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君
【摘 要】目的:對高脂血癥患者予以臨床藥學干預,以此分析臨床藥學干預對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療效的作用。方法:選擇研究對象100例高脂血癥患者,研究對象收治時間:2018年3月~2019年3月,分研究組、對照組,研究干預措施對應:臨床藥學干預、空白臨床藥學干預(僅常規(guī)進行發(fā)藥,不實施臨床藥學干預)。比較組間的用藥依從性良好率、干預前后血脂水平(三酰甘油 (TG)、血清總膽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水平)。結(jié)果:干預前,研究組與對照組的血脂水平差異各項指標無對比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酰甘油、血清總膽固醇指標均低于對照組,且研究組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用藥依從性良好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性顯著。結(jié)論:對高脂血癥患者行臨床藥學干預能夠大大改善其血脂水平,可以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獲得相對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
【關(guān)鍵詞】臨床藥學干預 ;高脂血癥 ;依從性 ;臨床療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clinical pharmacy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compliance and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METHODS: One hundred subjects with hyperlipidemia were enrolled.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treated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rresponded to the study of interventions: clinical pharmacy intervention, blank clinical pharmacy intervention (only Regular drug delivery, no clinical pharmacy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of drug compliance rate between groups, blood lipid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riacylglycerol (TG),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C),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Level). 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rum lipid levels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and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were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linical pharmac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blood lipid lev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obtain relatively ideal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y intervention; hyperlipidemia; compliance; clinical efficacy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高脂血癥屬于十分常見的臨床病癥,作為遺傳代謝性脂質(zhì)成分異常疾病,其引發(fā)因素與相關(guān)心臟病的產(chǎn)生有諸多關(guān)聯(lián),如冠心病等。高脂血癥在臨床癥狀上并不存在十分明顯的臨床表現(xiàn),大多患者在發(fā)病早期并不能有效察覺,這也大大增加了高脂血癥的臨床就診難度[1]。本文意在對高脂血癥患者予以臨床藥學干預,以此分析臨床藥學干預對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療效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研究對象100例高脂血癥患者,研究對象收治時間:2018年3月~2019年3月,分研究組、對照組,研究干預措施對應:臨床藥學干預、空白臨床藥學干預(僅常規(guī)進行發(fā)藥,不實施臨床藥學干預)。
研究組:50例高脂血癥患者存在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45~65歲,平均:55.55±5.67歲;病程:2~9年,平均:5.67±2.11年。
對照組:50例高脂血癥患者存在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43~66歲,平均:55.67±5.37歲;病程:2~10年,平均:5.59±2.09年。
對比組間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
2 方法
研究組、對照組,研究干預措施對應:臨床藥學干預、空白臨床藥學干預(僅常規(guī)進行發(fā)藥,不實施臨床藥學干預)。
對照組:依據(jù)患者的血脂水平(三酰甘油 (TG)、血清總膽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水平)控制患者的飲食,適當增加患者運動頻率,要求患者戒煙忌酒,用藥涉及有:普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規(guī)定好患者的具體用藥劑量、用藥時間,在此期間不給予用藥指導[2]。
