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瀟路
(山東省聊城市傳染病醫(yī)院,山東 聊城 252000)
肝癌為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腫瘤,具有極高的病死率[1],主要表現(xiàn)為消瘦、乏力、低熱、納差、腹脹、黃疸、進行性肝大、肝區(qū)疼痛等[2],雖然目前的治療方法較多,但由于早期肝癌特異性較低,因此發(fā)現(xiàn)時多為晚期[3]。對于晚期肝癌,已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時期,給予人文關懷,可有效降低痛苦[4]。本研究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肝癌晚期患者,就探討人文關懷對老年肝癌晚期患者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肝癌晚期患者,均經(jīng)實驗室檢查確診,根據(jù)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兩組,對照組(n=45)給予常規(guī)護理,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齡60~87歲,平均(64.57±9.58)歲;肝功能Child-Pugh分級:12例B級,33例C級;觀察組(n=45)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齡60~88歲,平均(65.24±8.47)歲;肝功能Child-Pugh分級:13例B級,32例C級;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肝癌診斷標準;②患者及家屬均知情研究;③年齡≥60歲;④生存期≥2個月;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惡性腫瘤者;②心肺功能障礙者;③肝性腦病者;④精神類疾病者。本研究所選病例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觀察組患者再給予人文關懷:①環(huán)境護理:定期清潔病房,確保光線良好、通風、衛(wèi)生、整潔、干凈,為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濕度和溫度保持50%~60%和20~25℃,還可以放入一些花卉和圖書,播放輕柔的音樂、娛樂電視,創(chuàng)造一些生活情趣,以提高舒適度[5]。②構建醫(yī)護關系:與患者積極交流,注意說話方式,保持熱情和禮貌,主動關心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并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治療方法等,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③心理護理:認真傾聽患者的訴說,引導其抒發(fā)情緒,表達自己的想法,讓患者以正確的眼光看待疾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并鼓勵其家屬和朋友多與患在交流,緩解不良情緒[6]。④家屬支持:與患者家屬多溝通,進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患者的病情,撫慰家屬,并教會一些護理技巧,鼓勵其多陪伴患者,讓患者體會到親人的關懷。⑤用藥指導: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用藥方法和作用機制以及不良反應,叮囑其按時、按量服藥,并讓其家屬進行監(jiān)督,提高用藥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精神狀態(tài)和疼痛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①精神狀態(tài):分別采用1971年華裔教授Zung編制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AS)評價焦慮、抑郁程度,包含20個條目,分值20~80分,50分為臨界值,重度焦慮:≥70分;中度焦慮:60~69分;輕度焦慮:50~59分;得分越高表示焦慮/抑郁程度嚴重[7]。②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數(shù)字評價量表(NRS)評價,將疼痛程度分為0~10級,7~10級:劇烈疼痛,需要使用止痛藥;4~6級:強烈疼痛,嚴重干擾睡眠;1~3級:輕微疼痛,可耐受;0級:無疼痛[8]。③采用自制問卷調(diào)查,分為不滿意、一般、滿意[9]。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選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設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精神狀態(tài)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SDS、SAS評分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和表2。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DS評分對比[n(±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DS評分對比[n(±s)]
images/BZ_49_177_1845_1198_1935.png觀察組 45 34.76±4.94 23.17±3.61 12.7071 <0.0001對照組 45 34.62±4.99 30.84±4.31 3.8457 0.0001 t 0.1338 9.1517 P 0.4470 <0.0001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AS評分對比[n(±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AS評分對比[n(±s)]
組別 例 SAS(分) t P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5 53.16±5.01 32.29±3.26 23.4221 <0.0001對照組 45 53.14±5.08 42.75±3.84 10.9450 <0.0001 t 0.0188 13.9300 P 0.4925 <0.0001
2.2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對比: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1~3級、4~6級比例24.44%、46.67%明顯高于對照組6.67%、26.67%,疼痛程度7~10級比例28.89%明顯低于對照組66.6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對比[n(%)]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100.0%vs88.89%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因肝癌早期無明顯癥狀,因此發(fā)現(xiàn)時多為晚期,預后極差,對于晚期肝癌患者,手術治療已失去了意義[10],主要治療目的為延長生存時間。晚期肝癌不僅要承受疾病帶來的身體疼痛,還要面臨很大的精神壓力,給患者生存質(zhì)量造成了嚴重影響[11]。因此對晚期肝癌患者,不僅需要醫(yī)療技術治療,還需要給予必要的人文關懷,降低疼痛,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12]。近年來,人文關懷成為了晚期癌癥患者的護理核心任務,其最大的價值就是能激發(fā)護理人員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強調(diào)對患者的關懷、信任、理解、尊重,讓護理人員給患者更多關懷,使患者感受到關懷和尊重,化解其不良心理[13-1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SDS、SAS評分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1~3級、4~6級比例24.44%、46.67%明顯高于對照組6.67%、26.67%,疼痛程度7~10級比例28.89%明顯低于對照組66.6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100.0%vs88.89%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SDS評分、SAS評分、疼痛程度、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在護理工作中進行人文關懷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狀態(tài),降低疼痛程度,患者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