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鳴祺 劉文利
研究表明,性別暴力包括校園性別暴力,會對學生的學業(yè)表現、社會發(fā)展和身心健康等多方面造成不良影響?;谌嫘越逃砟罹帉懙摹墩鋹凵W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以下簡稱《珍愛生命》),從保護身體隱私教育、人際關系教育、社會性別平等教育、權利教育、生活技能教育、預防和應對兒童性侵害教育、反對歧視教育、法治教育、核心價值觀教育九大教育內容出發(fā),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講授、生活技能的培養(yǎng)和價值觀的引導,對于預防學生遭受基于性別的暴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珍愛生命》對于預防性別暴力的教育是系統(tǒng)的,體現在多個教學單元和主題中,并基于學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特點分配在不同的年級,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
在《珍愛生命》二年級下冊“身體發(fā)育”單元主題一“人的誕生”中,告訴學生生命孕育的方式。使用圖片并配以科學名詞介紹這一過程需要“爸爸的精子進入媽媽的子宮”,讓學生知道相關生殖器官的科學名稱。
(圖片來源:劉文利主編《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二年級下冊(第2版)P2,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在二年級下冊“性與健康行為”單元的“身體接觸”和“身體的隱私部位”2個主題中,首先告訴學生什么是舒服的身體接觸、什么是不舒服的身體接觸,讓學生掌握正確辨別身體接觸的方法,為學生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打下基礎。其次告訴學生身體隱私部位的科學名稱,男孩的隱私部位包括陰莖、陰囊和臀部;女孩的隱私部位包括乳房、乳頭、陰戶和臀部。
在四年級下冊“身體發(fā)育”單元主題二“身體關注與接觸”中,告訴學生可以接受的身體關注和接觸有哪些;同時,告訴學生非自愿的身體關注和接觸有哪些,讓學生正確區(qū)分他人對于自己身體的關注和接觸。之后,教授學生拒絕非自愿身體關注和接觸的方法,包括沉著應對、勇敢地說“不”和尋求可信賴的人的幫助。
(圖片來源:劉文利主編《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二年級下冊(第2版)P23,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圖片來源:劉文利主編《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四年級下冊P18,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通過保護身體隱私教育,希望學生能夠了解自己身體生殖器官的科學名稱,從而有效分辨什么樣的身體接觸是可以的、安全的,培養(yǎng)保護自己的強烈意識。
在《珍愛生命》四年級上冊“家庭與朋友”單元主題二“認識人際關系”中,告訴學生健康的人際關系是和諧、平等、友善、融洽的,而緊張、貶低、沖突、欺凌、暴力是不健康人際關系的表現,人際關系發(fā)生在家庭、同學、師生和社會等之間。在學生理解了人際關系的基礎上,告訴學生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如以誠待人、相互體諒、尊重他人、有效溝通、尋求咨詢和獲得幫助,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
在《珍愛生命》一年級上冊“性別與權利”單元主題一“性別”中,倡導男女平等的價值理念。從“男孩女孩都是寶”“男孩女孩都平等”“男孩女孩都應得到家人關愛”“男孩女孩都分擔家務”“男孩女孩互相尊重”等方面,幫助學生理解性別的具體含義。
(圖片來源:劉文利主編《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二年級上冊(第2版)P30,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在二年級上冊“性別與權利”單元主題一“性別平等”中,通過列舉家庭生活、同伴相處、職業(yè)選擇三個角度的性別平等事例,讓學生了解性別平等的內容,并鼓勵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不因為性別而限制自己的想法表達及能力培養(yǎng)。同時,也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的選擇,如女生可以做飛行員,男生可以做男護士,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
