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探秘邁錫尼文明中的派羅斯

2019-07-05 01:47:44郝際陶
大眾考古 2019年2期
關(guān)鍵詞:斯托王宮羅斯

文 圖/郝際陶

希臘派羅斯(Pylos)之地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居住。邁錫尼文明時代,派羅斯王國是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第三大政治、藝術(shù)中心,以涅斯托(Nestor)王宮(公元前1600—前1100年)聞名。

在與派羅斯有關(guān)的傳說中,隱藏著其真正的歷史。邁錫尼時代的傳說在該文明未曾中斷、未被征服的雅典保存下來,并傳布到伊奧尼亞(lonia)世界的新殖民地。派羅斯也直接派出了自己的殖民隊伍。因而,邁錫尼文明時代的兩股記憶之溪匯成了荷馬的詩泉,有多少細節(jié)真實地存儲在史詩與傳說的冰河之中,已因邁錫尼時代王宮檔案庫的打開而得到了部分解答。讓傳說為我們開路、以考古發(fā)掘資料為證,讓我們一步一步來探索派羅斯的奧秘。

傳說,涅斯托的父親是涅流斯。當年涅流斯被胞弟趕得走投無路。他的堂兄弟阿爾發(fā)來攸斯(Alphareus)當時為美塞尼亞阿來諾城的王,他把靠近海邊的一塊地方加上其他幾個城鎮(zhèn)送給了涅流斯,稱這片土地為派羅斯。涅流斯在海邊建起了自己的王宮。當涅流斯不肯為赫拉克利斯(Heracles)凈罪時,后者竟殺死了涅流斯的十一個兒子。涅斯托幸好正同牧馬人在一起,幸免于難。后來,阿爾發(fā)來攸斯的兒子在同宙斯之子的爭戰(zhàn)中落敗,宮中所有男性后裔盡數(shù)殞命,美塞尼亞王國全部轉(zhuǎn)入涅斯托之手。

涅斯托,約公元前450年雅典紅彩陶瓶畫

涅斯托王宮遺址

據(jù)《荷馬史詩》記載,出征特洛伊的希臘聯(lián)軍中,涅斯托率領(lǐng)著90艘戰(zhàn)船。其規(guī)模僅次于聯(lián)軍統(tǒng)帥阿伽門農(nóng)的龐大艦隊。當時,涅斯托盡管年事已高,但仍很活躍。他足智多謀、長于辭令、聲音悅耳,喜歡倚老賣老夸耀自己年青時的成就,又好為人師喋喋不休地訓人。他是阿伽門農(nóng)最尊重的老參士,最忠實的知己。特洛伊戰(zhàn)后,涅斯托安然無恙地返回故里,得享天年。特洛伊戰(zhàn)后10年,奧德修斯之子鐵勒馬胡斯(Telemachus)尋父至派羅斯。涅斯托款待了他,送他車子,并讓兒子陪這位高貴的客人一起去斯巴達。

鐵勒馬胡斯(左)與涅斯托(右),公元前350年意大利南部紅彩酒具

涅斯托死后過了兩代,多利亞人(Dorian)遠征,赫拉克利斯的子孫返回,將涅斯托的后裔趕出了美塞尼亞。其中一些人逃到了雅典。他們是雅典的兩大貴族排翁氏族和阿爾克邁翁氏族的先祖。涅斯托的王宮被放棄,再未有人居住。派羅斯的首都,在古典時代僅因公元前425年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期間的派羅斯之戰(zhàn)而見諸史冊,以后長期寂寂無名,慢慢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古代派羅斯在哪里?

