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摘 ? ?要: 本文根據(jù)英語學習中的思維定式模式,提出賦予正確思維表達的生長力量:在條件化中超越思維經(jīng)驗,在新情景中改變思維習慣 ,在挑戰(zhàn)場中更新思維狀態(tài),為兒童創(chuàng)造妥帖自然的學習場域,讓兒童在積極的場域里自然生長、自主發(fā)展。
關鍵詞: 思維定式 ? ?思維表達 ? ?生長力量
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簡稱《課標》)指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要用語言表達。英語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主陣地,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
語言和思維是相互存在、共同發(fā)展的。語言作為思維的工具,只有在思維過程中運用才體現(xiàn)存在的意義。如果沒有思維的語言,就沒有課堂真實交際性,語言失去存在的意義。同時,語言和思維是相互適應的。思維發(fā)展水平有多深,語言的發(fā)展水平就有多高。
二、探問:英語學習中的思維定式
思維定式,習慣性思維,人們在考慮研究問題時,用固定的模式或思路進行思考與分析,從而解決問題的傾向。好處是避免一切以“零”開始,使新的學習有一個新的起點,但弊端是不容忽視的。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一些教師采用的方式過于依賴“停留在原來的經(jīng)驗式的方法、結論”“相似于模式化的做法、方式”“保持在固定化的不變狀態(tài)、特性”,這些都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使得學生的思維受限制。
三、踐行:思維表達賦予兒童深刻理解英語意義的生長力量的對策
改變,基于兒童思維的立場……就是要讓我們真正站在兒童的立場上,把依靠慣性力的學習轉化為依靠思維力的學習:超越思維的經(jīng)驗;改變思維的習慣;更新思維的狀態(tài),讓兒童真正張揚個性,使兒童智慧起來,讓兒童思維起來。
(一)在條件化中超越思維經(jīng)驗
克服“思維”的經(jīng)驗表達,就要從“條件化”的思維方式中改善。教師要通過多加一個條件,如:加一個比較對象、加一個障礙,讓學生有新的表達、構想、寫話。在英語學習的課堂里,借助條件化的前提,打破思維經(jīng)驗化的套路,超越自我思維。
1.縱橫比較,讓兒童的表達“不受限”。
在教學過程中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就必須加強比較教學。比較法包括縱向比較與橫向比較。通過縱橫比較,一篇文章的思路清晰,一個人的語言表達清楚,能對事物做出合乎邏輯的推理和判斷。我們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運用比較的方式,說說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培養(yǎng)孩子們的思維對比性。
【案例】你了解這個“比較對象”嗎?
5B Unit 7 “At the weekends”在課堂的開始,教師播放了一個有關國外小學生豐富多彩的周末生活的視頻,之后與學生展開對話。
教師根據(jù)一個短視頻提出了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weekends?”學生紛紛把剛才視頻中看到的西方孩子的周末活動用英文表示出來。順勢授課教師添加了一個比較對象,即“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weekends?”通過中西方孩子周末活動的縱橫比較,使孩子們的語言表達思路清晰、清楚。
教師添加了這個比較對象與學生的情感體驗及生活經(jīng)驗直接相關,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和對比性。這樣開放性的問題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學生有話可說且有話想說,表達精彩紛呈,見解各異但都事實、自然,使孩子們有新的表達,思維不受限制。
2.布障設礙,讓兒童的構想“看得見”。
布障設礙,就要給學生提供機會,經(jīng)常在好像沒有問題的地方提出問題,造成障礙,以激起學生思考的波瀾,然后引導學生跨越,看得見學生的思維構想。在學習力作用引導下,給孩子設計一個障礙,看看他們能否跨越。
【案例】你能跨越這個“障礙”嗎?
6A “Happy New Year”教師教完這篇文章后,設置的障礙是“請用自己對文本的理解,結合Chinese New Year主題完成一份英語手抄報”。學生紛紛想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生分別想到的方法——思維導圖。這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話題,可以設計這樣的思維導圖,想一想,畫一畫,填一填,這樣的思維導圖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采用同樣的思維導圖方式,但明顯是不同的思維方式。由此可見,同樣的一個問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產(chǎn)生的思維導圖形式不一樣。
學習發(fā)生的過程是學生從已知到未知的探索過程,這個過程沒有一個確定性的路徑,允許學生有不同的嘗試,跨越障礙,讓兒童的構想“看得見”。
(二)在新情景中改變思維習慣
好的教學情景一定是學生熟悉的,是學生個人經(jīng)歷中可以找到或相似的、可以理解的東西。為了擺脫習慣性的思維,我們應該創(chuàng)設行之有效的新情境,由新情境帶來對于擺脫習慣思維的變化。
1.變“人人參與”為“私人訂制”,形成立體構架。
讓兒童參與較深層次的學習,培養(yǎng)的是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思考問題的思維技巧。新情景模式下的課堂是“讓每個孩子都站在課堂的中央”,讓人人參與的課堂轉變?yōu)椤八饺擞喼啤钡男问?,凸顯學生的個性思維,讓一個個獨特的思維形成獨立的立體構架。
【案例】新情景:尋找寶藏
5A Unit 2 A new house教師設計了拓展環(huán)節(jié)——尋找寶藏。本課句型是Whats in/ on/under/behind... Theres a ...in/on/under/behind... There are some...in/ on/ under/behind? 借此機會,筆者與學生開展了尋找寶藏游戲。T: Do you like playing games? Lets play a game—treasure and hunt. ?Nancy, Helen, Mike,Liu Tao want to find the treasures: an umbrella, a football, a puppet and a doll. But where are they? Lets help them?
