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敏賢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9-0075-01
批改學生作文,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寫作輔導的有效途徑,也是師生互相學習的極好機會。批改的目的在于啟發(fā)學生認識自己作文的優(yōu)點、缺點和錯誤,今后寫作文時應注意些什么問題,以便經(jīng)過多次反復的寫作實踐,逐步領悟到文章該怎樣寫,不該怎樣寫,從而調動寫作積極性,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師生頭疼的。對學生來說——作文難寫;對老師來說——作文難批。教師到底怎樣進行批改作文才能起到實效性呢?
1.教師、作文、學生一體化
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師全批全改,精批細改。這種方法至少有兩大弊害:一是教師疲于奔命,二是學生受益甚微。學生作文教師批改,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客體地位。葉圣陶《序跋集》第200頁曾寫到“這表現(xiàn)在作文批改上,批改時只顧到學生作的文,卻忘了作文的學生。他們看見錯的就改,認為多余的就刪,認為不足的就補,甚至整段地重寫??墒牵苌倏紤]學生為什么錯,為什么要這樣寫,他想說的究竟是什么,他為什么說不清楚。評語或是稱贊或是批評,大多比較空泛,對學生甲說的也可以寫到學生乙的作文本上”。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受領者”的地位,試想,這樣的批改,對學生有什么好處呢?我覺得唯有實現(xiàn)“教師——作文——學生”一體化,才能實現(xiàn)作文水平的提高。
2.學生自修作文
我們應該從開始寫作文就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盡快地改革作文批改的現(xiàn)狀,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親自參予到作文批改中來。習作評改應是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梁,也是學生通過多種反饋對自己的文章作出較為正確審視的一個過程。因此,習作評改的方式應是開放的,多元的。師評師改,自評自改,互評互改……都應隨機采用。教師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和諧開放的評改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評改的機會。
3.開放性批改作文
3.1?面批,作為書面批改形式的補充——當著學生的面,對其作文進行邊分析邊批改的面批法,雖然費時費力,但效果明顯,尤其針對寫作困難的學生,是十分必要的。有兩種做法:(1)一對一,即一個教師對一個學生。采用這種做法,教師可以對某一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毛病——大至篇章結構,小到詞句標點全面進行診治,在批改中師生可以直接對話。在對話過程中,教師能從中了解學生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原始動機,批改就可以更有針對性,更為恰當。(2)一對幾,即一個教師對幾個學生。采用這種做法,教師應事先把全體學生寫作中表現(xiàn)出來的毛病進行分類,然后分批集中進行批改(每批以四、五個學生為宜)。這種批改方式,能夠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對教師的批改能牢記于心,以后不再重犯類似的毛病。當然,批改的著重點對每一個學生來說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缺點克服了,別的缺點還存在,或出現(xiàn)新的缺點。因此,過一階段要重新排列組合,進行新一輪的分類面批,以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寫作水平。這方面主要針對學生的草稿。
3.2?學生互改。
(1)學生互批。讓學生互相修改也是一種很好的批改方法。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其他同學的作文,多了相互交流的機會。經(jīng)過多次批改實踐,學生對寫作的基本要求會理解得越來越深刻。①通過朗讀,發(fā)現(xiàn)句子不通、停頓不當、亂用標點、字跡含糊、錯別字等毛病;②反復閱讀,找到文章結構、材料組織、內容中心、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方面的問題;③寫好評語,注意眉批與總評的結合,先寫眉批再寫總評。
(2)小組批改:四個人一個小組,圍坐在一起,輪流執(zhí)筆,共同討論,逐一批改四人作文。先疏通文句,然后按老師要求評論優(yōu)劣,寫出評語。評語內容分為“常規(guī)內容”和“特定內容”?!俺R?guī)內容”是每次作文都應有的共同性內容,如主題正確、語言通順、層次清楚、書寫整潔等?!疤囟▋热荨敝附處煾鶕?jù)每次作文的不同特點所提的不同要求。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應該在不同的年級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的建構。對于作文剛起步的孩子不妨從易到難依次提出以下五條要求:①.格式是否正確;②.卷面是否整潔;③.錯別字有幾個;④.有幾處病句;⑤.在批改時至少要找出同學作文的一個優(yōu)點。
以學生批改為中心的作文批改方法,在作文方面具有非同尋常效果,歸納起來有兩個方面:其一是提高了學生作文能力。其二是減輕了教師負擔。教師基本上從批改作文的沉重而無效的勞動中解放了出來,從而可以更多的精力從事其他更重要的工作。
(3)自我圈改。詞匯貧乏是學生作文不生動的一個常見原因。為了讓學生作文的語言更優(yōu)美,很多老師讓學生背誦好詞好句,可學生能背以致用的卻不多。只有讓學生具有積極的積累詞匯的心理需求,積累才更有實效。自我圈改法就是能觸及學生積累需要的一種批改方法。
自我圈改法就是在每次修改時,讓學生邊讀邊用紅筆圈劃出作文中用得比較好的詞句。好詞用小圓圈標出,而好句則用波浪線劃出。再根據(jù)好詞好句的多少給自己打“積累分”。一個好詞的運用加一分,一個好句的出現(xiàn)則加兩分。老師在學生自改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并整體評價。
(4)家長參與。在獨生子女占大多數(shù)、家長素質普遍提高的今天,讓家長參與批改是完全行得通并深受歡迎的。如果說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學生,孩子得到的是粗線條的指導,那么讓家長參與批改,輔導就有粗有細多元紛呈了。在讓家長參與批改前,我通過家長會讓家長們進行討論,統(tǒng)一了認識,并作了方法上的指導。
此外,由于家長水平的不均衡,要給他們一定的自由批改空間。他們可以在作文本上精批細改,也可以只寫上幾句評語,還可以口頭批改,最后簽上自己的姓名表示已經(jīng)看過……但家長中難免有工作很忙或者沒有文化的,所以這種方法只能是輔助性的,不能作硬性規(guī)定。
在開放作文評改過程中,還應注意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挖掘每位學生習作的個性優(yōu)點。無論使用什么樣的批改方法,要努力張揚每篇文章的閃光點。積極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激發(fā)其寫作熱情。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