邁錫尼文明時代的派羅斯位于何處?這是個問題。

斯特拉波(Strabo,約公元前64—前23年)在世的時候,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有三個地方名為派羅斯。一個在埃利斯(Elis),一個在特里菲利亞(Triphylia),第三個是位于科里發(fā)西烏(Coryphasium,即現(xiàn)在的納瓦里諾)附近的美塞尼亞的派羅斯,各地居民都宣稱其地為涅斯托的故土。

當時的許多作家,包括歷史學家與詩人都說涅斯托是美塞尼亞人,但以《荷馬史詩》為指導的作家們說,涅斯托的派羅斯是阿爾菲攸斯(Alpheius)河流經(jīng)其領(lǐng)土的那個。而阿爾菲攸斯河流經(jīng)兩個地方——波紗提斯和特里菲利亞。然而,科里·埃利斯(Coole Elis)的作家們卻指出一個名為Gerenus的地方,一條叫Geron的河與一條叫Gerenian的河,自信荷馬給涅斯托的綽號“牧馬人(Gerenian)”就源出于此。但美塞尼亞人則主張,他們的Gerena更出名,曾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地方。

斯特拉波贊同特里菲利亞的派羅斯為涅斯托之派羅斯的主張。他將其時的情況同荷馬的敘述作了比較,指出:阿卡亞人和美塞尼亞人國家之間的整個沿海地區(qū)以及延伸至內(nèi)陸的佛婁(Pholoe)、阿贊(Azanes)和帕拉斯(Parrhasian)的阿里德地區(qū),這一整塊地方稱為埃利斯之國土。從前,這塊地方分成幾個片,后來又分成兩大塊:一塊屬埃皮人(Epeians),一塊在涅斯托統(tǒng)治下。荷馬稱埃皮人的土地為“埃利斯”,涅斯托的土地為“派羅斯”。在《伊利亞特》中,涅斯托回首往事,談到他年輕時在一次同埃利斯人作戰(zhàn)獲勝后,帶著牛、羊、犬、馬趁夜回到派羅斯,從時間和路程來看,顯然,他到達的只能是特里菲利亞的派羅斯;當埃利斯人又拉開戰(zhàn)幕,圍攻阿爾菲攸斯河邊的特翁(Thryon)城時,派羅斯人趕去救援,用兩天時間到達戰(zhàn)場,當然他們的出發(fā)地也只能是特里菲利亞的派羅斯。因而,按《荷馬史詩》的說法,涅斯托的派羅斯應(yīng)在特里菲利亞。

20世紀頭十年,現(xiàn)代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一般傾向于相信派羅斯應(yīng)在西南美塞尼亞,離納瓦里諾灣不遠。但斯特拉波的說法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甚至著名的考古學家德普費爾德(W.D?rpfeld)也主張,今日卡扣瓦托斯(Kakovatos)附近山上的遺址是涅斯托的派羅斯所在。因為自1907年起,他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三座屬于后期青銅時代(公元前13世紀)的圓頂墓和一處遺址。遺址有一個帶小庭院的建筑物,一間有兩個石基的大房子,還有有著巨大壇子的庫房,有的壇子里還放著已碳化的無花果。建筑物所在地的山丘上還發(fā)現(xiàn)防御工事的痕跡。這使德普費爾德深信問題已最后解決了。派羅斯一定在納瓦里諾灣以北約50英里處,距離奧林匹亞不遠。

派羅斯地理位置

但在1912年和1926年,人們的注意力又被吸引到了西南美塞尼亞。納瓦里諾地區(qū)眾多的圓頂墓可能是王墓,這鼓舞著考古學家在附近地區(qū)深入發(fā)掘,以求找到王宮。

在1939年的試掘中,實際上已發(fā)現(xiàn)了王宮。它就在納瓦里諾灣以北約4英里處的山麓中,在現(xiàn)在的侯拉(Chora)城南4公里左右的一個山頂上,現(xiàn)稱之為安諾·恩格里安諾(Epano Englianos)。當年,就清理出了王宮的檔案室,共搜集到線文B泥板600多塊。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發(fā)掘工作被迫停止。自1952年起,在布萊根(Carl Blegen)和馬林那托斯(S.Marinatos)的領(lǐng)導下,經(jīng)9個工作季的系統(tǒng)發(fā)掘,王宮大部已露出來,在其周邊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材料。在這一地區(qū)及其附近,無一遺址堪與其媲美,恩格里安諾的王宮屬于涅斯托,似確然無疑。

