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公安局對種種涉黑涉惡犯罪行為的嫌疑人展開收網(wǎng)抓捕。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出《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通知》指出,為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進一步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黨中央、國務院發(fā)出《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決定在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這份《通知》,措辭很嚴厲——
把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和反腐敗、基層“拍蠅”結合起來,把掃黑除惡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既有力打擊震懾黑惡勢力犯罪,形成壓倒性態(tài)勢,又有效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形成長效機制;
要聚焦涉黑涉惡問題突出的重點地區(qū)、重點行業(yè)、重點領域,把打擊鋒芒始終對準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深惡痛絕的各類黑惡勢力違法犯罪。要堅持依法嚴懲、打早打小、除惡務盡,始終保持對各類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的嚴打高壓態(tài)勢;
要嚴格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犯罪組織者、領導者、骨干成員及其“保護傘”要依法從嚴懲處,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發(fā)現(xiàn)的“保護傘”問題線索優(yōu)先處置,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不管涉及誰,都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尤其要抓住涉黑涉惡和腐敗長期、深度交織的案件以及脫貧攻堅領域涉黑涉惡腐敗案件重點督辦;
對涉黑涉惡問題尤其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案要案,要有堅決的態(tài)度,無論涉及誰,都要一查到底,特別是要查清其背后的“保護傘”,堅決依法查辦,毫不含糊。
中央層面的決心已經(jīng)很明確。
尤其是文件中提到的,把打擊黑惡勢力與基層反腐“拍蠅”、脫貧攻堅相結合,以及“不管涉及誰都要一查到底”的表述,成為反腐與基層治理的一道明確的主題。
根據(jù)中央部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為期三年,目前已經(jīng)進入了第二個年頭。在這個承上啟下的時期里,2019年4月9日,全國掃黑辦首次新聞發(fā)布會在京召開,一口氣公布了四份法律文件,用法律文件嚴肅權威地回應百姓關切,把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掃黑除惡的突出位置,用鐵的規(guī)則筑起維護群眾安全感的堤壩。
包括此次四個意見在內(nèi)的一系列制度規(guī)范,再次昭示了政法機關誓將掃黑除惡進行到底的決心:
黑惡不除,絕不收兵!
為什么中央決定開展針對黑惡勢力的專項斗爭?
事情并非沒有前兆。
2018年1月13日結束的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公報中就明確有一條,“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其中就提到,要“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把懲治基層腐敗同掃黑除惡結合起來,堅決查處涉黑‘保護傘”,“把全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最后一公里”。
2018年1月24日舉行的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也強調(diào),要把掃黑除惡“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好”,“著力解決淫穢、賭博、吸毒、傳銷、拐賣等違法犯罪問題,提高社會治安整體水平”。
時間再往前推。2017年1月,最高檢給全國各地檢察機關下達的任務,是堅決依法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刑事犯罪,突出打擊為“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職務犯罪;同年6月,時任中央政法委副書記的郭聲琨,也表態(tài)要“集中打擊整治農(nóng)村黑惡勢力違法犯罪”。
可見,中央早已把處置黑惡勢力同基層反腐、基層治理聯(lián)系在一起看待。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研究中心主任、華東政法大學比較刑法與國際刑法研究所所長李翔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專訪時指出,掃黑除惡是落實十九大精神的一個具體舉措,它不是一個部門或者一個地區(qū)的行動,而是中央一場自上而下的重大舉措。我們應自覺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去認識,去踐行。這絕非一般意義上的專項行動,而是事關興衰治亂的戰(zhàn)略之舉。
