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貴
江西省上高縣的吳君明在自己百歲生日時做了一件大事。他把愛好門球的老年朋友們都召集起來,舉辦了一場百歲門球賽。比賽異常熱鬧,一時轟動全縣。吳君明年逾百歲,仍不失童心、積極進取、熱愛生活,筆者極其羨慕,因而前去采訪他。
吳君明1918年8月生于一個貧困農(nóng)家,祖上全是“苦史”,沒有“甜歷”。他6歲就開始干活,幫助支撐家庭生活。那時,生活條件很差,許多人年輕時就因病去世,給吳君明很大的震撼。于是,吳君明一生都努力追求健康?,F(xiàn)在,他已逾百歲,仍眼不花、耳不聾、說話清楚、手腳靈活。他把自己的養(yǎng)生之道歸納為“四心”。
熱心。吳君明熱愛體育。他是上高縣老年體協(xié)的門球隊隊長,常與老年球友交流。別人不會打門球,他就手把手地教;別人學得慢,他就耐心指導。跟他學打門球的人都夸他是“門球壽星”。有的球友身體不好,他就主動充當保姆,幫助照料。日常生活中,他眼里全是別人。一看到鄰居低頭走路,他就知道是有心事,便上前問候,送上幾句暖心的話。一聽到別人有困難,吳君明就前去慰問,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坐公交車時,吳君明遇到有人沒有帶錢,他會主動代付。人家表示感謝時,吳君明說:“這是人人都會做的事?!倍嗄陙?,吳君明用一顆熱心溫暖別人,不僅積極參加單位(上高縣農(nóng)行)舉辦的公益活動,還主動到鄉(xiāng)村學校參加文明教育公益活動。朋友們都稱吳君明是“上高人的老楷?!薄?/p>
恒心。鍛煉身體,難就難在“堅持”二字。吳君明自50歲開始積極鍛煉身體。他認為,“知天命”是智慧,“知得失”是快樂,這兩者的前提就是擁有好身體。所以,他每天早起晨練,以散步為主,間或快走。晨練時,他多看綠色,多聽音樂,多想好事,心往“健康”想,情把“快樂”留。此外,吳君明日常生活也極其規(guī)律,從不“亂來”。他總結道:“早起安神,早睡安身。一日三餐,以素為主。睡前泡腳,醒來喝水(溫水)。每天笑笑,身子康健?!?/p>
安心。吳君明說:“我經(jīng)歷多,閱歷豐富,明白最難得的是安心。人最怕生病,老人更是如此。只要心情安定,就不容易生病,即使生病,也不會慌張。相信現(xiàn)代醫(yī)學,積極治療,自然康復得快?!彼J為,安心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讓自己睡得著覺,走得了路,看得到景,過最愜意的生活。他不僅自己安心生活,也要子女安心生活。他雖已百歲高齡,仍堅持生活自理,不要子女過多照顧。吳君明說:“我不是逞能,而是考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子女都忙于工作。我可以生活自理,又何苦去打擾別人呢?”
赤心。吳君明說,對祖國的赤子之心是自己最美的心。每天早上,吳君明會在上高抗日陣亡將士陵園走走,目的有兩個:一是祭奠先烈,增強愛國心;二是打掃陵園??吹降厣嫌袩燁^、紙屑,他就撿起來丟進垃圾桶。他覺得保持好陵園環(huán)境,就是對先烈最好的緬懷和尊重。俗語說:“世上難逢百歲人,過了百歲還嫌短?!眳蔷魇莻€實在人,他說:“我最快樂的事就是看到祖國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我要養(yǎng)好身體,爭取在今后的日子多發(fā)光、發(fā)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