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析“一帶一路”背景下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嬗變

2019-06-22 01:04劉茂昌祁進玉
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 2019年2期
關鍵詞:裕固族一帶一路

劉茂昌 祁進玉

摘?要:裕固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也是甘肅省特有的少數民族。在當前社會轉型、文化變遷的歷史節(jié)點上,借助“一帶一路”提供的發(fā)展機遇,厘清民族文化的傳承現狀及其傳承方式,剖析傳承要素嬗變的外源性和內源性,并提出在現代社會語境下的調適措施,希冀對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有效傳承有所裨益。

關鍵詞:“一帶一路”;民間傳統體育;裕固族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21X(2019)02-0140-06

從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zhàn)略構想》到2017年的《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yōu)楝F實。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地帶——河西走廊中段長期繁衍生息的裕固族,受全球化過程中的“外源性”文化強勢浸淫,伴隨著民間傳統生活習俗、認知行為及價值觀等“內源性”文化影響,從而導致作為最直觀、最顯性的“活態(tài)文本”的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發(fā)生了嬗變。對有語言而無文字的裕固族而言,這種嬗變意味著“族群認同”標簽正在消解。特別令人擔憂的是,作為“90后”和“00后”的年輕一代,他們應該是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主要傳承者,但他們卻走出山地草原接受現代體育教育,本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意識日益淡漠。再加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人、傳承場域、傳承內容及傳承方式等要素的嬗變,導致了裕固族傳統文化的嬗變。本研究立足于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事像,剖析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要素發(fā)生嬗變的內因與外因,對于更好的保護與發(fā)展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促進族群認同,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也對于保持牧區(qū)社會穩(wěn)定,加快民族地區(qū)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落實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愿景與行動政策具有現實意義。

一、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要素的厘清

文化傳承(transmission of cultural)概念在臺灣學界使用的更普遍,其涵蓋傳統文化、宗教、精神、藝術、文學、民俗等大文化視野,并認為文化的傳承演變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1]。趙世林認為:“文化傳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體內的社會成員中作接力棒似的縱向交接的過程。這個過程因受生存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約而具有強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終形成文化的傳承機制?!盵2]盡管文化傳承被認為接力棒似的縱向交接,但很顯然文化傳承不是簡單地歷時性承接與傳遞,在橫向上一定存在著共時性文化傳承要素的增減,最終形成文化繼承、加工改造、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齊超研究認為人類主體與空間環(huán)境構成民族傳統體育傳承要素。研究對民族傳統體育傳承要素泛泛而談,沒有深入細化地界定[3]。學者段超認為傳統文化傳承由傳者與受者、傳承場域、傳承內容、傳承方式、保障體系等要素構成,并且各要素、各環(huán)節(jié)之間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多重關系[4]。趙國宏根據哈羅德·拉斯韋爾(Harold Lasswell)的“5W”理論,認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由傳承者(Who)、傳承內容(Says What)、傳承對象(to Whom)、傳承方式(in Which Channel)及傳承效果(with What Effect)五個基本要素構成[5]。

綜合剖析上述觀點,學者段超把傳承者界定為傳者和受者僅局限于某一場域,而沒有考慮承者會成為新的傳者,故出現傳者即承者,承者就是傳者的觀點。而趙國宏在傳承要素里既有傳承者又有傳承對象,有重復之嫌。鑒于二者觀點的異同,并且結合民間傳統體育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下位概念所具有的共性和個性特征,筆者認為裕固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要素由傳承者和傳承場域、傳承內容、傳承方式、保障體系構成。

二、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要素

裕固族民間體育文化的傳承要素包括傳承者、傳承場域、傳承內容、傳承方式和傳承基礎保障五個方面。傳承者是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沒有傳承者,就沒有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傳統體育文化傳承離不開人,人是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核心要素。傳承者一般理解為“傳者”以及“承者”或“受者”,而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傳者”與一般文化的“傳者”有所不同,往往是貯存著、掌握著傳統體育文化相關精湛的技藝和知識的老者、父輩、退休工作人員及村干部等,他們既是活的技藝和知識寶庫,又是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接力賽”中處在當代起跑點上的“持棒者”和代表人物,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承者”或“受者”是兒童少年或學生群體。在這個相對復雜的“活態(tài)”文化傳承系統里,隨著時間和場域的變化,作為文化傳統主體的人扮演不同角色,如在某一階段、場域這個“人”是承受者,在另一階段、場域則為新“傳者”。傳承人呈現出承者——傳者——新承者——新傳者向前發(fā)展態(tài)勢。在傳統體育文化傳承過程中,在受者和傳者、傳者與新受者之間不是單線的延長或原質的移位,而是通過選擇性的增量或衰減,以達成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發(fā)展。