派羅斯的考古發(fā)現(xiàn)

考古發(fā)掘材料說明,王宮的歷史同歷史傳說情節(jié)基本吻合。

納瓦里諾灣

派羅斯圓頂墓

涅斯托王宮位于美塞尼亞的安諾·恩格里安諾山丘的東南部,在現(xiàn)代派羅斯城北17公里處,站在王宮遺址舉目南眺,納瓦里諾灣盡收眼底,伯羅奔尼撒西南部的一大片土地就伸展在腳下。西南是連綿的山丘和大海。主峰1218米的哈吉亞(Haghia)山脈向北方和東北方蜿蜒,切斷了視線。納瓦里諾灣之南有利扣地饃斯山(Likedhimos),海灣形成天然良港,斯法克太里亞島將其與公海隔開。進入海灣的通道在西南面,可以通過大船。附近發(fā)現(xiàn)了少量邁錫尼時代的居住遺址和圓頂墓。扼住恩格里安諾,就極易控制伯羅奔尼撒西海岸的狹長地帶和美塞尼亞南部。

恩格里安諾的王宮是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唯一搞清了規(guī)模、行政特點和年代的地方,也是唯一從始至終用現(xiàn)代考古技術(shù)進行發(fā)掘的邁錫尼的主要遺址。此外,從北邊的阿爾菲攸斯到南方的阿克里塔斯海角和美塞尼亞灣各地,可能屬宮殿結(jié)構(gòu)的少量建筑遺跡都曾被關(guān)注,但無一保存完好足以顯示它的規(guī)?;蜃C明它曾是一個行政中心。發(fā)掘和研究工作表明,在邁錫尼文明早期,伯羅奔尼撒西部地區(qū)是一片繁榮景象。有許多城砦工事,各由一本地王統(tǒng)治。

考古發(fā)掘研究表明,在中希臘末期(Mid.Helladic Period,約公元前1900—前1580年)此山即有人居住,直到邁錫尼文明早期,此地始終有人居住。從最初時起,該地就有環(huán)形防衛(wèi)城墻。在山的東北端,還有一設(shè)防的門道。在公元前14世紀末,山頂和山坡上有被焚的早期遺址,可能是涅流斯武力征服的痕跡。山頂有一些房子,城下也有,但繞山而建的防御工事顯然已經(jīng)被全部拆除。有證據(jù)表明,在這時,此地曾有過一個王宮建筑。在7號室地面的下面有一段用大塊方石板建的短墻,恰在后來王宮正面主墻的西南隅。西南建筑群是以不同的建筑工藝重興土木之結(jié)晶。全部舊宅被拆除,這大概也是涅流斯所為。而較大的主建筑可能是涅流斯的業(yè)績。同時建成的有酒庫、作坊(公元前13世紀早期)和油庫。

涅斯托王宮布局示意(A王宮大門 B露天庭院 C禮廳門廊 D禮廳前殿 E禮廳正殿 H油庫 L王后廳 P王宮檔案室 Q宴享院 S禮廳 V酒窖)

王宮禮廳

恩格里安諾山頂涅斯托王宮所處地勢險峻、視野開闊,周圍遍布美麗的橄欖林,王宮無防御性城墻和工事。王宮西南至東北長約85米,東南至西北約為70米,共分為三個部分。中間是王宮的主體建筑,它座西北朝東南,入口在東南面。王宮大門口是H型的。門內(nèi)外各有一門廊柱,柱身為圓形木質(zhì),早已葬身于火,唯石基猶存。石基上用泥抹成的圓環(huán)是保護柱底和柱身用的。從圓環(huán)來看,柱身約有64條狹窄的凹槽。靠大門右手兩間各是塔樓和衛(wèi)兵室,門左邊有一供哨兵站崗的小平臺,左手兩間相通的屋子則是王宮檔案室,藏有幾百塊泥板。泥板記載著與王宮有關(guān)的日?;顒樱何锂a(chǎn)的征集,原材料、人力的分配及種種政事。大概收稅人在此供職。通過大門向前,是一露天庭院。經(jīng)此進入王宮腹地禮廳(Megaron)。庭院左側(cè)的9號室可能是餐具、食品室,室內(nèi)有木隔板和幾百個酒杯。

