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范陽盧氏,埋骨檀山河南滎陽出土的晚唐盧緝墓志

2019-07-06 03:10曹金霞劉良超
大眾考古 2019年1期
關(guān)鍵詞:節(jié)度使墓志

文 圖/曹金霞 劉良超

盧緝墓志拓片

盧緝墓志于2001年1月在鄭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出土,現(xiàn)存滎陽市博物館。墓志由志和蓋扣合而成。蓋盝頂,近正方形,底邊長51厘米,寬51厘米,頂邊長25厘米,寬25厘米,邊厚4厘米,中間厚10厘米。蓋中間正書“唐故監(jiān)察盧府君墓銘”,四剎陰刻牡丹花。志近方形,邊長53厘米,寬53厘米,厚8.5厘米。志文正書30行,滿行35字。志文正字斷句如下:

唐故監(jiān)察御史范陽盧府君墓銘并序

將仕郎前守國子博士賜緋魚袋杜德玄撰

夫清華族望之士,汨沒鄉(xiāng)里,蹇連風塵,地高于山東,位出于人下,蘊材用而不展,行仁義而莫知,長途方開,逝水空嘆。公諱緝,字柔,其先范陽人也,甲乙之冠,古今罕儔。貞元中,丞相邁佐佑德宗,儀形當世,即公之堂伯父也,其搢紳領(lǐng)袖,昭彰芬馥,信可知矣。曾祖克明,皇瀛州高陽縣令,累贈國子祭酒。祖洵,皇撫州崇仁縣令。烈考威,皇右衛(wèi)兵曹參軍。公即兵曹之第二子也。介直貞方,潔廉強慎,以濟人為己任,謂好爵為身外,故不以名利干進,逍遙于一方,黽俛于清秩,門隘賓客,室盈孀孤,存常處仁,歿有余裕。宜哉!士族之良,親戚之美也。弱冠蔭第,調(diào)補潤州金壇尉,歲滿授揚州楊子尉,皆以謹厚公干著稱淮湖,故藻鏡棆材,紀綱黝歙,六曹務(wù)舉,六縣風生。義武軍節(jié)度使聞其能,奏試述評,攝監(jiān)察,職佐戎幕,名喧上京。丞相博陵公位重樞衡,任兼榷筦,藉公之能,輟委臨平監(jiān),歲課居最,就加裹行,勛上柱國,獎勞之典既啟,陟拜之章有期。嗚呼!生逢盛時,算屈中壽,以開成五年十二月二十日構(gòu)疾終于監(jiān)署,享年六十有四。夫人博陵崔氏。曾祖器,皇御史大夫。祖翊,皇同州澄城縣令。父弘運,皇舒州錄事參軍。德行之門,禮樂為主,奉蘋藻,供祭祀,事長撫幼,家肥族雍,內(nèi)范可傳,芳華先落。以大和五年四月六日終于歙州官舍,享年四十有四。歲未葉吉,以大和六年十一月二十日權(quán)窆于揚州禪智寺。有子二人。長曰彭,蘇州參軍;次曰彩,勤修經(jīng)業(yè),皆稟訓樂善,銜哀保家。以會昌元年十月七日,奉府君冠履、夫人裳帷,合祔于鄭州滎陽縣滎邑鄉(xiāng)壇山原,從先塋,禮也。有女六人。長適孫士愔,終蘄州錄事參軍;次女未笄而亡;第三女適京兆杜正源,進士高科,以政理求試,授歙州績溪令,嗚呼!早失良人,孤存稚子;第四女適隴西牛叢,即相國奇章公之令子也,擢名桂苑,典校蓬丘;第五女適清河崔彥儒,揚州六合令;第六女適博陵崔弘諒,常州晉陵尉。皆柔明婉淑,執(zhí)禮宜家。公之外孫即德玄之猶子也。夙奉姻懿,欽承德徽,追痛陟崗之懷,遙申執(zhí)紼之慟。故錄其景行以塞孝子之請,病久無次,直而不文。銘曰:肅肅令族,愔愔德師。才惟所遇,命不可移。憲風察視,途路階資。仁而不永,天實何欺。飄飄帷旐,湯湯京索。百代同歸,九原可托。孰壽孰夭,誰厚誰薄。唯有清門,長高碧落。

范陽盧氏與博陵崔氏人物

志文記載的人物多為唐代士族范陽盧氏與博陵崔氏。為便于了解志文中提及的歷史人物及其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將志文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結(jié)合,繪出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圖:

