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來信
孩子現在2歲多,很喜歡和我親近,但是方式卻是拉我頭發(fā)、抓我臉,請問這樣的親子互動合適嗎?我應不應該和孩子說“‘不可以”?
專家說
孩子最初開始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是抓、咬、啃等方式,所以,孩子拉你的頭發(fā),他并不是惡意的,這是他剛開始探索周圍事物的方式,并不知道這樣的互動方式會讓媽媽很不舒服。
作為孩子的養(yǎng)育者,要教導其建立好規(guī)則和邊界。對于寶寶的這個舉動,你可以說“不”。你可以把寶寶抓住你頭發(fā)的小手拿下來,嚴肅地看著寶寶對他說:“不可以,媽媽疼”??赡芤婚_始寶寶不明白,但是堅持如此之后,孩子就會懂得你的意思。
分享者孫玟璇
上海兒童青少年心理指導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為何要對孩子說“不”
從孩子會爬行、會走路開始,他們對周圍好奇的一切,都會結合自己的整個身體去探索,這期間對于孩子來說,沒有安全和危險的認知。父母的照顧就需要從無條件的滿足和關愛,到進一步指引孩子認識安全和危險、正確和錯誤的重要性。
安全和危險的區(qū)分
讓孩子充分理解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險的,并讓孩子滲透到認知和行為中,慢慢融入孩子的心智。首先,我們得讓孩子面對危險的事物統(tǒng)統(tǒng)說“不”,當孩子面臨危險時,就會有“不”的反應,以及保護自己的意識,這就像給孩子撐起了保護傘,可以指引孩子在生活中安全前行。
正確和錯誤的教導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有了自己的認知,但什么是正確的行為,什么是錯誤的行為還需要父母去教導和引導。畢竟,孩子的舉止行為都代表著父母和家庭的素質。
建立孩子的基本價值
孩子3歲前,當他能夠說出自己的要求時,他就在不斷自我規(guī)范的過程中,建立起自己的規(guī)則。比如,他知道一件事是安全的,他可以做,并且能夠完成,他就有了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他知道這件事不可以做,并且能夠控制好自己不去做,這也是他對自己能力的一種信心。父母給孩子安全保護的同時,也給孩子自己建設能力的空間和機會,孩子就能夠感受到自己行為的意義和價值。
給予“愛”和建立“規(guī)則”兩不誤的做法
1不同年齡段,說“不”的方式不同
1歲之內的寶寶大腦還不完全具備理解語意的能力,并不明白“危險”和“傷害”,他們只會覺得“好奇”和“好玩”,通常當你很生氣地面對孩子的時候,他們會因為看到不一樣的父母而樂開了花。因此,較簡單的方法就是以手把手的指示為主,再結合語言對孩子說“不”,并重復動作和指示。
到了孩子2~3歲的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以唱兒歌的方式來傳達信息,如“過馬路很危險,紅燈不能走;過馬路不玩耍,大手牽小手”。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和明白。
2在安全范圍內讓孩子探索
對孩子來說,周圍的一切都具有誘惑性,越是危險的物品越容易成為孩子探索的目標。孩子的自制能力很差,這個時候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危險,他只會好奇地尋找各類具有探索性的東西。因此,你要清除家中的危險因素,使周圍的空間更適合孩子的探索活動,讓孩子認識到他探索的事物都是安全可允許的。
3父母要堅持不懈和耐心等待
當你向孩子說“不”的時候,往往孩子一開始都會以哭鬧來反抗。由于強烈的挫敗感,有些孩子就會挑戰(zhàn)你的拒絕,一再地往自己的方向前行;而有些孩子會哭到讓你頭疼不已。這個時候你只要堅持原則,孩子很快就會“繳械投降”。事后你可以告訴孩子你拒絕他行為的原因,并抱一抱他,告訴他,“爸爸媽媽是愛你的”。
4簡潔明了地向孩子傳達信息
和孩子說“不”的時候,父母的話語要正面、簡短。3歲前,孩子的左半腦還未發(fā)育成熟,所以很難理解長句子。你只需要說“不行、拿來、過來、放下、坐好”這些簡短的詞語,直截了當表達意思就行。當事態(tài)越來越嚴重時,為人父母更加需要保持尊嚴,維護規(guī)則和秩序。在重要問題上,父母決不能讓步,嚴肅的表情和聲音,準確無誤地傳達“不”的信息,得讓孩子明白你沒有和他鬧著玩,你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