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慰群
英國有位患嚴重抑郁癥的48歲男子,服用藥物治療后卻感到更不舒服,曾幾次試圖自殺。經檢測,他的血清5-羥色氨酸含量低,礦物質鎂與鋅水平也較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測評為22分(總分達20分以上則可診為抑郁狀態(tài))。后到倫敦由營養(yǎng)學權威帕特里克·霍爾福開辦的一家大腦生物中心就診,醫(yī)師建議他給大腦補充營養(yǎng)劑,如Ω-3脂肪酸、B族維生素、5-羥色氨酸及多種礦物質等,并鼓勵他多運動。他遵囑照辦,8個月后,他身心放松了很多,情緒大有好轉,抑郁量表分數也有所下降。
科學家發(fā)現,大腦如果缺乏必需的營養(yǎng)素,會導致焦慮、抑郁,甚至患有躁郁癥、多動癥等。如大腦中緩解焦慮的5-羥色胺酸、傳遞快樂情緒的多巴胺、提升認知功能的乙酰膽堿等化學物質不足,一系列抑郁癥狀可能會紛至沓來。
而經最新研究發(fā)現,Ω-3脂肪酸、維生素D、B族維生素、鋅和鎂等礦物質,能幫助人們改善情緒,緩解抑郁焦慮癥狀,對改善大腦功能十分有助。含有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Ω-3脂肪酸,對人體有抗炎、抗凝及修復作用,是維護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非常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維生素D則是大腦重要的抗氧化劑之一。包括硫胺素、煙酸、葉酸、吡哆醇、甲鈷胺等在內的B族維生素是神經遞質合成的原料及維持其活性的物質,對改善認知功能不可或缺。鋅對大腦行為和認知功能發(fā)揮重要作用。鎂則控制著人的情緒變化,補充檸檬酸鎂后抑郁癥狀可獲得一定的改善。
對人而言,壓力過大會引發(fā)腸道菌群的改變,進而影響人的情緒與行為??梢娨钟舭Y是大腦內化學物質失衡引起的精神疾病,而不良的高糖高脂低纖維飲食造成的腸道菌群失調,也對抑郁癥的發(fā)生起推動作用。喝富含活益生菌的酸奶或補充“利己助人”的益生元(如菊糖等),則有助于改善抑郁癥狀。
因此,我們應該注意日常飲食,多食用含有以上營養(yǎng)物質的食物,如富含Ω-3脂肪酸的鯖魚、三文魚、沙丁魚、鯡魚、鰻魚、秋刀魚、帶魚、核桃、亞麻籽仁等,維生素D豐富的鯡魚、沙丁魚、蛋黃、香菇等,B族維生素含量高的糙米、全麥、豌豆、酵母、動物肝、小麥胚芽、蛤、貽貝、蟹肉、瘦牛肉、豇豆、菠菜、西藍花等,富含鋅和鎂礦物質的牡蠣、麥芽、南瓜子、可可、甜杏仁、葵花籽、蕎麥等,富含5-羥色胺的蠶豆、小扁豆、甘薯、蘋果、藍莓、草莓、香蕉、橙子、堅果、魚蝦、蛋等。
當然,每天吃富含益生菌的酸奶,給大腦補充多種必需的營養(yǎng)素保證營養(yǎng),再積極運動鍛煉,則能促進令人心情快樂的腦內啡肽等化學物質釋放,這都有助于構筑起防范抑郁癥的堅強盾牌。
(摘自《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