盧緝墓志蓋及拓片

按志文,盧緝,字柔,生于唐大歷十二年(777年),曾任金壇縣(今常州金壇區(qū))尉、揚州揚子縣(今儀征)尉,后移黟(今黟縣)、歙(今歙縣),主六曹務(wù),實際上仍是縣尉,再攝義武軍監(jiān)察,終任臨平監(jiān)丞,卒于開成五年(840年),享年64歲。志文記盧緝?yōu)楸O(jiān)察御史,唐代監(jiān)察御史屬御史臺,正員十人,正八品下,但從志文記載來看,盧緝生前并沒有在御史臺任職,因此筆者推測,監(jiān)察御史一職應(yīng)該是追授。

盧緝的曾祖盧克明,曾任瀛州高陽縣令,這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的“克明,高陽令”同,其“贈國子祭酒”一職,《舊唐書》《新唐書》均漏載,志文可補之。盧緝的祖父盧洵,墓志載任撫州崇仁縣令,父親盧威,墓志載任右衛(wèi)兵曹參軍,《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漏載,志文可補之。范陽盧氏在唐代巨官甚多,共出過8位宰相。盧緝的堂伯父盧邁(739—798年),字子玄,德宗時為相,新、舊《唐書》均有傳。《舊唐書·盧邁列傳》曰:“邁(貞元)九年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歲余,遷中書侍郎?!贝谝院笸袝T下平章事成為最高的宰相,常常以門下侍郎和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為首席宰相。這與墓志記載的“貞元中,丞相邁佐佑德宗”相同。然“時大政決在陸贄、趙憬,邁謹身中立,守文奉法而已。而友愛恭儉”,盧邁身處內(nèi)閣,然內(nèi)閣決定權(quán)在陸贄、趙憬,因此他謹小慎微,持身中立,惟其道德品行為世人稱道,《舊唐書·盧邁列傳》贊他“家行修謹,臨事可稱”,與墓志所云“儀形當世,搢紳領(lǐng)袖,昭彰芬馥”一致。

盧緝的夫人博陵崔氏,其曾祖崔器,為唐御史大夫,有傳載在《新唐書·酷吏傳》中,對他的評價不高。崔器“有吏干,然性陷刻樂禍”,肅宗曾言“朕幾為器所誤”。崔夫人祖父崔翊,同州澄城縣令。父崔弘運,舒州錄事參軍。此二人《舊唐書》《新唐書》均漏載,志文可補之。崔夫人44歲死在歙州官署,寄埋于揚州智禪寺。

盧緝的大女婿孫士愔,任蘄州錄事參軍;三女婿杜正源,歙州績溪縣令;四女婿牛叢,牛僧孺之子;五女婿崔彥儒,揚州六合縣令;六女婿崔弘諒,常州晉陵縣尉;志文作者為杜正源之兄弟“將仕郎、前守國子博士、賜緋魚袋杜德玄”,此七人除牛叢外史書均無記載,志文可補史書。

神秘的“義武軍節(jié)度使”與“丞相博陵公”

古時男子二十歲稱弱冠,盧緝因家族榮光在貞元十二年(796年)及弱冠時任潤州金壇縣尉,二十一歲任揚州揚子縣尉,之后憑自身努力“以謹厚公干著稱淮湖,故藻鏡棆材,紀綱黟歙,六曹務(wù)舉,六縣風生”,歷任黟縣、歙縣尉。雖有伯父盧邁高居朝堂,但盧邁去世時盧緝年僅22歲,年輕的盧緝沒能得到伯父的提攜,倒是在政治生涯中期和后期得到了“義武軍節(jié)度使”和“丞相博陵公”的幫助。

然則“義武軍節(jié)度使”何人也?為何如此隱諱而不直書其名?盧緝的夫人在大和五年(831年)卒于歙州官舍,歙縣的治所就在歙州城,由此知當時盧緝還是歙縣尉,他遇義武軍節(jié)度使賞識是在大和五年之后的事。義武軍,又名易定軍,關(guān)于其節(jié)度使的記載,《舊唐書·文宗本紀上》曰:“大和三年……三月……易定節(jié)度使柳公濟卒?!薄缎绿茣の淖诒炯o》曰:“大和三年……三月……以太原兵馬使傅毅為義武軍節(jié)度使,義武軍不受命,都知兵馬使張璠自稱節(jié)度使。戊申,以璠為義武軍節(jié)度使?!薄杜f唐書·文宗本紀下》曰:“開成三年……十月……甲戌以蔡州刺史韓威為義武節(jié)度使?!乱矣纤贰锥ㄜ妬y,不納新使李仲遷,立張璠子元益為留后。十一月……壬申,以蔡州刺史韓威為定州刺史、義武軍節(jié)度、北平軍等使?!薄顿Y治通鑒·唐紀六十二》曰:“義武節(jié)度使張璠在鎮(zhèn)十五年(胡注:穆宗長慶三年,璠代陳楚鎮(zhèn)義武),為幽、鎮(zhèn)所憚?!薄顿Y治通鑒》的記載與《唐書》有出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大和三年之后任義武軍節(jié)度使的有張璠(829—838年任)、韓威(838年之后任),但韓威任節(jié)度使時盧緝已進入暮年,這個時候他所遇之人是“丞相博陵公”,志文所指的“義武軍節(jié)度使”應(yīng)該是張璠。