“‘村霸和宗族勢力等黑惡勢力出現(xiàn)向基層滲透的苗頭,中央從鞏固執(zhí)政基礎、實現(xiàn)長治久安的政治高度來推動這場‘人民戰(zhàn)爭,‘掃黑除惡還要‘打傘破網(wǎng),畢竟很多‘傘就是掌握國家公權力的人?!崩钕枵f。
上海邦信陽中建中匯律師事務所的竺培藝律師指出,中央部署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非常有必要?!皩ι虾6?,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黑惡勢力已經(jīng)把手伸向了經(jīng)濟領域。以前的黑惡勢力多從事一些涉及人身傷害性質(zhì)的違法犯罪活動,如故意傷害、非法拘禁、敲詐勒索、故意毀壞財物、聚眾斗毆、尋釁滋事等,但現(xiàn)在很多黑惡勢力為了逃避打擊,不斷變換犯罪手法,逐漸摒棄了原來明火執(zhí)仗、打打殺殺的明顯暴力手段,轉而進行套路貸等經(jīng)濟犯罪,對當事人造成嚴重危害。”
竺培藝還說,從昆山反殺案、于歡案等案件可以看到,一些地方的黑惡勢力越來越囂張,已經(jīng)嚴重威脅到普通公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破壞了大家心目中的安全感。黑惡勢力讓老百姓害怕的,不僅是他們打打殺殺,還有動不動就口出狂言威脅百姓:“我是××幫的”“我老大是×××”;還有囂張跋扈地往無辜者家堵門、潑漆、送花圈……這些行為此前難以定性,如今這些都將被歸為“軟暴力”,成為給他們定罪量刑的直接理由?!斑@種易對他人形成心理強制的‘軟暴力,‘形軟而實硬,造成的后果往往滯后,卻可能危害更為嚴重。
在4月9日的掃黑辦發(fā)布會上,公安部副部長、全國掃黑辦副主任杜航偉提到這樣一個案例:
浙江公安機關前不久偵辦的一起“套路貸”案件中,當受害人落入債務陷阱、無力償還時,犯罪團伙便通過對受害人及其家屬、通訊錄朋友進行威脅、恐嚇、騷擾等手段,逼迫受害人償還虛高債務。受害人張某因無力償還虛高債務,遭受到該團伙的“軟暴力”催收,團伙成員向其發(fā)送各種恐嚇、侮辱性的圖片,最終張某不堪忍受,被逼自殺。
“掃黑”是從夯實黨的執(zhí)政根基、鞏固執(zhí)政基礎、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角度,在更大范圍內(nèi),更全面、更深入地掃除黑惡勢力。
“惡勢力”“套路貸”“黑財產(chǎn)”“軟暴力”,看起來是“細節(jié)”,卻是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深惡痛絕的問題,掃黑除惡,打傘破網(wǎng),就是要讓欺壓百姓、橫行鄉(xiāng)里的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和惡勢力無所遁形。
“掃黑除惡”“打黑除惡”一字之差,意味著在廣度、深度、力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彰顯了黨中央除惡務盡,堅決將黑惡勢力的囂張氣焰打下去,切實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鏟除黑惡,民心所向。漫畫/ 崔泓
李翔教授指出,“打黑”更多是從社會治安角度出發(fā),強調(diào)點對點打擊黑惡勢力犯罪。“掃黑”是從夯實黨的執(zhí)政根基、鞏固執(zhí)政基礎、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角度,在更大范圍內(nèi),更全面、更深入地掃除黑惡勢力,不但要打擊犯罪,還要打擊違法行為?!皰吆凇备又匾暰C合治理、源頭治理、齊抓共管。
“從中央層面來講,掃黑除惡意味著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和參與主體的多元化。之前‘打黑除惡以公檢法等執(zhí)法部門為主,這次共同參與的部門從過去的10多個部門,增加到了30多個,各行業(yè)的主管部門明確了掃黑責任,加大了防范力度?!?/p>
黑惡勢力不是一天形成的,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其背后必有“保護傘”。光“掃黑除惡”不徹底,必須還要“打傘破網(wǎng)”,向縱深、向基層延伸。李翔教授說:“此次專項斗爭監(jiān)察委在其中承擔著‘打傘破網(wǎng)的重要職責,因為保護傘主要就是利用職務之便行保護之實,此次監(jiān)察委主要負責查處受賄、濫用職權、徇私枉法、包庇縱容等職務類犯罪。”
李翔還特別指出,掃黑除惡一年多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已經(jīng)完成了“治標”的階段性任務,進入“治本”階段,重點督查一批大案要案。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認識上還不是很到位。有督查組到哪里,才積極行動起來的表現(xiàn)。一些黑惡勢力沒有被依法處理,而是采取躲避打擊的策略,抱著僥幸心理,期望躲過這陣運動過后再出來“興風作浪”。
福州警方在羅源縣閩光鋼鐵廠內(nèi)集中銷毀非法槍支彈藥、管制器具及報廢公務用槍,警方人員在對槍支器具進行分類統(tǒng)計。
