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賢明
摘 要:黃瓜作為餐桌上的常用食材,具備較高食用價值的同時,也給瓜農帶來較大的經濟價值,但是近幾年來,由于黃瓜枯萎病泛濫,對黃瓜產生了減產的威脅,同時也威脅黃瓜的質量,為促使黃瓜種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必要對黃瓜枯萎病進行治理。治理階段可以涵蓋從種子到收獲的整個階段。
關鍵詞:黃瓜;枯萎病;治理
引發(fā)黃瓜枯萎病的真菌是尖鐮孢菌黃瓜專化型,其保持活性的溫度為8至34℃,在24至28℃為最適宜的溫度,喜高溫高濕、酸性土壤、高氮肥料,可附著在黃瓜種子、肥料、土壤中,對黃瓜造成較大的打擊,對其處理,一般是要營造出干熱環(huán)境,以充分殺菌,也可以采取藥劑殺菌、無菌種植、紫外線殺菌、生物防治、嫁接種植、病株根除等方式進行病情防治。
一、介于干熱環(huán)境的黃瓜枯萎病防治
由于黃瓜枯萎病可以表征或存在于黃瓜的整個種植周期,因而,對黃瓜枯萎病進行治理,有必要對黃瓜從種子的整個種植周期著手。介于種子階段來看:由于誘發(fā)黃瓜枯萎病的菌核,可以附著在黃瓜種子上,如果不進行特殊處理,往往會是使得菌核感染土壤病大量增殖,進而造成黃瓜的大面積感染,而干熱處理方式在于,利用干燥的高溫殺死菌核,操作方式是,運用作物殺菌設備,將殺菌溫度設定在40°C上,對種子進行24小時預熱,之后將殺菌溫度設定在76°C上,對種子進行72h高溫殺菌。介于種植階段上,為避免種植階段上,黃瓜產生枯萎病,有必要運用建造高溫大棚,同時嚴格控制內部濕度,具體的操作手段時,將地溫提高至45℃,進而高溫殺死真菌,提高地溫的的方式,可以是將糞土和秸稈進行混合掩埋至地下,澆透后蓋上地膜,促使微生物分解秸稈產生熱量,進而提高地溫。
二、介于藥劑殺菌的黃瓜枯萎病防治
藥劑殺菌可以使得殺菌效果更加徹底高效,在殺菌難易度上,也易于推廣和使用,藥劑殺菌也可以從黃瓜整個種植周期入手,介于種子階段,可以使用藥劑對附帶病原菌的種子進行預處理,而操作手段可以是用96%天達噁霉靈粉劑3000倍液混合天達2116型號的500倍液,對種子進行20min浸泡處理,處理完成后,使用清水對種子上殘留的藥劑進行清除。
三、介于紫外線殺菌系統的黃瓜枯萎病防治
紫外線可以對菌類的蛋白質產生影響,進而使其失活,或破壞菌類的DNA或RNA,造成其細胞大量死亡的同時,破壞其再生機制。其應用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種子時期,可以使用紫外線殺菌系統對黃瓜枯萎病的病原菌進行消毒殺菌,也可以在種植階段,對作物進行殺菌,但在該階段上,對根系上菌類的殺除效果較微,對于大面積種植上,照射強度、覆蓋面積、使用成本等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四、介于生物防治技術的黃瓜枯萎病防治
生物防治技術作為近幾年發(fā)展的新型技術,其在抑制害菌的功能表達等方面上,具有明顯的影響作用,對于黃瓜枯萎病病原菌來說,可以通過拮抗菌等引入,起到殺死或抑制其表達的作用。具體操作物質上,一般來說可以是植物提取物、放線菌、芽孢桿菌、假單胞菌、黃瓜內生拮抗物、大蒜提取物、菇渣─雞糞等, 操作方式,可以將此類菌類物質單一或綜合使用,作為殺蟲劑釋放入土壤中,而像大蒜提取物等,可以作為生物化肥掩埋進土壤中,以抑制黃瓜病原菌的表達。生物防治,可以極大的降低化學物質對土壤、作物等造成二次傷害,比方說黃瓜內生拮抗物,物種進化會使病菌與拮抗菌往往能夠相生相克,通過提取黃瓜中的內生拮抗物,并以其他輔助手段進行量產,無疑能在大量釋放入土壤中時,能對黃瓜枯萎病病原菌產生拮抗作用。也可以是通過對黃瓜進行基因改造,通過加入刺激此類拮抗物大規(guī)模釋放的方式,來達到有效針對病原菌的目的,而基因工程還可以引入其他基因,來產生更多的拮抗物,從而提升黃瓜的抗病能力。