教師設計了“尋找寶藏”的游戲活動,有效激發(fā)了學生使用目標語言的欲望,由房間里找東西換到了找寶藏的情景,引導學生嘗試在新情景中運用本節(jié)課新的語言,在整個活動中也讓學生體驗到了閱讀和運用語言的快樂。在游戲過程中,為每位學生訂制了尋找寶藏,孩子們運用思維方式表達,每一種想法,每一個思維的猜測,形成獨立的個體,呈現(xiàn)出思維的立體構架。立體思維的構架,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提升。
2.變簡單操練為DIY制作,促成多元模塊。
變換操練形式,即DIY制作,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手、腦并用,建立在學生生活經(jīng)驗上的教學活動,既享受了英語學習的樂趣,又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擺脫了操練型的習慣思維。圍繞教學內(nèi)容使用真實語言材料的活動,將學生引入生動的學習情境中,在水果制作過程中鍛煉思維。
【案例】新情景:動手做沙拉
4A “Unit 2 ?Make a fruit salad”教師預先讓學生帶好水果,帶好沙拉醬,和學生一起做水果沙拉。
教師和學生一起做水果沙拉并品嘗,在整個過程中,全員參與,樂在其中,課堂知識用于生活。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要真正內(nèi)化成學生的知識,感受體驗,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原本是一個普通的句型操練過程,教師把它上升為親手制作并享受美食的過程,把“好學”和“好玩”結合在一起,促成了多元模塊。
(三)在挑戰(zhàn)場中更新思維狀態(tài)
挑戰(zhàn),就是做想做但還是沒有實現(xiàn)目標的事情,即“跳一跳,才能摘得果實”。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總是在已有的定勢的基礎上發(fā)生的,利用已有的經(jīng)驗,按照一定的模式(定向、定法、定序)解決問題。所以,學習過程中要在挑戰(zhàn)場中突破舊的思維定式,更新思維狀態(tài),改變以往固定不變的狀態(tài),讓學生在思維的體驗中揣摩品味語言,體會語言傳遞的思維力量。
1.想象文中的“我”:讓“模仿”升華為“原創(chuàng)”。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有的文本插圖往往會給教師和學生留下不確定的“空白”,教師可以在發(fā)掘和填補“空白”的過程中對文本進行再創(chuàng)造(朱媛,2012)。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留意文本插圖的空白,并推斷文本空白處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讓文本模仿情節(jié)升華為演繹精彩的原創(chuàng)“補白”。
【案例】Its up to you!
4B Unit 7 “Whats the matter?”中的Cartoon time 板塊為例,故事中沒有提供Mrs Fox 給Bobby 打電話的具體內(nèi)容。筆者在教學時關注了此處,呈現(xiàn)故事中的插圖后,讓學生觀察想象,并提問:Mrs fox 和Bobby 的媽媽在電話里會說些什么呢? 以此引導學生補充。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演繹和創(chuàng)造,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這樣處理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引發(fā)了學生的想象,為故事原創(chuàng)環(huán)節(jié)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語料,并幫助學生理解了故事內(nèi)容。將文本語言內(nèi)化成自己的語言,實現(xiàn)了言意共生。通過“我”的內(nèi)心獨白,啟發(fā)思維,更新思維訓練的強度,讓孩子更靈活,讓思維更具有彈性與深度。
2.轉型“編”和“演”:讓“學會”升華為“會學”。
教師可以基于文本話題和主要語言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新的故事,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真實地表達想法。在故事的拓展環(huán)節(jié),一般會讓學生表演課文或復述課文,這是屬于學生“學會”的一面,很難達到更高層次。鼓勵學生再構文本、創(chuàng)編故事,這是屬于學生“會學”的另一面,可以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并且更新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再現(xiàn)精彩鏡頭。
【案例】Just do it!
5B “Helping our parents”中Cartoon time板塊的故事教學:
教師在交完故事后,設計了happy writing活動,鼓勵學生續(xù)編故事。
活動一:填空,補全對話。
活動2:用含有現(xiàn)在進行時的句子續(xù)編故事。
活動1中,學生可以想象某個或某些動物來到Bobby的葡萄園,他們趕走了園中的ladybirds,自己卻留在了葡萄園。故事可以這樣一直續(xù)編下午。活動2:是一個開放性的活動,學生可以有更大的想象空間,用含有現(xiàn)在進行時的句子續(xù)編故事。學生續(xù)編完故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續(xù)編故事。通過學生編排和演繹故事,讓孩子們的所思所想再現(xiàn)出精彩的畫面。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角色體驗后,他們會情不自禁地加入想象、創(chuàng)造,進入深層的思維狀態(tài),讓學生真正“會學了什么”。
四、結語
思維表達賦予兒童深刻理解英語意義的生長力量。在條件化中超越思維經(jīng)驗,英語學習向更深處漫溯,讓思維為課堂“保鮮”;在新情景中擺脫思維習慣,英語學習在平淡中逆轉,讓思維為學習“增色”;在挑戰(zhàn)場中更新思維狀態(tài),英語學習在沉悶中拓展,讓思維為學生“打氣”;漫步在高品質(zhì)的英語學習“庭院”,刷新“思維視域”,創(chuàng)設“真思維”的一條幽徑。
參考文獻:
[1]錢希潔.在故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7(1).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David Little.自主學習方法與途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4]約翰.D.布蘭斯福特,著.程可拉,譯.人是如何學習的[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5]Rod.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