“有些案件推進不下去,實際上是各種利益交織在一起。黑惡勢力和保護傘形成利益共同體,不打破這個‘傘,就沒辦法實現(xiàn)案件的實質(zhì)性突破,這個非常艱難,需要持續(xù)推動。目前,督導組所到之處,成果顯著。地方政府不該存著應對督導組的僥幸心理,而是應該直面群眾的反映。其實黑惡勢力的絕大部分線索都來源于一般民眾。現(xiàn)在有些地方阻力導致民眾的聲音傳遞不上去,讓民眾心存顧慮。這就需要地方政府對涉黑涉惡犯罪案件,一律深挖其背后腐敗問題;對黑惡勢力‘關系網(wǎng)‘保護傘,一律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李翔說,中央要求要像“大掃除”一樣,掃出朗朗乾坤、清風正氣,露頭即打,打早打小,同時,通過“兩個結合”,達到標本兼治,邊掃邊治邊建,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
“當前黑惡勢力的發(fā)展有三個新特點,一是向政治領域滲透,企圖操控、把持基層政權;二是向新行業(yè)、新領域擴張,追求非法利益最大化;三是向隱蔽化轉型,逃避打擊能力增強。很多黑惡勢力的頭目都有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知名企業(yè)家等合法的政治身份進行掩護,打著民間借貸、金融創(chuàng)新的幌子,背后卻是一整條灰黑產(chǎn)業(yè)鏈?!?/p>
竺培藝律師也指出,“套路貸”和黑惡勢力相結合,出現(xiàn)了犯罪行為分工協(xié)作細化的發(fā)展趨勢,成為集黑中介、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提供資金賬戶、制造虛假賬目、協(xié)助辦理公證、虛假訴訟等“一條龍”的黑產(chǎn)業(yè)鏈?,F(xiàn)在明確了將實施包括所謂“中介”在內(nèi)的七類“幫助”“支持”行為的人員作為“套路貸”共同犯罪人處理的條件,實現(xiàn)了對“套路貸”犯罪的全鏈條打擊。
在處理“黑財產(chǎn)”方面,也并非一收了之,這意味著拿了群眾的要還回去,吃了群眾的要吐出來,不能打掉黑惡勢力還繼續(xù)讓老百姓的利益處于被侵害的狀態(tài)。但是現(xiàn)實中,一些涉黑涉惡團伙在地方盤踞多年,百姓被侵占的財產(chǎn)“去向成謎”,成為處理“黑財產(chǎn)”的難點。
《關于辦理黑惡勢力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沒收等值財產(chǎn)”原則,最大限度地彌補人民群眾的財產(chǎn)損失——有證據(jù)證明依法應當追繳、沒收的涉案財產(chǎn)無法找到、被他人善意取得、價值滅失或者與其他合法財產(chǎn)混合且不可分割的,可以追繳、沒收其他等值財產(chǎn)。
正如公眾號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所言,依法處理涉黑涉惡組織的違法犯罪所得,是從根部斬斷黑惡勢力經(jīng)濟基礎的治本之舉?!按蜇敂嘌毙枰珯z法各家的通力配合,各管一塊可能會留給黑惡勢力死灰復燃的空間?!皬娬{(diào)不同階段政法機關的任務,形成打擊、處置的合力”。
在今年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深入開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diào):要咬定三年為期目標不放松,分階段、分領域地完善策略方法、調(diào)整主攻方向,保持強大攻勢。要緊盯涉黑涉惡重大案件、黑惡勢力經(jīng)濟基礎、背后“關系網(wǎng)”“保護傘”不放,在打防并舉、標本兼治上下真功夫、細功夫,確保取得實效、長效。
隨著《關于辦理惡勢力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辦理黑惡勢力刑事案件中財產(chǎn)處置若干問題的意見》這四個重磅法律文件的出臺,在對“惡勢力”和“軟暴力”的違法犯罪認定上,在打擊“套路貸”、處置“黑財產(chǎn)”等方面都做了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填補了之前在法律層面上的空白。這也說明掃黑除惡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法律制度的建設層面。
從掀起掃黑除惡的熱潮,到專項斗爭深入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從大批涉黑涉惡犯罪分子落網(wǎng),到中央督導組進駐各省即將形成督導全覆蓋,掃黑除惡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不斷向著縱深發(fā)展。
微信號俠客島在《這場全國性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到底什么來頭?》寫道,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中,更值得細細把味、也值得全國上下執(zhí)行專項斗爭任務的干部體會的,是這樣一句話——
“要主動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切實把好案件事實關、證據(jù)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嚴禁刑訊逼供,防止冤假錯案,確保把每一起案件都辦成鐵案?!?p>
2019年5月19日, 上海。上海街頭掛滿掃黑除惡宣傳橫幅,營造全民參與意識。嚴懲黑惡勢力,確保社會安全穩(wěn)定。
換言之,掃黑除惡,中央此次定的基調(diào)就是“依法”,一切都要有法可依。
中央對于黑惡勢力一向是零容忍的。1983年至今,中國也經(jīng)歷過多次“嚴打”,主要針對殺人、搶劫、強奸、投毒、綁架、盜竊、拐賣婦女兒童等犯罪活動,以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嚴打”發(fā)揮過自己的作用。
不過,隨著歷史和社會的發(fā)展,保障人權、程序正義、罪刑相當?shù)仍瓌t已經(jīng)成為共識。在1996年“嚴打”、2004年“嚴打”、2010年“嚴打”過程中,保障人權逐漸被提升到與打擊犯罪同等的地位,司法機關也強調(diào)在實現(xiàn)效率的同時更須維護公正。特別是隨著《刑事訴訟法》的不斷修改完善,“嚴打”一詞蘊含的“依法(嚴厲打擊)”的內(nèi)涵被不斷突出。
