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霄[杭州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杭州 311121]
簡·奧斯汀在作品中提到過欣賞自然景物、鑒賞音樂和服飾等各類“趣味”, 其小說中的“趣味”話題吸引著國內(nèi)外學(xué)者的注意,也是近年來學(xué)術(shù)研究的熱點?!叭の丁笔敲缹W(xué)判斷的標(biāo)準(zhǔn),也是道德評判的標(biāo)準(zhǔn)。休謨散文集《論道德與文學(xué)》(Essays: Morals and Literary
)的譯者馬萬利和張正萍在譯本中給“趣味”(taste)下了較為精準(zhǔn)的定義:“趣味”指的是“人對行為與事物中的美與丑的感受,也是一種激情,但通常屬于平和的激情。趣味的敏銳指的是對行為、書籍、藝術(shù)品、同伴等諸如此類事物的美與丑的敏銳感知力”?!霸谛葜兛磥?,趣味是我們對自然美與道德美判斷的源泉。當(dāng)我們判斷一件藝術(shù)作品是否美麗或一件行為是否有德時,我們相信趣味,而非理性?!眾W斯汀小說中的趣味一方面體現(xiàn)于小說人物鑒定藝術(shù)作品的標(biāo)準(zhǔn),另一方面在于人物評價周圍人的標(biāo)準(zhǔn)。在奧斯汀小說中,同情是趣味的根基,沒有對同胞情感的敏感性和感受力, “趣味”也無從談起。埃爾西·米奇(Elsie B. Michie)認(rèn)為金錢的力量造成了奧斯汀小說中女繼承人的粗鄙,并且這個傳統(tǒng)也為弗朗西斯·特羅洛普(Frances Trollope,1779—1863)、安東尼·特羅洛普(Anthony Trollope, 1815—1882)、瑪格麗特·歐麗梵(Margaret Oliphant,1828—1897)和亨利·詹姆斯 (Henry James,1843—1916)等作家繼承。埃爾西·米奇點明了奧斯汀小說與亞當(dāng)·斯密的哲學(xué)在“趣味”與“金錢”中存在的互動關(guān)系,讓人受益匪淺。然而,金錢對奧斯汀小說人物 “趣味”的威脅已超越了性別界限。米奇帶著已知的結(jié)論出發(fā)去探討“趣味”,視野僅僅聚焦于莊園的“女繼承人”,因而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維瓦斯萬·索尼(Vivasvan Soni)在《簡·奧斯汀與藝術(shù):優(yōu)雅、得體與和諧》(Jane Austen and the Arts: Elegance, Propriety, and Harmony
,2014)一書的前言中批評了《理智與情感》一文中瑪麗安偏頗的“趣味”?,旣惏矊⒚缹W(xué)判斷等同于道德判斷,認(rèn)為對文學(xué)作品和自己有同等鑒賞力的威洛比在人格上無可指摘,從而錯判了威洛比的人品。因而維瓦斯萬·索尼得出結(jié)論,藝術(shù)作品上的良好“趣味”并不等于良好的德行,這一看法可謂鞭辟入里。國內(nèi)學(xué)者何暢在其專著《19世紀(jì)英國文學(xué)中的趣味焦慮》(2018)中梳理了“趣味”概念在英國文學(xué)中的前世今生,并且深入淺出地討論了《理智與情感》的“趣味之爭”。何暢批評了瑪麗安代表的“激情的敏感”的“趣味”和她身上的中產(chǎn)階級自由主義傾向,肯定了埃麗諾身上“關(guān)心他人勝過關(guān)心自己”的合宜趣味,讓人受益良多。