10號室中有一低矮的臺子,可能是供人坐的,高約32.5厘米,臺子表面用泥抹光,裝飾有彩色幾何形花紋,客人、來訪者和臣民在此恭候召見。本室墻角有兩個大壇子,無疑是盛酒的??腿苏T衣冠等待之時,可以享用美酒。庭院左側(cè)是一涼廊,正面尚有兩個廊柱基礎(chǔ)。上面的抹泥圓環(huán)有60條凹槽,其原飾的紅色仍在。廊柱支撐著一個陽臺,婦孺及其他觀眾可在陽臺上俯瞰宮庭。從這講究的“觀禮臺”來看,可以肯定,在這庭院之中,國家經(jīng)常舉行儀式活動。

同梯林斯和邁錫尼的禮廳一樣,派羅斯的禮廳也有門廊、前殿和正殿,這三處的建筑工藝都是一樣的,唯細部有別。派羅斯的門廊對著庭院,廊柱已毀,柱是無凹槽木質(zhì)圓柱,柱基還在。門廊的墻似曾精心裝飾過木壁板和嵌板,地面抹泥,并抹過多次,最后一次抹的泥面完全毀損了。前殿也用作貴賓下榻之處,有一繪彩的抹泥地面,尚存一米多高的墻上最后一次抹泥后繪的灰色壁畫仍大部可見。鐵勒馬胡斯在派羅斯過夜時,可能就住在這里。前殿與正殿間沒有門。

派羅斯王宮禮廳遺跡

邁錫尼文明禮廳建筑想象復(fù)原

正殿是一寬敞的大廳,廳中心是一火塘,基底直徑約4米,用粘土建成,高出抹泥的地面15—20厘米。它面上有一大輪緣,內(nèi)徑約3米,其上燃火。火塘表面抹過三次泥,每層都繪有彩畫裝飾,最后一層豎邊上繪的是粗鋸齒狀的黑羽毛或火焰圖案,鑲有紅邊;水平面的邊緣繪的是一圈寬邊三角形,其上是黃色鑲黑邊的一串螺旋圖案,螺旋之間還有白眼紅角活躍其中。火塘周圍有4個帶凹槽的圓木柱,柱子立在石基上,其方位安排得不太對稱。這些柱子支撐著一個天窗,天窗既可散煙又可透光,兩節(jié)陶質(zhì)煙囪穿過屋頂。靠大門東北墻,面向廳中央對著火塘有一木質(zhì)王座,已毀于火。王座右手地面有兩個淺坑,用一約2米長的狹溝連著,這可能為便于王行灌祭禮時不必離開王座而建。

正殿墻上有灰色壁畫,部分畫面被覆蓋過,靠近東邊角有一男子坐著彈五弦琴的畫面。一只飛鳥,可能是鷓鴣被音樂吸引飛來。王座后墻上畫著一對面對面昂首展翅的格里芬(griffin)和獅子。格里芬頭上是一簇珠寶羽飾,兩翼似孔雀的羽毛,尾巴向上卷曲,好像在施禮。抹泥地面上畫有方格線,格子不大規(guī)則。每一方格中都繪有花紋,紅、黃、藍、白、黑色的線狀、山形、弧形,及波浪形、之字形、網(wǎng)狀紋等。王座前第二格中畫著一條章魚,也許是王家的表征。火塘邊靠西邊柱旁有一抹泥的土桌。從西南角的發(fā)掘物來看,廳的那部分上面是一閣樓或陽臺。

