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東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材料一:生活中,“墻”無處不在。有形的,如校園的圍墻;無形的,如魯迅先生《故鄉(xiāng)》中的“可悲的厚障壁”。有形的墻,每天要面對;無形的墻,有時也難以回避。有的墻是安全的保障,是迷人的風(fēng)景,是故事的載體;有的墻是情感的隔膜,是觀念的差距,是文明的枷鎖。有的墻需要筑,有的墻需要拆;有的人在筑墻,有的人在拆墻……
材料二:悲觀主義者說:這個世界有無數(shù)的墻。樂觀主義者說:這個世界有無數(shù)的門?,F(xiàn)實主義者說:這個世界是由無數(shù)隔膜的墻和溝通的門組成。門在你手邊,墻在你心里。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樣的認(rèn)識與思考,請就此寫一篇文章。
寫作時應(yīng)該以兩則材料都涉及的無形之墻為立意的著眼點。即便文章中寫到了有形的墻,但文章的主旨還應(yīng)該最終落在無形的墻上。寫議論文,有如下角度:
1.談如何面對困難。困難無疑像一堵墻,但這堵墻擋住的只是弱者或愚者,真正的強者或智者,要么推倒這堵墻,要么開出一扇門或一扇窗之后,從容通過,繼續(xù)前行。2.談如何消除隔閡。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也猶如一堵墻,要搬開這堵墻,需要的是溝通與包容,增進(jìn)了解,換位思考,體諒包容,才能化干戈為玉帛,最終讓兩者之間的“墻”徹底倒塌。3.談解決問題是堵還是疏。堵就像是建墻,但是很多時候,堵未必是解決問題的良策。4.談人應(yīng)樂觀向上。面對形形色色的墻,必須樂觀,否則將永遠(yuǎn)走不出陰暗。在墻上開扇窗,陽光就可以照進(jìn)來;在墻上開一扇門,就可以走出封閉的狹小的空間,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無限精彩。
門在你手邊,墻在你心里
——寫給表弟
□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學(xué) ? 劉子樂
親愛的表弟:
你的來信收到了,看后我心里五味雜陳。
在信中你很羨慕我,說我從小學(xué)到高中都一帆風(fēng)順,今年高考也將會穩(wěn)操勝券,前途肯定是平坦的陽光大道。而你,卻總也不順,從小學(xué)到初中,一路走來,跌跌撞撞,老是撞墻。于是,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未來,不知自己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表弟,其實你看到的只是我的表面。我何嘗沒有撞過墻?就比如,你看到我家里有好多演講比賽的榮譽證書,你一定覺得我一出生就是天才演講家吧?殊不知,我也有過慘敗的經(jīng)歷呢。那是我上初一時,語文老師推薦我參加學(xué)校的演講比賽,演講稿本已背得滾瓜爛熟的我,卻不知怎的一上臺就懵了,望著臺下黑壓壓的觀眾,我一句演講詞也想不起來了。只好狼狽地從口袋里掏出演講稿,低著頭將它讀完,那種難堪的滋味恐怕你想象不出,比賽的結(jié)果也可想而知了。不過,這次失敗,并沒有讓我灰心喪氣,因為我聽過老人與海的故事。于是,我從那時起,就開始鍛煉自己的臨場心理,多找機會登臺發(fā)言,慢慢地,面對再多的人,我也能鎮(zhèn)定自若,口若懸河了。
表弟,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馬平川。就比如你的偶像——阿里創(chuàng)始人馬云,你現(xiàn)在看到的是成功后的馬云,但成功之前,他撞的墻比你我都多得多。就連高考,馬云都考了好幾次,據(jù)說第一年高考時數(shù)學(xué)只考了9分。但是,馬云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不服輸。困難像堵墻,但這堵墻擋得住弱者,卻擋不住勇者,現(xiàn)在的馬云不就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嗎?
古人說,車到山前必有路,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的墻,但是要知道,墻也是可以開出一扇門的。所以任何時候都要記住:門在你手邊,墻在你心里。只有學(xué)會用雙手去開扇門,才能破除心中的那堵墻。
表弟,希望我的回信能幫你勇敢地面對遇到的每一堵墻,要么越墻而過,要么開出一扇門從容前行。總之,沒有一堵墻可以擋住強者前行的腳步。
時間不早了,就寫到這里吧。下次再聊。
表哥 ?×××
2019年3月12日晚
評點:文章以書信體的形式,與表弟娓娓談心,既有個人的碰墻經(jīng)歷,也有名人的碰墻經(jīng)歷,這些都是為了告訴表弟,任何人的前行道路上都可能存在困難之墻,關(guān)鍵是要做一個意志堅強者,要學(xué)會越墻而過,或者開出一扇門繼續(xù)前行。文章中流露出對表弟的殷切期望,中心明確,語言得體,不失為一篇書信體佳作。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