遺憾的是國內(nèi)外學(xué)者尚未談及《理智與情感》中埃麗諾看待同伴的公正“趣味”和費勒斯太太等代表的金錢秩序的粗鄙“趣味”。對于這兩種趣味的探討,見于奧斯汀的多部作品,本文主要涉及《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及《勸導(dǎo)》三部小說。《理智與情感》中的瑪麗安對于金錢秩序的粗鄙“趣味”尚有識別能力,然而在待人公正方面仍然有所欠缺,由此可見,奧斯汀小說中的“趣味”話題仍然具有探討空間。本文旨在論述奧斯汀作品中對待同伴的公正“趣味”和金錢秩序的粗鄙“趣味”,并且再次審視瑪麗安·達什伍德這一復(fù)雜的人物形象。Letters from Pontus
)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博覽群書,通曉六藝;優(yōu)雅風(fēng)尚,遠離鄙俗?!毙葜冋J(rèn)為一個擁有情感的敏銳性的人,“趣味帶給他的快感要大于欲望帶給他的快感;從一首詩或一篇推理文中獲得的,比那些最昂貴的奢侈品帶來的快感要更大”,并且詩歌、修辭、音樂和繪畫激發(fā)出的優(yōu)雅的情感,“讓人的心靈脫離繁忙的事物和急切的利益,珍惜思考,喜歡安寧,產(chǎn)生愉快的和諧”。《理智與情感》和《傲慢與偏見》中的費勒斯太太和凱瑟琳夫人注重權(quán)勢和財富,她們依對方的出身和家庭財產(chǎn)來判定藝術(shù)品的價值或才藝的高下。在《勸導(dǎo)》中,沃爾特爵士則認(rèn)為攀附權(quán)勢即趣味。這種對金錢和名利狂熱的追逐使得人們失去了休謨所說的對于“激情的敏感性和感受力”,長此以往“很多愉悅別人或折磨別人的事情,對我們來說都無足輕重,根本不會引起我們的關(guān)注”(《論道德與文學(xué)》)。
《理智與情感》中,埃麗諾畫過的屏風(fēng)剛裝裱完畢,大家爭相傳看,不住贊賞。范妮將屏風(fēng)捧給自己的母親,告訴她這是埃麗諾的作品。費勒斯太太“哼”的一聲,看也沒看,就還給了她女兒。范妮覺得她母親很粗暴,臉一紅,說道:“媽媽,很好看,是不?”但是,她又怕自己說得太客氣太恭維了,立刻又說:“媽媽,您看是不是有點莫頓小姐的繪畫風(fēng)格?她的確畫得最可愛了。她最近的一張風(fēng)景畫畫得多美呀?!辟M勒斯太太不愿肯定埃麗諾繡的屏風(fēng)精美,只因她認(rèn)為埃麗諾不夠富有,配不上自己的兒子愛德華,故而即便有錢有勢的莫頓小姐不在場,她也會厚此薄彼,對莫頓小姐的才藝贊賞有加?!栋谅c偏見》中凱瑟琳夫人出于類似的原因,不肯夸贊伊麗莎白在音樂上的造詣,反而標(biāo)榜自己和女兒安妮在音樂上“可能的造詣”:“我想,目前在英國,沒有幾個人能像我一樣真正欣賞音樂,也沒有人比我趣味更高。我要是學(xué)了音樂,一定會成為一個名家。安妮要是身體好,也一定會成為一個名家。我相信她演奏起來一定動人?!甭犃T伊麗莎白演奏后,達西先生認(rèn)為伊麗莎白的表演毫無欠缺,然而凱瑟琳夫人仍然咬定伊麗莎白的“趣味比不上安妮”?!秳駥?dǎo)》以介紹沃爾特爵士開篇,這位爵士平時“一向什么書都不沾手,單單愛看那《準(zhǔn)爵錄》”。他僅僅因為女兒安妮·埃利奧特同貧窮的史密斯夫人往來,便諷刺女兒“趣味不同凡響”。這種金錢邏輯的“趣味”耐人尋味??梢姡拔ɡ髁x者”們看待事物有失公允,離休謨眼中真正的“趣味”相距甚遠,也是奧斯汀諷刺的對象。