正殿墻后有兩間倉庫,分別放置了17個和18個巨大的壇子。壇子沿墻而立,半截埋入地下。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許多關(guān)于香油的泥板文書。顯然,這些大壇子是用來盛油的。

禮廳正殿與兩邊的走廊之間并無直接通道,必須從禮廳出來,經(jīng)前殿的門進入走廊。內(nèi)院的門也能進到走廊和庫房。東北的走廊原封未動,經(jīng)此可達許多房間及一個大庫房。稍晚時候,西南的走廊被改造成庫房,大概是餐具室,存有許多破碎的日用陶罐。其中18號室放有許多大陶罐,還有大量獻祭用的小陶器及一個不完整的擺放祭品的桌子。在19號室中發(fā)現(xiàn)了2853個高頸酒杯,杯子原是放在木擱板上的;約23種各式各樣的陶器分見于各個餐具室,總數(shù)約6000件。27號室在最東北,其中有16個大壇子。39號室中發(fā)現(xiàn)了被火燒黑了的破損的象牙碎片,顯然是從上層房中落下來的。上層房中也有大壇子和盛油的小壇子,以38號室的碎片為多,顯然是在兇猛的大火中毀壞的。在此,也見到許多關(guān)于油的泥板斷片。

圖① 派羅斯王宮禮廳正殿想象復(fù)原

圖② 派羅斯王宮禮廳正殿火塘

圖③ 王宮壁畫藍鳥復(fù)原

圖④ 王宮壁畫殘塊

派羅斯油庫遺跡

王宮東南部建筑

王宮建筑群底層另一重要部分在東南部。這里有衛(wèi)兵室和塔樓,還有“王后廳”(46號室)。其大小約為禮廳之正殿的一半,中心有一圓火塘,高出地面約10厘米(與禮廳爐床之比為1:2),粘土制成,表面抹泥,繪有精美的火焰形、之字形、螺旋形花紋,毀了王宮的大火也將這里焚毀殆盡,它的飾面也損失了。墻上抹的泥面破碎了,但從斷片看,這里曾有壁畫裝飾,栩栩如生昂首蹲著的格里芬和獅子、豹子是畫的主題?;鹛辽系臒熃?jīng)屋頂?shù)膬晒?jié)煙囪排出。即使面對今日破壁殘垣,當年此廳的富麗壯觀仍可想見,廳的東角門可通一有圍墻的庭院(47號室)。

50號室墻壁及地面有壁畫和彩色方格,遺憾的是,墻上的畫被火毀的很厲害,但地面的彩繪尚存,地面方格邊長35厘米,繪有抽象線條的半現(xiàn)實主義的章魚、海豚及其他魚類。

53號室可能是盥洗室,門左邊的地上放著17個水罐??拷鼥|角是一個地下排水溝的溝口,上蓋一塊大石板。水從這個口排入溝內(nèi)。

經(jīng)33號路,達一狹長房間(43號室)。這里是希臘大陸上邁錫尼時代王宮中唯一仍保存完好的浴室。浴室面積為15.5平方米。室中東南墻有一陶質(zhì)的浴缸,浴缸取狹腰形,缸面黑底上繪白色螺旋紋。浴缸前有一臺階,粘土制成,外部抹光以便浴者進入。房間南角有兩個大壇子,顯然是貯水供洗浴用的。在大壇子的底部各發(fā)現(xiàn)有7個和9個大杯子,浴缸內(nèi)也有一個杯子,這些器皿顯然是用來注水的。東北面墻下有一陰溝,臟水由此排出。

王宮東北部建筑

派羅斯王后廳及浴室

東北區(qū)是王宮總體建筑的第二部分。它包括6個房間和一條走廊。93號室是一個小小的近乎方形的房間,其地面高出庭院。正面抹泥地上立著一個長方形的石灰?guī)r板,頂部和四面都抹了泥,可能是一個祭壇。而這小屋可能是一神龕,屋中發(fā)現(xiàn)的一塊泥板上寫著一位女性“馬神”的名字:Potnia Hippeia。