張璠及其子元益為人囂張跋扈。義武軍自張孝忠歸順朝廷以來,歷任節(jié)度使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唯獨到了張璠,身為義武軍麾下將領(lǐng),拒不接受朝廷任命的節(jié)度使傅毅而自稱節(jié)度使,無奈之下,朝廷只得任他為節(jié)度使。張璠去世之后,義武軍鬧劇重演,不接受節(jié)度使李仲遷而擁立張璠之子張元益,只是這次因裴度派遣使者警告張元益,元益懼怕之下歸順朝廷,軍隊嘩變才未得逞。這場鬧劇直到開成四年才以義武軍接納朝廷任命的節(jié)度使韓威,張元益歸順而告息。也正因為如此,身為士族的范陽盧氏后人們對之十分不屑,在盧緝的墓志銘中只是隱諱地提了一筆“義武軍節(jié)度使”。

盧緝晚年遇“丞相博陵公”賞識,筆者推測是在張璠死后義武軍發(fā)生混亂時之事。盧緝?nèi)闻R平監(jiān)丞,政績斐然,有望授勛,然時運不濟,“獎勞之典既啟,陟拜之章有期”,未及勛上柱國就病逝于任上。志文未提“博陵公”之名,但我們可據(jù)史料推測出此人身份。博陵崔氏在開成五年(840年)前不遠之時為相之人,查閱史書只崔珙一人,《新唐書·宰相表》記載:“開成……五年五月……諸道鹽鐵轉(zhuǎn)運使、刑部尚書崔珙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崔珙在開成五年拜相,還兼任鹽鐵轉(zhuǎn)運使,符合志文所云他“位重樞衡,任兼榷筦”的身份。

《新唐書·地理志》載:“杭州余杭郡,上?!信R平監(jiān)、新亭監(jiān)鹽官二?!碧拼}池監(jiān)僅為從八品上的官職,上柱國卻是最高的勛級,唐代規(guī)定“凡十有二轉(zhuǎn)為上柱國,視正二品”,“堅城苦戰(zhàn),功第一者,三轉(zhuǎn)”,一個戰(zhàn)士要獲得四次一等功方可勛上柱國,盧緝何以能獲得如此殊榮?原因就在“歲課居最”,臨平監(jiān)所獲鹽稅居十大鹽池監(jiān)之首?!缎绿茣な池浿尽酚涊d,德宗朝劉晏設(shè)鹽監(jiān),有“嘉興、海陵、鹽城、新亭、臨平、蘭亭、永嘉、大昌、候官、富都十監(jiān)”,這十大鹽監(jiān)“歲得錢百余萬緡,以當百余州之賦”,鹽稅成為朝廷的主要財政來源。在這之后北方藩鎮(zhèn)割據(jù),連年戰(zhàn)亂,土地荒蕪,稅源緊縮,朝廷便更加倚重東南賦稅尤其是鹽鐵稅收。杜牧在會昌大中年間(846—848年)曾為睦州刺史,感于鹽鐵賦稅之重,他在《上鹽鐵裴侍郎書》中說:“伏以鹽鐵重務(wù),根本在于江淮,今諸監(jiān)院,頗不得人,皆以權(quán)勢干求,固難悉議停替?!寥缒乐莅傩眨撑R平監(jiān)鹽,其土鹽商被臨平監(jiān)追呼求取,直是睦州刺史,亦與作主不得?!倍拍料蚺岫瓤卦V睦州鹽稅之重,臨平監(jiān)以強權(quán)征收鹽稅,不得人心,且臨平監(jiān)甚是強勢,行事連他這個睦州刺史都無法干預(yù)。因此,我們不難理解,曾是臨平監(jiān)丞的盧緝,級別雖低但權(quán)勢很大,課稅居首解了朝廷燃眉之急,自然深得歡心,在宰相崔珙上表朝廷之后,文宗皇帝便慨然以帝國最高勛級——上柱國許之。

“牛李黨爭”

盧緝的四女婿牛叢,志文說他是“相國奇章公之令子也”,相國奇章公就是唐代宰相牛僧孺?!缎绿茣づ擦袀鳌酚涊d,牛叢字表齡,牛僧孺之子。牛僧儒是唐代著名人物,與李德裕爭斗,史稱“牛李黨爭”?!杜f唐書·崔珙列傳》載:“會昌初,李德裕用事,與珙親厚,累遷戶部侍郎,充諸道鹽鐵轉(zhuǎn)運等使?!北R緝身為牛黨領(lǐng)袖牛僧孺的親家,卻能得到與李德裕關(guān)系親厚之人崔珙的賞識,何故?分析知其原因有兩點:

