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荊公不耐靜坐,非臥即行。晚卜居①鐘山謝公墩②,自山距州城適相半,謂之半山。畜一驢,每食罷,必日一③至鐘山。縱步山間,倦則即定林而睡,往往至日昃④乃歸,率以為常。有不及終往,亦必跨驢中道而還,未嘗已也。
[選自宋·葉夢得《避暑錄話》]
【注】①卜居:選擇居住的地方。②謝公墩:金陵四十八景之一,處在古時江寧城與鐘山主峰的中間,故又叫半山園。③日一:每天一次。④日昃(zè):太陽偏西。
生命不息,走路不止。從形式上看,王安石是鍛煉,但是他骨子里卻顯現(xiàn)出一種頑強好動的因子。這種因子促使他每天都處在亢奮中,除了睡覺,不會停止。
如果用來思考,這肯定是一種好習慣,長此以往定會收獲不菲。如果用來做事,可能會讓整個世界都要圍著他轉,合作者沒有一定的精力,極難適應。王安石的變法,也如他的行走,力度很大,社會最終吃不消,就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