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海穎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對勞動者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中職生必須成為具備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因此,提高中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尤為重要。中職生核心素養(yǎng)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其基本原則包括堅持科學性、注重時代性、強化民族性。筆者從事教育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當前不少中職學生文化基礎偏低,思想認識模糊,對國外文化盲目崇拜,是非判斷能力差,缺乏敬業(yè)精神和奉獻精神,這些現(xiàn)狀對職業(yè)教育所倡導的具備核心素養(yǎng)的職業(yè)人形成沖擊?;谥新毶钠毡樘攸c,在德育課堂上,講好中國故事,向當代年輕人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培養(yǎng)中職學生認同感和堅定文化自信,引導他們立志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成為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是新時代賦予中職德育課的重要使命。
教師可結合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把教材內容及中國故事多層次融合滲透,輔助中職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客觀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
1.用中國故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升中職生文化自信,構建精神脊梁
加強文化自信,必須教育引導中職學生從往哲先賢,近代才俊的著述中汲取生存智慧,幫助學生認識到中國古代的哲學思維既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基礎,又是凝聚民族力量,實現(xiàn)社會繁榮發(fā)展文明進步的源泉。成語典故豐富多彩,閃爍著哲學思想光芒,在教學中巧用成語典故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學生對原理的理解。如在講述“意識的作用”時,引用“畫餅充饑”“掩耳盜鈴”“望梅止渴”等成語典故來闡述意識依賴于物質,物質決定意識原理;講述“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時用“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典故進行引證;談“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時,引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之心,“雖九死其尤為猶未悔”的愛國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zhí)著追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情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人生價值取向,用歷代先賢的名言警句使學生感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堅定文化自信,培養(yǎng)中職生的愛國情懷。
2.用中國故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增強德育課感染力,使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文化自信根源于中華傳統(tǒng)的源遠流長和當今中國文化的蓬勃發(fā)展,體現(xiàn)在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強大生命力和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巨大的精神推動作用。青少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的主體,以中國故事為載體講授抽象的哲學理論,用鮮活、具體的故事使理論精髓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學生認知,可以增強代入感,為中職生的三觀奠定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基礎。例如,在“知行統(tǒng)一與體驗成功”教學中,通過引用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中華文化故事反映自強不息精神的典故,引導學生理解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厚德載物的強大精神力量;在“在社會中發(fā)展自我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章節(jié)教學中,通過講述孔繁森、袁隆平、王繼才、屠喲喲等建設英模,為人生觀價值觀豎起燈塔,講述“中國好人榜”、“榜樣”中的楷模,傳遞模范力量和道德精神;講述大國工匠的人物事跡、頑強戰(zhàn)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抗洪精神”和“申奧”成功、也門撤僑等重大事件,使學生產生心靈共鳴與政治認同感。
3.用中國故事解讀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燃點中職學生振興中華的激情
今日之青少年早就告別物質貧困,遠離信息匱乏,一路成長伴隨著國家強盛,復興夢想也變得可望可及,正由于身邊的發(fā)展成就真實可觸,他們對中國道路、中國模式才有認知需求,中職德育課堂恰好能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尤其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融入課程教學和理論中去,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用小故事講清大道理,增強說服力和感召力,燃點中職生樹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力量的堅定目標。例如在“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教學中就可講述“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背景是為了提高中國和周邊國家的經濟水平,促進區(qū)域經濟合作,促進中國經濟結構的優(yōu)化轉型來闡述“聯(lián)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要用聯(lián)系觀點看問題”這一方法論;在“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課程教學中,可通過講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形成的革命文化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國魂,傳遞和傳播紅色基因、中國精神,讓學生把中國精神安放內心,視為使命,付諸行動;講述“堅持實踐與認識的統(tǒng)一”原理時,理直氣壯地把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程進程,通過情理交融的歷史展示、循循善誘的科學說理,讓每一個中職學生從內心深處對當下生機勃勃的中國道路,與時俱進的中國理論,厚重智慧的中國文化產生由衷的崇敬和自信,進而從文化自信中培育做中國人的底氣;在講述“科學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時,多角度向學生展現(xiàn)以高鐵運營為代表的中國速度、以“蛟龍”入海為代表的中國深度、以“天眼”上天為代表的中國高度,以微信“變臉”為代表的中國精度等讓世人驚嘆的中國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為“中國夢”實現(xiàn)積聚正能量。
教師要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外,還應掌握歷史、禮儀、文學、法律等相關知識,唯有此才能在課堂上將理論知識與中國故事有機整合,同時要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把枯燥抽象的概念原理用通俗活潑的日常語言呈現(xiàn)出來,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從而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還可以引導學生欣賞愛國主義影視作品,如《湄公河行動》、《戰(zhàn)狼》、《流浪地球》等,讓學生產生民族認同感從而衍生強烈愛國主義情懷。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信息化教學手段,形成教與學的信息化生態(tài)系統(tǒng),更好的為教學目標服務,提高教學效果。根據(jù)教學目標選擇教學策略,結合哲學課的教學內容,教師應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教學、探究學習等教法,挖掘中國深厚文化積淀,通過講解生動有趣、充滿哲理的歷史事實、經典名篇、偉大思想等,讓學生體驗學習快樂。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