五、介于無菌種植的黃瓜枯萎病防治
無菌種植意味著在種植階段,為黃瓜的生長提供無菌的環(huán)境,當然,此時的無菌的外延主要限制在無黃瓜枯萎病原菌,即通過對土壤進行殺菌等方式,來達到黃瓜健康生長的目的。操作手段上可以是,其一,改造土壤, 在對黃瓜種子進行育苗時,可以采用草木灰和蛭石等,其二,科學種植在種植時,應避免作物漫灌,避免為病原菌的增殖提供高濕的環(huán)境,其三,發(fā)展無土栽培,使得黃瓜的生長環(huán)境能夠人為可控,在充分的降低黃瓜枯萎病病原菌的含有量的基礎上,盡可能的促使黃瓜的生長可以免受黃瓜枯萎病病原菌的侵害。無菌種植對于普通瓜農來說,操作方式較為簡便,使用成本相對適宜,而其產生的效果上,可以從環(huán)境改變上,減少黃瓜作物被病原菌所感染的風險,總體效果較佳。
六、介于嫁接種植的黃瓜枯萎病防治
嫁接種植的方式,是讓易受某種病菌侵害的作物嫁接到具有較高抗性的作物上,來達到既能吸收養(yǎng)分,又能防治病害的目的。對于黃瓜枯萎病病原菌來說,南瓜根系可以對該類菌具備較強的拮抗作用,將黃瓜嫁接到南瓜上,可以避免黃瓜的幼根被病原菌所侵害,同時,還可以利用南瓜的根系吸收養(yǎng)分。嫁接方式上,可以是在南瓜苗高八至九公分時,在割除南瓜心芽后,45度斜角割南瓜苗,之后逆向割黃瓜苗,之后進行拼接。嫁接方式是綜合運用生物的不同特性的種植方式,在實踐應用上,具有較高的頻率,在實踐效果上,也收效頗高。
七、介于病株根除的黃瓜枯萎病防治
病株根除是在病原菌未能造成大面積枯萎,僅僅在個別的黃瓜作物上表現作用,或是在培養(yǎng)黃瓜種子時,培養(yǎng)出的黃瓜苗存在幾株病株,此時需要對此類病株進行完全的銷毀,切不可繼續(xù)種植或放任不管,在進行處理時,也應當注重自身的處理方式,即為了病株不會造成大面積的影響,以及不會因為隨意丟置而污染丟置地的土壤,應當將發(fā)現的病株予以及時的拔除,并進行燒毀,以避免菌類增殖,對于病株污染的土地,可使用專門的殺蟲劑進行徹底根除,或是使用生石灰殺菌。
八、結語
黃瓜枯萎病的病原菌為尖鐮孢菌黃瓜?;?,作用于黃瓜時,往往會使得黃瓜作物莖葉等缺乏養(yǎng)分,而發(fā)生枯萎現象,在對其進行防治時,可以從黃瓜種植的整個階段入手,而采取的手段可以是干熱處理、藥劑殺菌、無菌種植、紫外線殺菌、生物防治、嫁接種植、病株根除,從而對黃瓜免受尖鐮孢菌黃瓜?;颓趾Φ纳L過程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保護。
參考文獻:
[1] 翟鋒,許春梅,張作標,柳景蘭.北方保護地黃瓜枯萎病綜合防治技術長江蔬菜.[J].2014(21):47-48.
[2] 梁章燈,劉昌便,彭艷慶等.黃瓜枯萎病發(fā)生因素及防治措施.[J].現代園藝,2013(1):72-73.
[3] 王鳳芹,孔德強.大棚黃瓜利用黑籽南瓜嫁接育苗的優(yōu)勢及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3(1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