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春程
(貴州省都勻市平浪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貴州 黔南 558018)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誘發(f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其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流行性感冒傳播的主要方式為無污染物品、空氣中的飛沫等。在臨床上的主要癥狀為全身性疼痛、急性疼痛、乏力等[1]。流行性感冒很容易引起并發(fā)癥,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需要采取有效且科學的方法進行治療,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對照組71例患者,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為42例、29例,患者年齡16歲至67歲,平均(43.6±6.4)歲;觀察組71例患者,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為40例、31例,患者年齡18歲至68歲,平均(44.1±5.9)歲。
對照組患者使用連花清瘟膠囊:每次服用4粒膠囊,每天需要服藥3次,5天為一個療程。
觀察組患者使用柴石退熱顆粒:每次1袋,每天4次,5天為一個療程[2]。
1.觀察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疾病體征表現消失;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生命體現也逐漸好轉;有效,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命體征無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為痊愈率、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觀察患者退熱效果:痊愈,患者在治療24小時內體溫正常,并且未出現反復現象;顯效,經過24小時治療,患者體溫下降超過1℃,但為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經過24小時治療,體溫降低幅度在0.5℃到1℃間(不包括1℃);無效,患者在24小時治療內,體溫降低幅度低于0.5℃。愈顯率為痊愈率與顯效率之和。
采用SPSS 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一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n)%
表二 觀察兩組患者退熱效果(n)%
流感病毒是幼兒流行性感冒的病原體,其直徑為80mm~120mm,其形狀為絲狀或是球形,屬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一般分為甲、乙、丙三類,容易變異是其主要特點,其中最容易發(fā)生變化的為甲型流感病毒,不僅能夠使人感染,還能夠使多種動物發(fā)生感染,是人類發(fā)生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病原;乙型流感病毒很少變異,感染群體為人類,可引起小流行或是爆發(fā);丙型流感病毒最具穩(wěn)定性,可使人類感染,大多數為散發(fā)病例,目前發(fā)現豬也能夠被其感染。流感病毒的耐熱性較差,如果溫度能夠達到100℃,則病毒在1min內被滅活;如果溫度達到56℃,那么就可以在30min滅活流感病毒。但是,流感病毒耐干燥和低溫,即便是在真空干燥或是零下20℃之下仍能夠存活。甲型流感病毒的傳染性較大,并且傳播速度快,很容易爆發(fā)大范圍感染。因此,臨床上需要針對流行性感冒進行有效治療,及早控制病情發(fā)展。
連花清瘟膠囊的主要成分是金銀花、板藍根、石膏、連翹以及炙麻黃等,主要功能是宣肺泄熱、清瘟解毒,主要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治療的主要癥狀為高熱或是發(fā)熱、肌肉酸痛、咳嗽、惡寒等。臨床上可以根據患者的癥狀進使用該藥物治療,及時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
柴石退熱顆粒主要應用在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腦炎以及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療上,臨床效果較高,其主要特點就是退熱效果好,并且使用安全性高。柴石退熱顆粒的主要成分有石膏、青蒿、柴胡、板藍根、連翹、知母、黃芩、蒲公英、金銀花以及大黃,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能夠有效治療淺表和內里病癥。黃芩和柴胡的作用的和解表里、清解郁熱;金銀花和連翹的作用就是清熱解毒,并且能夠發(fā)揮疏散上焦的功效,與知母和石膏配合使用,顯著效果就是瀉火解毒。此外,大黃、板藍根等藥物都有瀉火、解毒和清熱等作用。使用柴石退熱顆粒治療流行性感冒,能夠有效阻斷病邪轉變,并能夠從多渠道迅速緩解病情。
本次臨床探究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退熱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臨床上使用柴石退熱顆粒治療流行性感冒,其治療效果和退熱效果都比較好,可有效縮短患者退熱時間,進而緩解患者咽痛癥狀、降低發(fā)熱對患者健康和生命造成的威脅,在臨床上有較高的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