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提出的“場域”,指環(huán)繞在行動者社會實踐過程中的一個關系空間網絡[6]。在裕固族社會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場域,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場域離不開傳承者進行文化傳承所建立的關系空間網絡,它既可以表現為特定的自然空間,也可以表現為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形成復雜的社會文化空間,但更多的是自然空間與社會文化空間的結合。草原賽馬場、草原摔跤場是一種自然空間,在操場、草原賽馬場及比賽場中建立的各種關系網絡則是社會文化空間。牧民放牧的草原等自然空間與草原賽馬場、比賽場相互交織形成的關系網絡創(chuàng)造了裕固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場域,并決定著傳統體育文化生存、傳統體育類型,并且成為特定的傳統體育文化事象。

傳承內容主要指裕固族民間傳承下來的優(yōu)秀傳統體育項目。裕固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馬對生活在高山草原的裕固族而言,不僅是生產生活中的交通工具,而且還是民族傳統文化記憶的載體。賽馬自然而然成為當前裕固族民間優(yōu)秀的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內容,在傳統節(jié)日、廟會、祭祀、婚禮等重大場合都要舉行賽馬活動。除了主要的賽走馬和賽奔馬之外,還有草原套馬、馴馬、騎獵、騎射、騎擲石子、賽雪馬等與賽馬有關的傳承內容。拉爬牛、頂杠子、拔棍作為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節(jié)慶、祭祀、婚俗等民俗活動中經常展演,與賽馬一起已成為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主要內容。

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方式是指傳統體育文化傳承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樣式的總稱。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方式呈現多元化的特征。除了師傅帶徒弟,家族式代代相傳的傳統傳承方式之外,還有學校教育傳承,如當地學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傳統體育比賽等;不應忽視大眾媒體傳承方式,如各種紙質和影像資料也成為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主要方式之一;雕塑和文化場館傳承方式,在紅灣寺鎮(zhèn)、康樂鄉(xiāng)和眀花鄉(xiāng)裕固族聚居點附近拉爬牛、賽馬、頂杠子等民間傳統體育雕塑。民族傳統博物館、文化館等場館對于文化傳承越來越重要;而學者鐘進文提出“文人化”的傳承方式對裕固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具有重要的作用[7]。

文化傳承基礎保障不僅包括“器物”層面的物質保障,也包括國家硬控制,如法律、制度、政策等,還要民間軟控制層面的管理保障,如儀式、民俗、信仰等。裕固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離不開物質保障和管理保障,如政府組織的大型傳統體育運動會、藝術節(jié)、賽馬會等需要器材準備的同時,也需要各種比賽運行、監(jiān)控的規(guī)章制度和政策管理協調。

三、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要素嬗變剖析

(一)呈顯多元化的傳承者

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作為一種文化事象,在特定文化環(huán)境中傳承人以活態(tài)的身體文化而呈現,但具備傳承文化素養(yǎng)的傳承人受社會生產生活方式變遷影響,傳承這種活態(tài)肢體文化過程中會發(fā)生較大地嬗變。對傳者而言,傳者身份逐漸由原來的長輩或師傅嬗變?yōu)榻處?、公職人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傳者的身份范圍擴大。

而對承者或受者而言,由原來的兒子或徒弟嬗變?yōu)閷W生、青少年愛好者,承者的身份也發(fā)生變化。譬如,賽馬作為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草原三技”主要代表項目之一,各級政府每年舉辦的各種賽馬大會。在2016年5月裕固風情走廊賽汗塔拉舉行賽馬的訪談發(fā)現,騎手都是留守在牧業(yè)的大多數老年人以及很少的中年人,沒有少年兒童參與,并且女騎手與男騎手相比少得可憐,僅有2名,而且都是40歲以上的中年婦女。

