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
我們小時候,社會對軍隊比較優(yōu)待。
首先,軍隊的供應是充分的,比如糧食供應。服裝是發(fā)的,家里的布置都是發(fā)的。我們小時候的家具都是發(fā)的,說家里需要一個椅子,打報告就領一個;說家里添了一口人需要一張床,打報告就領一張床……沒有一件東西是自己的,全是公家的,就形成了我是公家人的感受。
由于缺什么領什么,一旦出了軍隊大院,你就有比較強的社會優(yōu)越感。
我們家的家具和東西可憐到什么程度呢? 1968年年底到1969 年年初,全家去東北,東西要精簡。所有的東西,從衣服到炒菜鍋都裝進去了,就兩個箱子—— 90厘米長、50厘米寬、45厘米高的木箱子。把炒菜鍋裝進去的時候,我印象非常深,把木頭把兒卸下來,拿報紙包著鍋,單擱在一邊。五口人的全部家當就這么兩個箱子。這就是當時軍人的財產。
一個在這種生活觀念中養(yǎng)育出來的人,對財產不會有很強的占有欲。我們小時候使人家的東西或者把東西送給別人都很自然,拿人家東西覺得不叫拿,就以為東西都是該拿的。比如我們在樓道里刷牙,一看沒牙膏了,就到處找,看哪兒有牙膏就擠,只是擠人家牙膏比擠自個兒牙膏更多一點。我們小時候拿別人東西不當東西,拿自個兒東西也不當東西。
我認為,比我們大幾歲的人受大院文化的影響更深,我指的是1966年應該上中學的人,1966年我上小學。
反映大院文化的作品中,公眾比較熟知的有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有葉京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有《大院子女》《血色浪漫》《看上去很美》等等。這些作品都是大院文化的代表。
對大院的孩子來說,它是一種懷舊和青春的表達;對外人而言,大院文化則不免會引起羨慕。我們能感覺到北京市民階層對大院的情感,那一定是羨慕的。他們羨慕什么呢?比如我們老演免費電影——露天電影。在大院里經常放映,而且是放映新片子,周邊的人就想辦法混到大院里或者讓大院的熟人帶進來。
還有,由于大院,尤其軍隊大院本身具有保密性,所以外面的人、普通市民就會有窺探心理,就覺得大院怎么那么神秘?,F(xiàn)在想想,大院文化其實含有某種門閥觀念。
那時候獨有的這種特權文化實際上是一個時代的烙印,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它滿足了部分人的特權心理需要,比如像我們這些在大院長大的人。我們小時候最重要的一種時裝叫軍裝,你若能穿一身干部軍裝,到地方上去都會讓人家羨慕。
我們小時候所處的那個生存環(huán)境,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摘自《都嘟·第二季》新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