98號至100號室中,發(fā)現(xiàn)有少量陶片和赤陶器物,還有56片泥板。泥板文書的內(nèi)容多涉及修整皮革和金屬、戰(zhàn)車或所需青銅之供應(yīng)。這些文字資料說明這座建筑物是一作坊。

王宮區(qū)的最東北角地區(qū),是一獨立結(jié)構(gòu),有一狹廳、一房間。房中有一排大壇子臥入地下,估計在王宮被夷為平地之前,至少有35個大壇子立在那里。約40個或整或殘的印章也見于此房,其中4個印章上刻著象征酒的表意文字。顯然,這座大房子是王宮酒窖。

王宮西南部建筑

王宮建筑的第三部分在西南翼,這部分一直因山之西坡是現(xiàn)代采石場而破壞嚴重。65號室可能是屬于較早階段的建筑。在王宮的最后日子里,這一地區(qū)可能是王后廳,距離日用器物室較近,離大量女工的住處也不遠。68號室是廚房餐具室,發(fā)現(xiàn)了約300件器皿。其中大部分是飯鍋,鍋有三足,還有兩個大圓盤、火盆及許多雙耳高壇。78號室可能是一浴室。

涅斯托王宮外約一英里處有一眼水泉。從王宮到水泉有一條水槽,為王宮引來清水。水槽長約140米,沿恩格里安諾山頂自東北向西南將山頂?shù)臇|北部分為兩半。部分水槽是“U”形赤陶管,大部分水槽管是在巖石上鑿就的,內(nèi)安放實用的水管。水管可能是木制的,沒有保存下來。王宮主建筑有一鋪碎石的排水道,可以排泄雨水,灌溉山下的葡萄園。

最令人費解的是涅斯托的王宮沒有防御工事,以前的工事全部被拆除了,沒有再建新的。王宮防衛(wèi)微乎其微。古昔,從遠方就可以看到巍峨的宮墻,幾乎所有邁錫尼時代的城砦都設(shè)防,唯派羅斯例外。

王宮毀于何時?

根據(jù)散見于王宮各處的大量陶器,我們得以確定王宮毀滅的年代。在8個餐具室搜集到8000多件各式各樣的陶器。當宮殿焚毀之日,這些器皿原來井然有序地安置在木板架上。整體說來,這些器物屬邁錫尼IIIB的風格,大部分器物無繪飾,但也不乏有繪飾之物。同IIIB陶器在一起的,還有許多異樣的器皿。若僅僅從其自身來看,它們是IIIC風格的器物。尤其一些克拉特酒具,更證實了這一推斷。

2016年建的涅斯托王宮遺址金屬棚

這些克拉特酒具一個見之于“王后廳”的地上,兩個見于浴室,一個損壞嚴重的是在27號室的大壇子中發(fā)現(xiàn)的,部分見于59號室,一個見于12號室,一個見于主排水溝,95號走廊出土兩個,98號出土一個,所有這些器皿在大難之前都已使用,又被埋在災(zāi)難之后的廢墟之下,其中幾個應(yīng)屬邁錫尼IIIC風格。許多其他形制的陶器,似乎都可以歸于IIIC的早期風格。因此,發(fā)掘工作的主持者卡爾·布萊根(Carl W.Blegen)斷言,宮殿之毀肯定在邁錫尼IIIC方始,行將取代IIIB之時,具體時間當在公元前1230—前1200年間。14C測定的結(jié)果表明,派羅斯之陷接近或早于公元前1200年,這與布萊根的推測正相合。大難過后,該址沒有人再度居此的證據(jù)。