2015年1月,在談到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對于政法隊伍“刀把子”作用的論述時,人民日報政文部微信曾經(jīng)舉過這樣的例子:“在重慶,薄熙來、王立軍發(fā)起‘打黑行動,利用政法機關制造了一大批‘黑社會案件。事后,經(jīng)過嚴格審查,這些案件中很多都是冤案、錯案。由此可見,薄、王二人所打的‘黑,純粹是從個人利益出發(fā),搞的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封建王朝思想。如果沒有政法機關的力量,很難想象薄、王二人有能力把重慶搞成‘家天下。”
換句話說,針對黑惡勢力的斗爭,也要恪守法治的要義,這樣才能保證不走偏、不變形。
2015年,最高法印發(fā)了《全國部分法院審理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文件要求“把掃黑除惡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但這絕不意味著可以放寬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認定的標準,將掃黑除惡擴大化,甚至為了完成某些指標,參與某些排名,以追求政績的態(tài)度對于掃黑除惡”。
李翔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專訪時也指出,不能借掃黑除惡之名,挾私泄憤,把不是黑社會性質(zhì)的組織打成黑社會,或者是以打著“掃黑除惡”的旗號,行其他不義之事。
“我的學術觀點一直都是掃黑除惡具有區(qū)域性特征。在某一區(qū)域,有100萬可能就能‘興風作浪了;在上海可能根本算不了什么。在有的地方,三五個人就能形成震懾力,威脅恐嚇老幼病殘。在一些大城市,一些流動人口可能把持著某一個行業(yè),從事犯罪行為。不同區(qū)域的黑惡勢力表現(xiàn)上會有所不同,對黑惡勢力的認定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區(qū)域性特征??傊?,依法辦事,應當成為本次斗爭所遵循的標準。”
李翔坦言,打擊犯罪是很難通過一次“嚴打”就能完成的,盤根錯節(jié)、利益交織的老大難問題更是如此。到今年3月底,全國起訴涉黑涉惡犯罪案件已有14226件79018人,這說明掃黑除惡形成了強大的聲勢,出現(xiàn)了一大批案件?!暗覀儾荒芪ò讣?shù)量論,需要把握好一定的度,不可能一直按照運動的形式推動?!?/p>
無論是法官、檢察官、民警還是律師,在辦案中的價值取向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嚴格依照法律,不放過一個罪犯也不冤枉一個好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因此,“掃黑除惡”應當排除運動化的傾向,杜絕只顧“一陣風”,而忽視了長久性社會治理的套路。相反,只有常態(tài)化的打擊犯罪和犯罪預防,讓“嚴打”變“常打”,才能“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資料來源:微信公眾號俠客島、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新華網(wǎng)等)
指經(jīng)常糾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區(qū)域或者行業(yè)內(nèi)多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百姓,擾亂經(jīng)濟、社會生活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但尚未形成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的違法犯罪組織。
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之名,誘使或迫使被害人簽訂“借貸”或變相“借貸”“抵押”“擔?!钡认嚓P協(xié)議,通過虛增借貸金額、惡意制造違約、肆意認定違約、毀匿還款證據(jù)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債務,并借助訴訟、仲裁、公證或者采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概括性稱謂。
指行為人為謀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響,對他人或者在有關場所進行滋擾、糾纏、哄鬧、聚眾造勢等,足以使他人產(chǎn)生恐懼、恐慌進而形成心理強制,或者足以影響、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財產(chǎn)安全,影響正常生活、工作、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違法犯罪手段。
司法機關在查明黑惡勢力組織違法犯罪事實并對黑惡勢力成員依法定罪量刑的同時,要全面調(diào)查黑惡勢力組織及其成員的財產(chǎn)狀況,依法對涉案財產(chǎn)采取查詢、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并根據(jù)查明的情況,依法作出處理。處理既包括對犯罪分子犯罪所得等的追繳、沒收,也包括對被害人合法財產(chǎn)的依法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