化、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關注患者手術的最終受益;他精益求精于自己的技術水平,建立好自己的團隊……
這一切,都是為了不辜負患者的信任。
在陳學敏看來,一名醫(yī)生的擔當,不僅需要對患者的責任心,還需要承擔風險的勇氣;不僅需要工作上精益求精的努力,還需要堅持信念的毅力;不僅需要對病情見微知著的智慧,還需要通達事情、人情的睿智。
這一切并不能輕易達到,陳學敏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永不停息地追求。他說:“花一輩子時間,做一件事情,能夠造福一方百姓就已經(jīng)很滿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