一是盧緝并未參與黨爭。正如志文所說,他“介直貞方,潔廉強慎,以濟人為己任,謂好爵為身外,故不以名利干進,逍遙于一方”,視功名為身外之物的他沒有參與朋黨以求高官,直到去世還是八品小官。 “牛李黨爭”中如此高士不在少數(shù),如杜牧(803—854年),曾為牛僧孺的幕僚,又為李德裕所器重,但未參加朋黨以求高官。又如與盧緝經(jīng)歷相似的李商隱(約813—858年),大和三年(829年)得到了牛黨骨干天平軍節(jié)度使令狐楚的賞識,后來又應(yīng)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之聘做節(jié)度使府中掌書記。王茂元與李德裕關(guān)系極好,是李黨骨干。李商隱不僅接受了帥府掌書記的職務(wù),而且做了王茂元的乘龍快婿。

二是崔珙雖與李德裕交好,但未必是李黨成員?!杜f唐書·崔珙列傳》又云:“(崔珙)素與崔鉉不葉,及李讓夷引鉉輔政,代珙領(lǐng)使務(wù),乃掎摭珙領(lǐng)使日妄破宋滑院鹽鐵錢九十萬貫文,又言珙嘗保護劉從諫,坐貶澧州刺,再貶恩州司馬。宣宗即位,以赦召還,為太子賓客,出為鳳翔節(jié)度使。三年,崔鉉復(fù)知政事,珙辭疾請罷?!贝掮铍m與李德裕親厚,與牛黨人物崔鉉堪稱政治死敵,到了有我無他、有他無我的境地,唐宣宗即位后極為厭惡李德裕,于是大力清除李黨、擢升牛黨,卻提拔武宗朝貶為司馬的崔珙為鳳翔節(jié)度使,可見崔珙并非李黨。

然而“牛李黨爭”在盧緝?nèi)ナ乐畷r愈演愈烈,盧緝的后人們不愿惹禍上身,在志文中并未提及崔珙之名,也是隱諱地以“丞相博陵公”代之。

范陽盧氏,埋骨檀山

盧緝屬范陽盧氏,從志文記載會昌元年(841年)十月七日其子盧彭、盧彩在滎陽檀山先塋埋盧緝及夫人衣冠可知,這支范陽盧氏的后人居住在滎陽,以滎陽為先塋。有趣的是,根據(jù)《新唐書·盧邁列傳》的記載,“盧邁,字子玄,河南河南人。”河南府河南郡治所就在洛陽,《舊唐書·盧邁列傳》載:“邁從父弟起,為劍南西川判官,卒于成都,歸葬于洛陽,路由京師,邁奏請至城東哭于其柩,許之?!睔w葬,即死后落葉歸根,葬于先塋之側(cè),由此筆者推測盧邁與從兄弟盧起同樣生活在洛陽,并以洛陽為先塋。盧緝稱盧邁為堂伯父,志文記載其先塋卻在滎陽縣,其時滎陽屬鄭州滎陽郡,而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盧邁之父盧沼與盧緝的祖父盧洵的確為親兄弟,何致盧邁與盧緝生活地點不一樣?歸葬先塋不一樣?根據(jù)史料和出土墓志的記載,范陽盧氏在洛陽居住和安葬者甚眾,那么極有可能是在盧沼或盧威這一代時,家族內(nèi)部分道揚鑣,其中一支遷居滎陽,并在此埋葬。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盧緝一支為范陽盧氏北祖二房盧敏之后。2010年在盧緝墓志出土地點西南1公里的檀山之上出土了咸通八年(867年)盧珰墓志,記載盧珰“字子秀,其先范陽人,歷代官婚稱為著姓,言我宗之鼎甲者推北祖大房焉,君其胤也”。又載盧珰亡后其靈柩自長安東下,并“歸祔于鄭州滎陽縣,從其先塋”。由此可知,范陽盧氏的兩支后人——北祖大房的一支、北祖二房的一支均生活在滎陽,并以檀山為葬地。

猜你喜歡
節(jié)度使墓志
金代張楠墓志考釋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遼耶律公迪墓志考
從趙郡李氏南祖房善權(quán)支幾方墓志看唐代士族的中央化
陜西咸陽唐代元大謙、羅婉順夫婦墓發(fā)掘簡報
遼代節(jié)鎮(zhèn)體制研究述評(上)
淺析唐朝節(jié)度使旌節(jié)制度
遼代節(jié)鎮(zhèn)體制研究
論后唐莊宗明宗嬗代事
目不識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