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秀
(河南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 河南鄭州450064)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學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201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學校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改革,發(fā)展素質教育,加快教育現代化,努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河南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結合院校辦學特色和學生成長成才規(guī)律,積極探索具有職業(yè)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舉措,緊密結合行業(yè)性質與專業(yè)特色,開展了實踐育人的積極探索。
建筑是技術與藝術的融合,是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無論從單體建筑到群體建筑組合、從城市規(guī)劃到鄉(xiāng)村建設……林林總總,均可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與載體,可謂是一磚一瓦皆是情,一屋一舍皆會語。每一棟精美的建筑都蘊含著傳說和故事,傳承著文化與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與財富,值得我們深入挖掘與利用。如何更好地讓“準建筑人”感悟建筑的“匠心”獨具與思想傳承,體會蘊藏其中的自然觀、審美觀、價值觀,涵養(yǎng)中國精神和文化內涵,對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何實踐建筑專業(yè)特色育人、建筑文化育人?經過近年來的探索,已經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成熟的做法。下列項目就是一種探索。項目緊緊圍繞“建筑文化育人”主題,主要通過“經典建筑”論壇的方式開展活動。該項目團隊成員含輔導員老師及學生在內共五十三人,其中老師十三名,宣講團學生四十名。從2016 級學生入學初啟動項目實施,至今項目已完成一個周期。第一、二學期老師主持(兩人一組,三人協(xié)調);第三、四學期由宣講團學生主持,組成八個小組(五人一組),每個小組一個專題。分批次組織實施。
2.1.1 主題:
通過建筑物質載體對學生實施建筑風格、建筑特色、文化內涵、精神崇尚的化育和滲透,讓學生感悟人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邃思想與精神內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與創(chuàng)新激情,同時,促進學生專業(yè)素質、職業(yè)道德與行業(yè)技能的提升,達到讓學生全面提升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目的,為學生成人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2.1.2 步驟:
每專題分為以下五個步驟:確定主題→講述→實景再現→感悟→總結。
①準備工作:選擇本次專題,組員任務分工,收集準備資料
②展示典型建筑:通過論壇或者講座等形式,向學生講述建筑背后的故事,闡釋建筑凝結的精神和文化內涵,激發(fā)學生的家國情懷、勞動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精神,用勤勞和智慧去譜寫青春的壯美樂章。
③實景再現:利用實地參觀、3D模型、紀錄片、翻轉課堂等形式,立體而生動地展現該建筑蘊含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進一步促進學生崇德向上、奮發(fā)有為的動力機制構建,構筑學生思想認知的大廈。
④收獲與感悟:通過征文作品展示、成果匯報演講等方式,考核與評估活動教育效果。
⑤總結:反思活動得失,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優(yōu)化方案。
實施方法:運用圖片展示、紀錄片觀看、學生討論、動手設計和操作等途徑,并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讓建筑直觀、立體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講述建筑背后述說的故事,闡釋精美建筑凝結的文化和精神內涵。
教育文化育人專題學期任務分配列表
圍繞經典建筑教育選材,采用五步實施過程,遵循心理學認知規(guī)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思考,再到動手動腦模仿和學習,從而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時促進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的提升,為人生出彩做好思想和技能的儲備,打下良好的基礎。
項目在師生中反響良好,得到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梳理、分析和總結現在開展的建筑文化育人項目,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3.1.1 思想政治教育要“因地制宜”,契合專業(yè)與貼近行業(yè)實際。緊緊圍繞建筑這一文化介質,結合院系和專業(yè)特色,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具體的建筑物上,讓學生學會與建筑“對話”,學會與建筑大師“交流和溝通”,讓建筑物本身活起來,與學生“親密接觸”,育人效果更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增強了實效性。
3.1.2 經典建筑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媒介與載體。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理論性強,空洞無力,無所寄憑。心理學研究認為,人對自己熟悉的事物容易產生親切感和認同感,因而需首先讓學生認知建筑物,產生初步情感,再讓學生以實地參觀和實景再現的形式,進一步深層次地感知事物,領悟建筑物承載的思想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追求。這樣的設計,讓思想政治教育避免落入空洞的理論說教,而賦予立體而有形的載體,容易激發(fā)學生產生思想共鳴,達到預期效果。
表一:(第一學期)
表二:(第二學期)
表三:(第三學期)
表四:(第四學期)
3.1.3 該項目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有效探索。通過第一學期教師的展示和講解,給學生樹立了榜樣,讓學生學會甄選材料,去偽存真,并讓學生展示匯報成果,進一步鍛煉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情感共鳴與思想化育等多方面的能力。
我們的項目仍然在探索階段,需進一步改進和日臻完善。此外,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的問題有:
3.2.1 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因材施教,針對學生興趣、特長與愛好,分別實施“訂單式”教育,收更加良好之效果。學生文化水平、認知基礎、家庭背景等千差萬別,使教育效果不可能整齊劃一,所以,要注意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
3.2.2 注意更加貼近學生專業(yè)。隨著社會進步和時代發(fā)展,專業(yè)分工越來越精細,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很難照顧到某一具體的專業(yè)。這告訴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吸納各個專業(yè)的教師和學生干部加入到我們的團隊中,拓展視野,擴容增量,提高學習的針對性。
3.2.3 提升實施教育人員的素質和能力。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加強與兄弟院校的溝通交流等,提高項目實施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3.2.4 加強硬件實施建設。典型建筑物的模型,實訓工廠很少,致使有些材料和圖片只能網上搜尋,限制了活動的開展范圍。
3.2.5 利用現有資源如“河南最美建筑”評選活動的成果,深入挖掘其思想教育資源,發(fā)揮其思想教育的作用和建筑育人的功效。
總之,河南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積極探索建筑文化育人,充分利用辦學特色和優(yōu)勢,融建筑文化于課堂內外、校園內外,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探索切合行業(yè)發(fā)展方向、學生專業(yè)、學校辦學特色的文化育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