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光
滴耳劑是指治療外耳道疾病或化膿性中耳炎所用的局部治療藥物。正確選用滴耳劑,有助于短時間內(nèi)治愈耳病,但若使用方法不當,不僅會影響療效,還可能發(fā)生耳中毒。
滴耳劑可分為水劑、酊劑和油劑三種類型,它們各有特點,適用于不同的病情。
水劑 ?水劑是最常用的一種滴耳劑,從藥名可得知,水劑是含各類抗生素的水溶液。偏僻的山區(qū),隨處可以買到的抗生素眼藥水也可用來作為滴耳劑。眼藥水在配制過程中要求較高,不僅要求純凈,而且非常講究酸堿度。只要眼睛能用的眼藥水,滴到耳朵里去一般不會有什么問題。此類水劑適合治療各種化膿性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其特點是容易通過鼓膜,均勻分布于中耳腔。
酊劑 ?酊劑是將消炎藥物溶于較淡的乙醇內(nèi)制成。由于含有乙醇,不宜在急性炎癥發(fā)作時使用。因為急性炎癥者多伴有耳痛癥狀,如用酊劑,會引起劇烈難忍的疼痛,還會因刺激而使分泌物增多,加重病情。如炎癥已趨于被控制,在外耳道內(nèi)略為潮濕的情況下,可使用酊劑(因乙醇易于揮發(fā),能加快干耳的時間)。
油劑 ?油劑是指以甘油為溶劑的各類以消炎油劑為目的的滴耳劑,常用的有2%酚甘油和3%硼酸甘油。前者用于急性外耳道炎,耳痛明顯時,不僅能消炎,還有鎮(zhèn)痛作用。后者用于鼓膜穿孔的中耳炎,其特點是能滯留于中耳腔較長時間,并能保持藥劑濃度,不因外耳道內(nèi)分泌物而被沖淡,大大增加藥物的作用時間。
在選用消炎滴耳劑治療化膿性中耳炎時,應(yīng)注意某些抗生素的局部耳毒性。滴用耳毒性抗生素的滴耳劑會引發(fā)藥物中毒性耳聾,有的在用藥一段時間后發(fā)生,因而早期不易察覺。一旦耳聾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聽力就難以挽回了。
滴耳劑的保存對維持藥效有一定意義。一般應(yīng)隨配隨用,并保存于4℃以下的低溫冰箱里,過期的滴耳劑均不能使用。在冬季使用滴耳劑時,可將滴耳劑稍事加熱(最簡便的方法是將藥劑瓶藏于內(nèi)衣口袋中片刻后取出)再使用。
靜坐能很好地緩解焦慮情緒,方法是靠墻坐,具體為:選擇安靜不被打擾的私密空間,后背靠墻或微靠支撐物體,腰椎或尾椎不好的人群,可以墊一個坐墊或蒲團(高度不超過8厘米)。然后,保持身正、心靜、肩松,保持脊柱直而不僵,雙肩松而不泄,靜坐冥想。每次靜坐保持在30分鐘以內(nèi)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