究其原因,隨著城鎮(zhèn)一體化的推進,出生在草原的年輕人向往城市現代化生活,不愿留守在草原過日子,于是紛紛進城務工以改善生活境遇和提高生活水平。加之裕固族牧民對下一代的教育重視改變了承接者,從20世紀60年代轟動全國的“馬背小學”到現在定居點的幼兒園、小學、中學,承者離開草原到學校接受現代體育教育,沒有條件與本民族傳統體育接觸。譬如,小孩子很少跟馬接觸,看見馬就嚇得發(fā)抖,自然而然不會騎馬,更別說相對較難賽走馬。因而傳統體育項目失去了承傳主體,出現了傳承人的斷代現象,使其逐漸從草原牧民的社會生活以及文化生活中淡出,面臨著因傳承者的流走而難以為繼的困境,極大地影響到了傳承人對本民族文化的傳承。

(二)生態(tài)保護導致傳承場域的重新建構

裕固族生活在祁連山北麓,是典型的高山草原牧業(yè)社會?!皼]有祁連山,就沒有裕固族”,是祁連山孕育了裕固族,祁連山就是裕固族世代守護的生命家園。隨著草原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的畜牧文化走向現代牧業(yè)文明。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賴以生存的自然空間和社會文化空間都發(fā)生巨大的變革,特別是2000年開始全面實行夏秋草場承包到戶,以草定畜,草原有償承包責任制后,圍欄和鐵絲網把草原分割成豆腐塊,使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空間。為了保護祁連山生態(tài)環(huán)境,建立祁連山國家生態(tài)保護區(qū),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場域由草原轉變?yōu)猷l(xiāng)鎮(zhèn)所在地的空地、河灘、學校操場等,原生態(tài)的社會文化空間發(fā)生嬗變,這些都是外源性因素。

還有一些傳統體育項目流失和嬗變由內源性原因引起的。如曾經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非常流行的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手球已經流失,究其原因,在20世紀80年代前裕固族牧民穿羊皮縫制的皮襖,用皮襖的袖子擊打對方打過來的類似毽子的手球,現在隨著皮襖被現代皮衣和羽絨服替代,手球也隨之流失。

(三)家族式向多樣化的搶救性傳承方式轉變

傳承方式在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要素中占重要地位,剖析其傳承方式嬗變的原因,對于促進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有效傳承十分重要。當代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由原來的家族式傳承、師徒式傳承、口耳傳承逐漸嬗變?yōu)閷W校教育傳承、節(jié)日傳承、數字化傳承及“文人化”傳承,究其嬗變的原因,文化傳承要素中最核心的還是傳承者,離開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環(huán)境,特別是傳承者離開草原到定居點或城市上學,家族式、師徒式的傳承方式分離,在學校接受師生式的傳承方式,因當地學校開設與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相關的校本課程,充分發(fā)揮了當代學校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中所呈現系統性、完整性、穩(wěn)定性、強制性的特點,是年輕承者承接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方式之一;鑒于社會環(huán)境變化,最主要的民間傳承方式——口耳傳承在當代社會同樣面臨著困境,現代的年輕一代更喜歡通過現代數字傳媒來獲取本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信息,而對口耳傳承方式缺乏興趣。

節(jié)日和文人化傳承方式是今后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不可缺少兩種方式。傳統節(jié)日已成為牧民家庭團聚、走親訪友、牧民議事的主要載體,一年一度的藝術節(jié)和傳統體育運動會是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展演、教化和傳承的主陣地。但現代經濟文化的融入,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逐漸流失,如過去祭鄂博活動之后進行賽馬、摔跤、射箭、馬上表演、拉爬牛、頂杠子、集體舞等傳統體育活動,而現在祭祀鄂博后牧民都回家了,并且祭祀牧民越來越少,究其原因是祭鄂博與剪羊毛、準備轉夏場時間正好沖突,可見經濟收入超越宗教信仰成為家里頭等大事。這些宗教信仰風俗活動正在淡化,使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環(huán)境和載體缺失;被視為一種新的“文人化”傳承方式就是把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口頭文本“移植”到書面作品中保護和傳承下來,這對于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裕固族而言更具有重要意義。

