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
2019年4月16日,在美國舉辦的世界手沖咖啡大賽上,一名身穿紅色襯衫、留著帥氣短發(fā)的女生,高高舉起一把金色的手沖咖啡壺——這代表了世界手沖咖啡的最高榮譽。在咖啡界的“奧運會”中,這是中國內(nèi)地選手首次奪得世界冠軍。
這個女生名叫杜嘉寧,“90后”,是一顆沉浸于咖啡世界的“豆子”(杜嘉寧的外號)。
2009年夏天,高中畢業(yè)的杜嘉寧還差半個月滿18周歲。同很多18歲的孩子一樣,她對自己的未來也很迷茫。她不想繼續(xù)念書,想找工作卻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有一天,她去了北京三里屯的魚眼兒咖啡館,本來想去“偶遇”井柏然,結(jié)果明星沒有看到,卻看到了一則咖啡師招聘信息。原本對咖啡完全沒有概念的杜嘉寧在經(jīng)過簡單的面試后,出乎意料地獲得了這份工作。
魚眼兒咖啡館是北京最早的精品咖啡館之一,使用的咖啡豆每周從美國空運而來。與平時隨處可以買到的星巴克咖啡相比,精品咖啡有何不同呢?當(dāng)時還是學(xué)徒的杜嘉寧聽師傅說,精品咖啡從選取咖啡豆開始就是精挑細選,不同原產(chǎn)地的咖啡,根據(jù)具體豆子的品質(zhì)特點,選擇使用不同的烘焙方法以強調(diào)其口味和層次感;在制作時常用手沖、虹吸、冰滴等萃取方式,以便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咖啡原有的風(fēng)味。由于不同種類的咖啡豆需要不同的制作方式,這加大了制作難度,也讓咖啡師變得尤其重要。
手沖咖啡能讓人放慢節(jié)奏,其制作方式與意式咖啡完全不同。濃縮咖啡就像它的意大利名字Espresso一樣,是“快”的意思。而手沖咖啡可以把享用咖啡的時間維度拉長,味道的變化是有層次的。一杯咖啡隨著時間和溫度的變化,會有不同的味道浮現(xiàn)出來。
杜嘉寧一下子就迷戀上了這種感覺。
中國有著深厚的茶文化,咖啡是舶來品,大多數(shù)人都不懂咖啡,要不然星巴克的生意也不會這么好。開一間咖啡館,咖啡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不用那么講究。
但她看到在咖啡界,還有一群對咖啡極度狂熱的人。在她學(xué)習(xí)咖啡制作的那一年,那間隱匿的小屋子里,每天都擠滿了對咖啡狂熱的人。從早到晚,說的是咖啡,做的是咖啡,喝的還是咖啡,那是一個近乎純粹的咖啡世界。
他們偶爾也會吐槽做咖啡的難,但僅此而已。在吐槽之后,他們還是深愛著這份事業(yè),一頭扎進咖啡的世界,就是最快樂的事。
一個人在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yè)時是最有魅力的,迸發(fā)出的能量也是無限的。
杜嘉寧的父母當(dāng)然希望她從事體面的職業(yè),過體面的生活,但杜嘉寧不知道這到底指的是什么。她只知道,每個人都應(yīng)該認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未來,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盡情綻放。她說:“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并不是讓你享樂,而是說,這世上還有一些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們?nèi)ニ伎己吞剿??!?h3>把一杯咖啡泡到極致
UNiUNi咖啡館的創(chuàng)始人張寅喆在正式開店之前去各地探店,在魚眼兒咖啡館被杜嘉寧做的拉花所吸引,兩人交談之后慢慢成了朋友。
張寅喆是江蘇南通人,曾隨家人在澳大利亞生活和工作,有一段時間他在咖啡公司上班,接觸到了精品咖啡。2012年回到中國后,他在豆瓣小組上分享自己的咖啡理念和技術(shù),惠及很多人,到現(xiàn)在仍有很多入行早的咖啡師叫他“喆組長”。2013年,張寅喆第一次參加世界百瑞斯塔咖啡師大賽中國區(qū)選拔賽,他邀請杜嘉寧到南京做他比賽時的助手,最后拿了季軍。2014年,他拿到了該項賽事的全國總冠軍。
2014年,張寅喆準(zhǔn)備在南京開店,在魚眼兒咖啡館工作了4年的杜嘉寧也正好在考慮自己作為職業(yè)咖啡師的發(fā)展道路。兩個人溝通后,杜嘉寧沒有多考慮就拎上行李來到南京。
剛到南京時,精品咖啡的概念在這里還很小眾,杜嘉寧一邊擔(dān)任幾家咖啡館的技術(shù)指導(dǎo),一邊準(zhǔn)備參加職業(yè)咖啡師的比賽。
那時候在店里,同事們經(jīng)??匆姸偶螌幵诰毩?xí)注水。杜嘉寧是左撇子,所有精細的工作都是用左手來完成。這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問題是她的右手沒有左手靈活,注水時雙手高度可能會不一樣。為了保證自己的雙手能夠保持在同一高度,她練習(xí)雙手注水時,小臂上放了一根木棍,兩邊各吊著一個水壺。
為什么要練習(xí)這個呢?杜嘉寧解釋,比如同樣是20克的咖啡粉,同樣劑量的水,水量大了以后水和粉接觸的時間就會縮短,做出來的咖啡口感會完全不同。雙手把握不同的出水量,還要均勻地畫圈,絕對是一個考驗技術(shù)的活兒。她經(jīng)常一邊放著計時器,杯底放著劑量秤,這樣可以看清自己每秒注水的量。為了讓注水更加精確,這個基本功要長時間練習(xí)。通常她先以每秒6克的速度注水,這樣在計時器走過10秒后,注入的就是非常準(zhǔn)確的60克水。在不同階段用不同的注水速度,可以將自己想要的咖啡味道帶出來。
杜嘉寧其實是一個比較膽小的人,如果讓她自己做選擇,她可能很難主動走到比賽場上去,或許也不會在這個行業(yè)待很久。是張寅喆一直給她鼓勵和支持,她才逐漸在各種咖啡師比賽中嶄露頭角。記得她2015年第一次參加世界百瑞斯塔咖啡師大賽的時候,在向評委展示的環(huán)節(jié)差點兒忘光準(zhǔn)備好的臺詞。盡管當(dāng)時拿到了第三名,但接下來的比賽她越發(fā)膽怯了。張寅喆說:“你要繼續(xù)上賽場,找回自信。”
世界手沖咖啡大賽每年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舉辦,可以說是咖啡師的最高水平競技場,就像咖啡界的“奧運會”,拿獎是每個咖啡師的最高夢想。杜嘉寧之前分別參加了兩屆世界手沖咖啡大賽,2016年在都柏林,沒進決賽;2018年在巴西,第八名,差一點兒就進了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