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偉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048-01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育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問題。面對一個正在成長且處在叛逆期的初中學生來說,除了對他們進行書本知識教育教學外,還應對其進行心理輔導、行為養(yǎng)成教育、價值趨向教育。但是,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往往卻忽視了一個很大的教育環(huán)節(jié)——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內(nèi)容,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通過感情教育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方便學生記憶,同時對學生理解能力和綜合能力也是一種鍛煉。所以,把情感教育納入語文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
一、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地位
情感教育對學生來說是重要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體驗積極向上、昂揚的情感,為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奠定堅實基礎,這將對他們以后工作、生活產(chǎn)生正面作用。情感教育是一種教學手段,更是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生活態(tài)度的指路明燈。
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引導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幫助學生充實情感,陶冶情操,同時讓他們感同身受,在學生還沒意識到的時候提高學生理解程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效率。情感上的認同感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集中注意力,把身心都放在一件事情上,效果不可同日而語?!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情感教育之所以效果如此之大,是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學生探索欲望,在興趣培養(yǎng)上的作用大得多。初中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擁有龐大的素材庫,課文內(nèi)容、延伸文章都是情感教學素材,教師應該細心地對情感教學素材進行篩選,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為學生興趣養(yǎng)成奠定基礎。
二、初中語文情感教學中問題的解決
對學生進行教育,首先要重視的是學生的情感。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人生中的叛逆期,自我約束能力相對較弱。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對課程的喜愛程度,如果學生不喜歡某位教師,就會嫌惡這個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講《送東陽馬生序》的時候,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并與自身進行對比,培養(yǎng)學生刻苦精神,提高教學質(zhì)量,為學生未來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體驗放在首位,改變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工作中,提高教學效率。
最后,重視情感語言的使用的同時注重自身內(nèi)涵的提高。情感教學是一種教學方式,情感語言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思維及情感得到激發(fā),運用情感語言使情感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初中語文情感教學實施與優(yōu)化
情感教學,情感氛圍的營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擁有良好的情感氛圍,才可以順利進行,只有將學生成功帶入理想的教學氛圍中,情感教學就成功了一半。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尋找切入點,將興趣愛好與教學內(nèi)容合理結(jié)合起來,然后與學生溝通交流,學生會被不知不覺地帶入情感教育教學氛圍中。
“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在課堂上侃侃而談,鎮(zhèn)定自若,對語言的完美運用會吸引學生,這就是語文教師魅力的體現(xiàn)。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不能只強調(diào)智力的開發(fā),而忽視情感因素的作用,而應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和行為變化,適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對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進行教育,應重點把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側(cè)重點:
1.教師應充分認識和發(fā)揮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觀點而產(chǎn)生的體驗。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夠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敞開心扉,樂于接近教師并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從而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和發(fā)揮情感教育的積極作用,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把情感因素引入教育當中,通過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tài)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對學生給予恰當?shù)淖鹬?、平等、理解、關心、信任和期待,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他們接受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2.平等關愛每一位學生
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fā)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往往是緊抓尖子學生不放,而對“后進生”則不聞不問,聽之任之,甚至惡語相向。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要平等關愛每一位學生,在關愛、鼓勵尖子學生繼續(xù)努力的同時,尤其要做好與“后進生”的交流和溝通,尊重他們,以教師的人格感化學生,以真實的情感打動其心靈,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道理說服他們,用淵博的知識讓他們心服口服,用健康的知識教育他們。教師對學生的關愛,體現(xiàn)在一是要了解他們,關注學生的言行,加強溝通和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找到自我,獲得自信,學會感激。
3.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消除壓抑自卑心理
對于學生來說,教育工作者往往更多地關注其不足,予以教育并糾正,這種方式的負面影響是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消極悲觀心態(tài),自卑心理。若以激勵為主,把揭短改為揚長,使學生的自信心有賴以立腳之處,就等于給學生一個成功成才的起點。在激勵教育方面,對學生的信任也是至關重要的,信任要求師生雙方坦誠相待,師生平等更要求教師充分信任學生。對優(yōu)生的信任,能夠激發(fā)他們積極進取的精神,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對后進生信任,會喚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潛能。
4.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消除逆反敵視心理
要想幫助學生戰(zhàn)勝消極因素,簡單的批評教育是不能奏效的,應在寬容中予以啟發(fā)點撥、言傳身教,以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明辨是非,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做人、做事的正確選擇。
5.增強學生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消除失落厭學心理
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合理要求,尊重學生的感情,不傷學生的自尊心,滿懷真誠與愛心,與學生坦誠相見,耐心細致地激勵學生,給學生恰當?shù)钠诖?循循善誘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增強學生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抗拒誘惑,調(diào)節(jié)情緒,平衡心態(tài),增強自制,最終走向成功。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初中語文教師要注重情感教育,努力把它滲透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讓愛緩緩流入學生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