(四)現代化促使傳承物質保障的嬗變

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離不開“器物”層面的物質保障。但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器物”發(fā)生嬗變。如馬是生活在草原上牧民主要生活和交通工具,隨著牧民經濟條件的改善,又快又舒適的小汽車、摩托車成了牧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代替了傳統的騎馬,馬從生產生活舞臺中逐漸退出,加之一匹馬的食草量相當于8只羊,馬的經濟價值較低,從而使傳統的賽馬活動在一些地區(qū)已逐漸弱化并消失。

在明花鄉(xiāng)藝術節(jié)和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田野調查中發(fā)現裕固族傳統體育項目——賽駱駝消失了,究其原因是生活在巴丹吉林沙漠邊沿的裕固族搬遷到半農半牧區(qū),從搬運物品到犁地,現代化機器代替了駱駝,而偶然見到的駱駝已經嬗變?yōu)橛慰土粲凹o念收取小費道具,駱駝失去原有價值而導致賽駱駝文化的消失。

(五)由政府“硬管理”走向民間“軟管理”

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管理保障也隨著時間和空間變化而調適。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管理經過不斷地被“打磨”,逐漸由國家的法律、政策、制度等硬控制為主的模式轉向民間風俗等軟控制模式。借助于藏傳佛教信仰的凝聚作用,裕固族各村寨不僅通過民間信仰來治理當地社會,還可以用宗教信仰來保障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譬如,祭鄂博是裕固族每年必不可少的祭祀活動,牧民為了祈求人畜平安,風調雨順,沒有任何外源性干預,而是牧民自發(fā)的去祭祀。在喜獲豐收、傳統或喜慶節(jié)日,各村自發(fā)的舉行賽馬、摔跤、拔棍等傳統體育活動。

可見,在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過程中,各級政府由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的大包大攬管理轉變?yōu)楫斚路招偷刂卫?,起到了導引作用。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由整齊劃一的、有序的嬗變?yōu)闊o形的、無序的組織形式,牧民真正成為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主體。其中傳承人、老干部發(fā)揮管理者和領路人的作用,從原來的被動接受傳承到現在的主動組織傳承,實現傳承管理思路上的較大轉變。

四、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要素嬗變的啟示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種文化所處的外部社會環(huán)境都不可避免地要發(fā)生變化”[8]。民間傳統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處于動態(tài)的變遷之中,這其中既有內在的傳承性,同時又不可避免地要產生嬗變。顯而易見,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和變異,時代在變遷,民間傳統文化在不同的程度重構也是必然趨勢。作為族群記憶的“活態(tài)文本”的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要素也不例外,在不同時期、不同社會語境下發(fā)生嬗變過程,就是對自然和社會的不斷調適的過程。

(一)整合傳者協同傳承體系,加大承者學校教化力度

針對當前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者的“單打獨斗”“獨當一面”以及傳承鏈脫節(jié)的現象,構建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者協同傳承體系勢在必得。根據當前大多數承者在校學習,所處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構建以學校為中心、社會、家庭為輔助的傳統三位一體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體系。在田野訪談中,擁有傳統體育技藝的牧民都很愿意把技藝傳給下一代,特別是離退休的干部和工作人員,他們不需要任何報酬,只要學校允許,他們心甘情愿地把技藝教給學生。因此,除了在校教師參與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之外,還應充分利用掌握民間傳統體育技藝和知識的長者、離退休人員進校園,參與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過程,形成以教師傳承為主,以長者、家長為輔的協同傳承體系。

鑒于當前在校學生熱衷于現代體育的現象,不能盲目的用民間傳統體育去替代學校體育,也不能只沉浸于失落之中,應當擺脫現代浮躁的文化心理的干擾,充分挖掘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內涵,畢竟對特有生存環(huán)境和生存方式孕育出的傳統體育文化有濃厚民族情結??梢栽诖笳n間操加入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成分,促使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常態(tài)化,久而久之,承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更多地熏陶,達到教化的目的。同時組建各級學校的民間傳統體育訓練隊參加縣、市、省級、甚至全國民運會。也可以校內校外相結合,利用寒暑假和每年藝術節(jié)和傳統體育運動會傳承賽奔馬、賽走馬等校園場地條件不允許的傳統體育項目,通過以練備賽,以賽促練,真正激發(fā)承者參與民間傳統體育的內生動力。

