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連貴
淄博博山古稱“顏神”,清雍正十二年設縣治,原隸屬青州府管轄。明清時期淄博社會穩(wěn)定,經濟繁榮,各望族人文熾盛,藏石賞石之風蔚然。民國至建國前,由于戰(zhàn)亂不斷,賞石活動日漸衰微,受到冷落,幾近銷聲匿跡。進入20 世紀70年代后,淄博的賞石活動得到了復興和發(fā)展,愛好者積極參展、辦展,淄博文石逐步得到各地賞石專家們的認可。
“青州”二字有多種含義,今人所說的“青州”即濰坊市的下轄縣級市——青州市。但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華夏九洲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青州為其一。宋時的青州與大九洲又有不同,即山東地域內青州、登州、萊州、膠州、濱州、兗州、曹州、德州、滕州,俗稱“小九洲”。古青州隨時代變遷,內容亦不同,即行政建制、地域疆界均有歧出。
《尚書·禹貢》《松石記》這些文獻中有對青州地區(qū)石頭的記載,這說明青州地區(qū)出產怪石、玄黃石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鉛松怪石”,曾被當作獻給帝王的貢品。到了宋代,杜綰在他的《云林石譜》中將該地區(qū)的石頭稱為青州石,此時的青州也因為有文獻記載(西漢元封五年設青州刺史部)而確定地理位置。
《云林石譜》載石116 種,闡述了觀賞石的產地、形狀、質地、色彩及采集方法,是我國一部比較完整的賞石論石專著,更是探尋淄博文石與古“青州石”關聯的重要根據之一。書中對青州石的描述如下:“青州石產之土中,大者數尺,小亦尺余,或大如拳,細碎磊磈,皆未成物狀。在穴中性頗軟,見風即勁。凡采之易脆,不宜經風。其質玲瓏,竅眼百倍于他石。眼中多為軟土充塞,徐以竹枝洗滌凈盡,宛轉通透,無峰巒峭拔勢。石色帶紫,微燥,扣之無聲。土人以石藥粘綴,四面取巧,像云氣、枯木、怪石欹側之狀?!?/p>
現在我們按圖索驥,從《云林石譜》中尋找根據來確定淄博文石與古青州石的關聯。
剛出土的玲瓏原石
剛出土帶孔洞的原石
淄川黑旺甘泉山所產文石
“青州石產之土中”:淄博位于古青州疆域,陸相沉積,大量黃土充填在溶蝕的孔竅之中,并將石掩埋,形成了形態(tài)多變的文石。據不完全統(tǒng)計,淄博黃黏土和紅黏土的采集地約有30 余處,儲量相當大,這與青州石產之土中,及土質、顏色相吻合。
“大者數尺,小亦尺余,或大如拳”:宋代1 尺合今316.8 毫米,當時賞玩的石頭可分大、中、小三種不同規(guī)格。大者數尺相當于現在1 米左右,屬大型石;小亦尺余相當于現在300 毫米左右,屬中型石;大如拳相當于現在90 毫米左右,屬小型石。這與現在淄博文石體量的大小相近。
“細碎磊磈,皆未成物狀”:在淄博的文石采集地深挖1 米到2 米,黃黏土和紅黏土中可見大石周邊的磊磈亂石,從中取出,挑選出形的、品相好的文石,即可清理、上座、把玩。
“在穴中性頗軟,見風即勁。凡采之易脆,不可勝舉”:因石頭長期在地下受溶蝕,在土壤中潮濕松軟,采掘時除去覆蓋在上面的泥土,坑內泥土遇風變硬,這時不宜挖掘。見石后小心翼翼的將周邊泥土剔除,由于石頭相互穿插,一撬就可能斷裂,所以想得到一塊合心意的石頭很不容易,必須下功夫仔細挖掘才可以得到一塊完美的石頭。
“其質玲瓏,竅眼百倍于他石”:如果覓得一塊玲瓏剔透的鐘愛之石,需反復的觀察,仔細端詳,解讀它的意境,以便為原石的創(chuàng)作提供條件。淄博文石也有許多玲瓏剔透,孔洞貫穿的上品,這些文石就孔洞來說倍于其他石頭。
“眼中多為軟土充塞,徐以竹枝洗滌凈盡,宛轉通透,無峰巒峭拔勢”:采集到的原石無峰巒走勢,以玲瓏石居多,孔洞、紋理被泥土充填,用鐵器清理可能損傷石體,所以古人用竹子做成各種樣式的工具來清理泥土。淄博的前輩玩家在處理文石中,也大多用類似的方法來清理孔洞、紋理,經沖刷后可露出文石原形。
“石色帶紫,微燥,扣之無聲”:紫色在古代為尊貴的顏色,古人一般將紫色解釋為茶色或雀色。淄博文石俗稱“青石”,顏色以青灰、灰白為主,與古人所說紫色相近。因石頭含礦物質成分不同,含雜質多的石頭在敲擊時就扣之無聲,而有些石頭含金屬元素多,則扣之有聲,這好比鋼與鐵的關系。
“土人以石藥粘綴,四面取巧,像云氣、枯木、怪石、欹側之狀”:“土人”是指本地玩家。他們把石頭粘接拼湊起來是一種玩法,古代自制的粘合劑叫糯米灰漿,選取可用的自然石組成山形石或靈芝石。拼接的山形石或靈芝石四面可觀,渾然一體。淄博博山已故文石收藏家李士儒、姚增海等人都對這種獨到的玩法熟知。
淄博文石的特點與《云林石譜》中所描述的古青州石相吻合,淄博文石以造型取勝,曲折圓潤,婉轉險怪,有的山勢陡峭,峰巒疊嶂,有的紋理縱橫,皴紋滿布,且皴紋最能體現其特點。我們追根溯源,尊重歷史,以實論證,以物論證。凡古青州地域產的石頭均可叫古青州石。太湖石因產于禹期山、黿山、西山等太湖地區(qū)而得名,多地出產的石頭統(tǒng)稱為太湖石。綜上,古青州石確實與淄博文石存在密切的關聯。
本文收集的資料尚不完善,如有錯誤和不足之處,還請諸位專家多多指教。
拼接的靈芝石
拼接的山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