研究組:①依據(jù)患者的血脂水平(三酰甘油 (TG)、血清總膽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水平)、飲食習慣、以往用藥依從性制定針對性強的臨床藥學干預方案;②與科室醫(yī)生共同查房,對患者的病例進行討論,制定最為合理化的用藥方案,及時上報患者實際病情情況;③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藥物宣教,經(jīng)驗豐富的藥師告知患者具體的藥物服用方式、劑量、用藥時間、不良反應和相關(guān)注意事項,對于患者存在的藥物和治療疑問要耐心解答,盡量消除患者用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不良情緒,叮囑患者長期且定時定量服藥。④對高脂血癥患者用藥情況要每天了解并詳細記錄;⑤對于患者用藥后可能會引發(fā)的不良反應要制定最佳的應對措施;⑥叮囑患者在用藥期間要學會自我控制飲食,飲食口味盡量清淡、少鹽、不要吃太多肥肉、蛋黃等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合理增加運動強度和運動量,避免患者肥胖,以此達到調(diào)節(jié)血脂水平的作用。⑤若高脂血癥患者出院則需要定期進行出院回訪,指導患者用藥并告知其復診的重要性[3]。
1.3 觀察指標
比較組間的用藥依從性良好率、干預前后血脂水平(三酰甘油 (TG)、血清總膽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水平)。
用藥依從性良好:患者能夠完全按照醫(yī)囑進行服藥;用藥依從性不良好:患者從不按照醫(yī)囑進行服藥。
1.4 數(shù)據(jù)處理
統(tǒng)計分析處理軟件是SPSS21.0系統(tǒng),主要涉及計量資料(干預前后血脂水平(三酰甘油 (TG)、血清總膽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水平)),檢驗方式用T檢驗,表現(xiàn)形式:均數(shù)±標準差,同時涉及計數(shù)資料(用藥依從性良好率),檢驗方式用卡方,表示形式:百分率,P<0.05則代表差異有意義。
2 結(jié)果
2.1 用藥依從性良好率結(jié)果
2.2 血脂水平(三酰甘油 (TG)、血清總膽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水平)結(jié)果
干預前,研究組與對照組的血脂水平差異各項指標無對比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酰甘油、血清總膽固醇指標均低于對照組,且研究組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性顯著。
3 討論
若高血脂癥患者沒有得到有效病情控制則會引發(fā)各種嚴重的臨床病癥出現(xiàn),如:冠心病、腦卒中等,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均會造成十分不利的后果;經(jīng)多種渠道顯示,大多高脂血癥患者會存在對自身病癥認識不足、缺乏藥物用藥意識等不良情況,因此,會出現(xiàn)不能夠按時用藥、隨便更改用藥劑量、用藥時間等不利于治療的現(xiàn)象,最終影響患者病情治療[4]。
高血脂癥患者需要應用高脂血癥藥物進行治療,主要是進行血脂水平調(diào)整,最為應用廣泛的藥物當屬于他汀類藥物,該種藥物能夠平衡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水平,并可以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降低機體內(nèi)部的血小板凝聚,可以改善機體內(nèi)部血管的內(nèi)皮功能,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臨床藥學干預可以充分發(fā)揮出藥物自身的應用治療作用,以此改善患者的病理情況以及生理情況。
臨床藥學干預的用藥干預表現(xiàn)是:由于機體中的膽固醇合成旺盛時間段處于午夜、凌晨 2 點,且他汀類藥物具有十分特殊的藥物化學結(jié)構(gòu),能夠進一步影響血藥濃度(主要作用是與的樹脂膽酸清除劑結(jié)合),因此,臨床用藥需要在睡前以及晚餐前開始服藥;臨床藥學干預中的用藥學監(jiān)測表現(xiàn)是:血脂藥物還是存在一定的肝腎毒副作用,因此,在應用調(diào)節(jié)血脂藥物期間需要進行藥學監(jiān)測干預,在最初的用藥期間需要每間隔3~6個月對患者進行1次檢查,檢查項目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患者的用藥劑量增加后可減少監(jiān)測的時間,若對應指標正常則可以適當延長監(jiān)測時間間隔;服用他汀類藥物會產(chǎn)生各種不良反應,如:產(chǎn)生橫紋肌溶解癥、四肢疼痛等,需要按照患者具體的血清肌酸激酶檢測結(jié)果實施換藥處理。臨床藥學干預的藥物相互作用干預表現(xiàn)是:他汀類藥物聯(lián)合肝藥酶制劑會大大增加肌毒性風險發(fā)生幾率,若利福平聯(lián)合氟伐他汀后可以降低生物利用度,但是該種藥物與他汀類藥物聯(lián)合應用后的現(xiàn)象并不常見。
在此次研究之中,對高脂血癥患者使用臨床藥學干預,能夠起到輔助用藥、治療的效果,大大將醫(yī)療質(zhì)量提高了,并有效降低了患者應用藥物的盲目性發(fā)生幾率;在實施臨床藥學干預的同時一方面要強調(diào)臨床藥師向患者解釋血脂調(diào)節(ji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求藥學人員與臨床醫(yī)生、護理人員相互配合工作進行,全程加強臨床藥學干預實施力度;通過實施臨床藥學干預措施有助于高脂血癥患者更為合理和安全性用藥,大大提高患者用藥的依從良好率,能夠合理用藥和改善藥物利用率,從而避免患者產(chǎn)生不良的用藥反應,進而患者也可以更好的從身心兩方面接受用藥,以便達到最佳的臨床治療效果。
結(jié)合數(shù)據(jù):干預前,研究組與對照組的血脂水平差異各項指標無對比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酰甘油、血清總膽固醇指標均低于對照組,且研究組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用藥依從性良好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性顯著;由此可見,對高脂血癥患者行臨床藥學干預能夠大大改善其血脂水平,可以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獲得相對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楊少杰,趙寧.臨床藥學干預對高脂血癥患者依從性和臨床療效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7,11(6):121-122.
袁前發(fā),唐思夢,陳思羽,楊澤民.黃芪多糖與辛伐他汀對高脂血癥大鼠治療效果的動態(tài)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23):8-12.
李玉波,郝改梅,賈海驊,王國為,黃媛,李志更.從腸道菌群多樣性探討越鞠丸對ApoE(-/-)小鼠血脂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7,23(11):1559-1563.
王俊巖,鄭思成,王丹,張林,楊關(guān)林,陳文娜,賈連群.巨噬細胞與動脈粥樣硬化及中醫(yī)藥干預作用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7,44(1):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