(二)統籌兼顧多元主體認同,構建民族特色的傳承場域

建構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場域,涉及的利益主體多,需要解決諸多問題。因此,應該統籌兼顧多元主體認同,構建本族群特色的傳承場域。要充分認識到文化傳承場域在傳承和保護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中的巨大意義,既要采納當地政府關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意見,也要尊重當地牧民的觀點,并聘請懂得建構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場域的相關學者、專家,根據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的具體情況,從自然場域和文化場域實施傳承場域的構建。如2017年7月8日康樂鎮(zhèn)大草灘村在村委會專門成立“裕固族民間民俗文化傳承基地”,由政府、牧民、專家、學者以及宗教人士共同協商議定村委會大院、村廣場、小草原、康隆寺為民間傳統文化傳承新場域,這種文化傳承場域不僅依托于民間傳統體育活動所需求的獨特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基礎,也囊括了有利于民間傳統體育活動開展的宗教文化、社會關系以及傳承主體等諸多要素。

(三)多元化傳承方式之間的互補化和常態(tài)化

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方式出現多元化的趨勢,這是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在全球化語境下出現搶救性的傳承方式,也是當前保護和傳承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最佳途徑。但當前傳承方式現狀是獨樹一幟,各行其道。如裕固族傳統體育文化在當地學校教育傳承,主要依靠體育教師的傳承,封閉的環(huán)境很難與社會互動交流,但傳習的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缺失生活化。同樣,節(jié)日傳承缺乏規(guī)范性,雕塑、博物館傳承缺乏動態(tài)性等。因此,不同的傳承方式之間要實現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如利用“文人化”的傳承方式書寫民間傳統體育“文化文本”,作為學校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教科書,保證學校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內容的民族性和獨特性。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是一項長期性的任務,需要不同傳承方式的長期配合,相互協調,最終實現常態(tài)化。

(四)以政府為推手,凸顯民間軟管理

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民間傳統體育文化既體現了裕固族最厚重的民族精神,也為裕固族文化傳承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對延續(xù)和發(fā)展裕固族傳統文化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2017年1月26日)為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發(fā)展提供政策依據。因此,各級地方政府必須轉變角色,發(fā)揮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發(fā)展的推手的作用,由管理者轉變?yōu)榻M織者和推動者。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主體在民間,傳承場域在民間,傳承內容在民間,故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需要民間社會中軟控制的因素來管理,如儀式、宗教信仰等。這樣傳承主體更加明確,責權分明,真正實現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可持續(xù)的傳承與發(fā)展。

五、結語

對于長期生活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地段——河西走廊的裕固族而言,“一帶一路”建設為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更好地傳承和發(fā)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盡管牧民聚居區(qū)中小學實行現代體育教育、放牧生活方式轉變、現代媒體及交通工具介入,特別是承傳主體外流以及傳承場域、物質和管理保障等傳承要素的改變,導致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發(fā)生嬗變。但這種嬗變并不意味著完全是被動地、消極地,如果有規(guī)范合理的傳承體系和措施,裕固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在現代社會語境下就會成為一種主動地、積極地調適性保護和傳承。

參考文獻:

[1] 祁慶富.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傳承及傳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

[2] 趙世林.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論綱[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17.

[3] 齊超.割裂與重構——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的反思[J].體育學刊,2016(1).

[4] 段超.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當代傳承體系建構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2).

[5] 趙國宏.少數民族文化網絡傳承的教育人類學研究——延邊地區(qū)朝鮮族個案考察[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0.

[6] 皮埃爾·布迪厄.實踐理性:關于行為理論[M].譚立德,譯.北京:生活·讀書·新三聯書店,2007.16.

[7] 鐘進文.裕固族民間敘事的“文人化”現象[J]. 民族文學研究,2014(4).

[8] 鄭曉云.文化的認同與文化的變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207.

[責任編輯:毛家貴]

猜你喜歡
裕固族一帶一路
茶內無鹽水一般
藏族、裕固族中學生關于民族認同、文化適應與主觀幸福感的研究
快樂民族行
裕固族習慣法司法運用探究
近三十年來國內裕固族宗教研究的成就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