《理智與情感》中瑪麗安因過于自我、傲慢無禮而成為攻擊的對象。林文琛在《在理性和情感之間——談奧斯汀的反諷》(1998)一文中卻流露出對瑪麗安的喜愛,認(rèn)為她 “不理智”的失誤構(gòu)成小說中最精彩、最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黃梅在《新中國六十年奧斯汀小說研究之考察與分析》(2012)中點評這一文章時表示,“這一看法值得重視”,卻需要“進一步追問”為何如此?,旣惏采砩系目蓯壑幷窃谟谒軌虮孀R這種金錢邏輯的“趣味”,不唯權(quán)不唯錢,并對這種“金錢秩序”加以公開拒斥?,旣惏苍诮憬愕那楦惺艿侥晻r,激動地維護姐姐:“這種夸獎?wù)嫘迈r!莫頓小姐關(guān)我們什么事?……誰管她畫得好壞?我們考慮和說的是埃麗諾?!苯又惆哑溜L(fēng)拿過來,自顧自地欣賞起來。費勒斯太太氣急了,嫂嫂范妮也非常生氣,哥哥也被妹妹的大膽嚇壞了?,旣惏泊伺e在達什伍德夫婦一干人等看來不得體,然而布蘭頓上校卻從中“看到了瑪麗安的親切善良,看到了一顆容不得姐姐受一點怠慢的熱情的心”?,旣惏惨姟百M勒斯太太對她姐姐處處冰冷無禮,她覺得,這是預(yù)示姐姐會碰到重重阻礙和種種苦惱,這是她自己受過創(chuàng)傷的心靈教她一想起來就毛骨悚然的”。
瑪麗安能夠辨識這種金錢邏輯的“趣味”,然而在待人公正方面有所欠缺,因而往往識人不明。在《理智與情感》中,瑪麗安和埃麗諾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待人是否公正,尤其體現(xiàn)于兩人對待布蘭頓上校和詹寧斯太太的態(tài)度上面。瑪麗安把是否和她具有同等程度的鑒賞能力、強烈的情感,以及舉止優(yōu)雅看得尤為重要,這樣的偏見使得她不能公正地評價他人。
瑪麗安身上體現(xiàn)了亞當(dāng)·斯密所說的“公正旁觀者”(impartial spectator)的缺席。在《道德情操論》中,亞當(dāng)·斯密將“同情”的討論發(fā)展到對道德情感的認(rèn)可或不認(rèn)可的討論。“通過同情地考量同情者所處的情況,我們可以判斷他的反應(yīng)(包括情感、選擇、態(tài)度和行為等)是否恰當(dāng),是否應(yīng)當(dāng)”,旁觀者和被同情者的情感一致帶來認(rèn)可,不一致則被否認(rèn)。休謨和斯密都注意到旁觀者和被同情者的情感距離會影響成熟的道德判斷,因而同情可能帶有強烈的偏見。斯密提出的解決方法是離開自己的立場,盡量帶著一定的距離感來看待事情。斯密把人比作人類的裁判員,指出“這個任命只有在一審時有效,最終的判決要求助于高級法庭,也就是他們自己良心的法庭,那個想象中公正無私、全知全能的旁觀者的法庭,人們心目中偉大審判官和仲裁者的法庭”。簡而言之,同伴的品質(zhì)不應(yīng)該像瑪麗安那樣由個人的偏好來判定,而應(yīng)該跳出自我,以公正的旁觀者的角度來判定。
布蘭頓上校的友情如亞當(dāng)·斯密筆下描繪的,“是適當(dāng)?shù)拇葠?,并不顯得過分炙熱,這非常適合開朗的青年和涉世未深者”。瑪麗安卻拒他于千里之外,認(rèn)為他“缺乏情感的敏銳和一切細膩的欣賞能力”,因而看不見他身上熱愛同胞的美德。詹寧斯太太在打聽八卦傳播謠言時,缺乏體察他人情感的敏銳神經(jīng)。她樂于拿男女情感之事打趣,惹得人臉紅心熱,并以此為樂。詹寧斯太太曾對外宣稱布蘭頓上校愛上了瑪麗安小姐,又傳過瑪麗安和威洛比私訂終身的謠言。因而即便瑪麗安受了詹寧斯太太無微不至的照料,她仍然對詹寧斯太太態(tài)度冷漠,偏見使得她看不見詹寧斯太太淳樸善良的本質(zhì)。