格里芬勇士墓

1950年代以來,此地的考古發(fā)掘工作陸續(xù)進行。半個多世紀過去,又有了重大發(fā)現(xiàn)。2015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研究者,在古代派羅斯王宮附近的橄欖林中發(fā)掘了一座青銅時代蜂巢式墓。墓長2.4 米,寬1.5米。此墓葬應(yīng)該比涅流斯和涅斯托時期早200—300年。該墓葬未遭損毀,保存完好,墓主人的遺骨相當完整,陪伴他的一塊象牙板上飾有格里芬形象,因此該墓被稱為“格里芬勇士墓”(Griffin Warrior Tomb)。

墓中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包括精美的四枚純金戒指、銀杯、象牙梳、青銅鏡、寶石珠、劍柄用象牙和鍍金裝飾的3英尺長青銅劍等。其中極精美的“格里芬勇士”印章的工藝和細節(jié),在希臘史前藝術(shù)中都令人嘆為觀止。據(jù)研究,此墓主人可能是公元前1450年左右邁錫尼文明時代的一位30—35歲左右的勇士或祭師。他佩戴的首飾上有米諾斯文明的銘文,這意味著在希臘大陸與克里特米諾斯文明的密切關(guān)系中,他很可能是一位重要人物。

圖① “格里芬勇士”印章及細節(jié)

圖② 橄欖林中的勇士墓

圖③ 莎莉·斯托克站在勇士墓中

“格里芬勇士”印章的長徑只有3.6厘米。其上雕刻著激烈的肉搏場面,精雕細刻的勇士武器裝飾和珠寶飾品的精美必須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清。一位勇猛的戰(zhàn)士,他跨過一個剛剛被擊倒已匍匐在他腳下的對手,飛身撲向另一個更強大的手持長矛堅盾的敵人,給以致命一擊,利劍直刺那人暴露的脖頸。這枚印章因而亦被稱為“派羅斯搏斗瑪瑙”印章。印章上呈現(xiàn)的勇士肌肉組織和細節(jié)令人稱奇,堪與千年之后古典時期的希臘藝術(shù)媲美。

為得見這枚印章的真面目,這次發(fā)掘工作的領(lǐng)導者辛辛那提大學古典系高級研究員莎莉·斯托克(Shari Stocker)和她丈夫辛辛那提大學考古系主任杰克·戴維斯(Jack L. Davis)教授,花了一年多時間清除它上面包裹的石灰?guī)r,終于使這枚可能改寫歐洲美術(shù)史的無價之寶重見天日。

派羅斯的考古發(fā)掘成果幫助人們揭開了邁錫尼時代派羅斯的面紗。其地理環(huán)境、行政區(qū)劃、經(jīng)濟活動、宗教意識等等逐漸為今人所知。出土的泥板文書尚待更深入的研究,考古發(fā)掘工作仍在進行之中,讓我們期待著……

猜你喜歡
斯托王宮羅斯
畫畫
在布羅卜丁奈格的其他經(jīng)歷
通向王宮的路
彭羅斯雪花拼板
我想自己做
德里克·羅斯招牌動作之偷天換日
NBA特刊(2017年12期)2017-09-03 04:08:04
拯救小鎮(zhèn)的羅斯
學生天地(2016年15期)2016-04-16 05:15:09
遼寧沈陽汗王宮遺址
大眾考古(2015年2期)2015-06-26 07:21:32
化繁為簡,費斯托工具2步法拋光工藝
雷貝斯托:技術(shù)革新讓OE與售后兩市場相得益彰
布尔津县| 鄂托克前旗| 西贡区| 乌拉特中旗| 大安市| 大厂| 丽水市| 岳阳市| 绥阳县| 城口县| 安泽县| 和龙市| 凭祥市| 乌什县| 万安县| 北碚区| 玉溪市| 桂林市| 宜昌市| 双流县| 夏津县| 黄浦区| 东兰县| 吴川市| 遂平县| 浙江省| 高台县| 武胜县| 高淳县| 同心县| 五莲县| 呼和浩特市| 洛浦县| 高阳县| 江门市| 昭通市| 黑河市| 岳西县| 西乌珠穆沁旗| 开平市|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