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是一條長河,其經(jīng)過政治變革、經(jīng)濟發(fā)展和風俗變遷衍生出各式各樣的服飾形式。
而萬變不離其宗,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基本形式只有兩種:一種是上衣下裳制,一種是衣裳連屬制。
上衣下裳制
《易·系辭下》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睂ι弦孪律阎朴辛俗畛醯拿鑼?,相傳其起源于黃帝時代。這一傳說在甘肅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繪中得到印證。這是中國衣裳制度基本形式的濫觴。
上衣下裳的服制,據(jù)《釋名·釋衣服》載:“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保ǚ彩谴┰谏仙淼亩挤Q作是衣,衣,人們依靠它來避暑防寒;穿在下身的稱作裳,裳,人們靠它來遮蔽身體。)這種服制對后世服飾的變化有深遠的影響。
衣裳連屬制
衣裳連屬制,古人稱作“深衣”,始創(chuàng)于周朝。《禮記·深衣》注稱:“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以采也?!焙唵蔚乩斫猓钜骂愃片F(xiàn)代的連衣裙結(jié)構(gòu),上衣下裳在腰處縫合為一體,領(lǐng)、袖、裾用其他面料或刺繡緣邊。
深衣這一形制,影響了后世服飾。漢代命婦以它為禮服,古代的袍衫也都采用這種衣裳連屬的形式,甚至現(xiàn)今的連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
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其實和現(xiàn)在衣服的形式也是相像的,就是上衣下褲和連衣裙(連體套裝)這兩大種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