埃麗諾對于詹寧斯太太卻“總是公正對待,向她答謝,答禮周全”,對于布蘭頓上校也滿懷同情和尊敬。埃麗諾身上的“公正審視者”從未缺席,她深刻的道德眼光貫穿著整本小說。正是在她的幫助下,瑪麗安才漸漸培養(yǎng)起真正的“趣味”,即擺脫偏見,根據(jù)他人的道德品質(zhì),而不是任由自己的偏好來評判他人。埃麗諾公正無私,關(guān)心他人勝過關(guān)心自己。她感情受傷時為避免家人朋友擔(dān)心,一個人獨自承受了一切,讓瑪麗安自慚形穢。瑪麗安嚷道:“你得讓我后悔一輩子了!我對你多粗暴??!你一直是我的安慰,我遭了不幸,你一直在分擔(dān)我的痛苦,卻一直好像只是在為我難過啊……因為你的長處顯著,比我強,我總是想把它抹殺?!爆旣惏驳倪@番懺悔標(biāo)志著她從自愛到同情的道德成長。在這番教訓(xùn)后,她以姐姐為榜樣,以往姐姐的勸導(dǎo)如今句句中聽。她一改之前對詹寧斯太太和布蘭頓上校的傲慢態(tài)度,離開倫敦時,“特別向詹寧斯太太長時間地告別,她非常誠懇地表示感謝,滿懷尊敬與良好祝愿,看得出是出自內(nèi)心在默默地向她道歉,過去不該對她冷淡;她熱情地與布蘭頓上校說了再見”。埃麗諾 “知道妹妹對待別人往往不公正”,將其歸因于“她自己心靈純凈,容易激動”,還有“把強烈感情的微妙之處和文雅的舉止風(fēng)度看得過分重要的緣故”。雖然妹妹瑪麗安有種種缺點,自己并不認(rèn)可她的行為,但埃麗諾仍然了解妹妹善良真切的心,對其循循善誘。在其影響下,瑪麗安也不再依據(jù)自己的直接好惡行事。這種公正的“趣味”不僅僅是瑪麗安欠缺的,更是物質(zhì)主義者無法具備的?!秳駥?dǎo)》中的沃爾特爵士因女兒安妮不夠貌美,不足以攀附上體面的準(zhǔn)男爵,增添家門榮耀,因而粗暴對待安妮,偏愛徒有其表的伊麗莎白;《理智與情感》中的愛德華堅持遵守對露西·斯蒂爾小姐的承諾,不肯妥協(xié)娶有錢的莫頓小姐,因而被母親廢除繼承權(quán)趕出家門。這樣的安排怎能談得上公正呢?
在奧斯汀小說的情感主義者眼中,“趣味”不僅關(guān)乎美學(xué)判斷,更關(guān)乎道德判斷。而小說中的唯利主義者們卻將“趣味”與階級和財富等可見的物質(zhì)形式畫了等號,“趣味”不再僅僅關(guān)涉道德評判,而成為權(quán)力分配的文化武器?!巴椤迸c“金錢秩序”相互交織,形成一股張力,始終貫穿于奧斯汀的小說?!般~臭力量”對18、19世紀(jì)乃至現(xiàn)代社會 “趣味”的標(biāo)準(zhǔn)產(chǎn)生的威脅也許是讓詩人奧登感到(W. H. Auden, 1907—1973)深深不安的原因。奧斯汀揭示了唯利主義者們金錢邏輯“趣味”的虛偽本質(zhì),也呼吁培育以埃麗諾·達什伍德為代表的情感主義的公正“趣味”?,旣惏苍诎{愔Z的影響下,學(xué)會了小心謹(jǐn)慎地對待周圍的每個人,形成了對他人的公正評判,正因如此,她才不失小說女主人公的地位。
① Auden, W. H.Letter to Lord Byron
[A]. InLetters from
Iceland
[C].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37: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