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奇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近幾年來使得小學數學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眾所周知,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任務之一。為此,本文將針對如何讓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放飛思維進行一些剖析探究,力求為小學數學更好地開展教學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數學正處于數學學科的初級階段,學生在這個階段呈現出來的狀態(tài)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新課改中也提出過,學生經過數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夠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和能力。因為小學數學也是一門靈活性極強的科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同時掌握解題的方式方法,做到將小學數學學以致用、收放自如的程度。學生學習知識的這一過程就是鍛煉思維的過程,他們將事物存在的感性聯系經過理性的思考轉化成邏輯關系,最終呈現出一個抽象的數學模型,再結合所學的數學方法提出解決的方法。學生要具備這些思維能力,數學思想的植入尤為重要。因此,很多學校教師將如何滲透小學數學思想作為教學的重點。
一、 小學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
隨著小學數學科目在學生生涯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也越來越重要,小學數學思想的滲透意義也極為重大。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分析小學數學問題,還能對學生的思維廣度有所拓展,學生的學習成績可以大幅度提高。從社會角度上來看,當前我國的形勢是經濟文化飛速發(fā)展,要想最終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任務,就需要學生擁有創(chuàng)新思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創(chuàng)新思維,無異于失去了靈魂,失去了發(fā)展動力。所以,綜合而言,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思維,成為我國社會發(fā)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 如何讓學生在小學數學中放飛思維
(一)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的初級階段,也是學生發(fā)展最為重要的階段。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指路人,引導者,教師的參與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而問題的設定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活躍學生的思維。例如,筆者在執(zhí)教除法應用題的過程中。有一道題目是:“有20個水瓶,每行現只能擺放4個,能擺幾行?”學生在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會脫口而出5行,因為20÷4=5,但若是繼續(xù)追問,同樣這種水瓶,但只有10個,還是想要擺5行,每行有4個,這要怎么擺?這個問題不同于常規(guī)問題,必然會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這就需要教師正確地引導學生,和學生一起去思考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教師可以通過提出類似的小學數學習題練習,在讓學生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同時,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 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革新教學理念
不管培養(yǎng)小學生哪種能力,首先具備的就是讓學生對小學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想要實現這一目的,就需要教師對小學數學教學給予重視,并積極地與學生展開交流。在教學之前可以考試的形式了解學生的狀況及本班學生的學習能力,找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更好地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經實驗證明,師生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特別有幫助的。
(三) 觀察分析比較,將傳統(tǒng)定式的思維方式打破
思維的定式是一件很常見的現象,很多時候,學生解決某一小學數學問題會按照自己長久以來養(yǎng)成的固定思維去解決,其實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是一種禁錮,不利于學生發(fā)展。觀察是小學生學習的起點,學生可以通過觀察,進而分析身邊的事物,找出每個事物存在的個性特征和本質屬性。這種觀察和分析,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性地安排學生的觀察活動,積極地指導學生主動分析,從中找出小學數學學習的特點和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出學生主動觀察分析課程的好習慣,這有助于學生將來在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時更好地掌握數學學習技巧。
(四) 啟發(fā)誘導法,讓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主動思考
在教學組織過程中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去探索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很多學生只有遇到自己感興趣的科目,才會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并進行思考。教師想要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就需要根據數學內容去啟發(fā)和引導學生,這就是啟發(fā)誘導法。運用這樣的方法,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到點到為止,不能越俎代庖,否則就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探索學習的動力和樂趣,達不到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目的。
(五) 研討學習法,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積極思考
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它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形成。教學實踐證明,學生通過互相交流、探討、發(fā)言等方式,可以實現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拓寬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靈感激發(fā)的目的。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發(fā)表個人的看法,可以組織學生全體或是以分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對于課堂效果、教師教學、小學生日后的學習等方面都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它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和不足。并且有助于隨著數學學習的深入,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強小學生的解題能力,更好地消化課堂學習的知識點,做到熟練掌握。教師熟練掌握運用數學教學這一方法,并把這樣的方法放在重要位置,在講課過程中運用這樣的方式手段,有助于小學生更好地集中精力提升注意力,開發(fā)自身的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數學水平和知識水平的提升和鞏固。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麗梅,姜維忠.激活想象 放飛思維——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的學生思維培養(yǎng)[J].中華少年,2017(7):108.
[2]王鐵華.插上想象翅膀放飛學生思維——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2):27.
[3]劉丁柱.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中國科技投資,2017(29):354.
[4]彭靜.對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學習創(chuàng)新思維的探討[J].現代交際,2016(5):136.
[5]包金花.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問題意識[J].中國科技投資,2016(35):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