在對“性別”概念有所理解的基礎上,在三年級上冊“性別與權利”單元主題一“社會性別”中,告訴學生“社會性別平等”的含義,多元的社會性別體現了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每一個人的品質都應受到重視。
(圖片來源:劉文利主編《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二年級上冊(第2版)P33,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圖片來源:劉文利主編《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三年級上冊(第2版)P38,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在《珍愛生命》四年級上冊“性別與權利”單元主題一“兒童權利”中,向學生介紹兒童的四大權利,即兒童的生存權,保證學生避免受到各種傷害;兒童的發(fā)展權,保證學生有權在身體、智力、精神、道德、個性和社會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兒童的受保護權,強調兒童不應該受到身體暴力、情感暴力、性暴力和忽視的侵害;兒童的參與權,兒童可以積極、自信、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
在主題二“兒童性權利”中,指出兒童性權利包括兒童性健康權、兒童性教育權、兒童隱私權等。其中,兒童隱私權是兒童受保護權的一部分,與性有關的隱私更應受到嚴格保護。向學生強調兒童的隱私部位不能被他人窺視,兒童裸露身體的照片、視頻不能被傳播,當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時,一定要堅決捍衛(wèi)。學生具有權利意識后,既能維護自身的權利,也能尊重他人的權利,這是預防性別暴力,尤其是預防兒童性侵害的重要基礎。
(圖片來源:劉文利主編《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四年級上冊P50,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在《珍愛生命》一年級上冊“生活與技能”單元主題一“學做決定”中,告訴學生在做決定前需要傾聽他人的意見,如父母、教師和信賴的人;讓學生意識到正確的決定會保護自己,錯誤的決定會傷害自己,學生可以因此對暴力行為的后果做出判斷。在主題二“尋求幫助”中,告訴學生在不同的場合可以向不同的人尋求幫助,避免受到傷害。
在二年級上冊“生活與技能”單元主題一“學會交流”中,告訴學生交流的必要性和交流方式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暴力行為的產生就是源于缺乏有效的交流,期待學生可以使用有效交流的方法消除誤會、得到幫助、增進感情和分享信息,從交流中獲益。
在三年級上冊“生活與技能”單元主題二“生活需要協(xié)商”中,告訴學生生活中協(xié)商的必要性以及協(xié)商的技巧。通過協(xié)商,學生可以了解對方的想法、理解對方的感受、知道對方的底線,這些都是化解矛盾、解決沖突、預防性別暴力的重要方法。
在四年級上冊“生活與技能”單元主題一“傾聽、表達和理解”中,告訴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需要認真傾聽、自信表達、建立同理心,學生掌握這些技能,可以更好地與人溝通、避免矛盾、解決沖突。在主題二“尋求幫助的渠道”中,告訴學生獲得幫助的日常渠道和專門渠道,以獲得專業(yè)性的幫助和支持。
在五年級上冊“生活與技能”單元主題一“學做負責任的決定”中,首先讓學生知道大腦功能、家庭、同伴、性別偏見、習慣和媒體會影響學生做決定;其次,讓學生知道不同決定導致的結果不同;最后,告訴學生做負責任決定的步驟和向信賴的成年人求助,幫助學生做出負責任的決定。在主題二“學會拒絕”中,告訴學生學會拒絕需要堅定地說“不”,給出說“不”的理由,保證自己的言行一致。
(圖片來源:劉文利主編《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二年級上冊(第2版)P21,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在《珍愛生命》五年級上冊“性別與權利”主題一“預防兒童性侵害”中,首先,明確界定了“兒童性侵害”的概念。兒童性侵害是指“兒童未認識到此種行為的情況下,引誘或強迫兒童進行的性行為,是以兒童為目標滿足自己的性需求或其他目的的行為”。其次,明確界定了實施“兒童性侵害”的對象。兒童性侵害大部分來自熟人,少部分來自陌生人,告訴學生“拒絕熟人觸摸隱私部位”,并在情景設計中加入了“叔叔”“阿姨”的稱謂。同時,還告訴學生性侵害可能來自同性,也可能來自異性。無論如何,任何實施兒童性侵害的人都會受到法律制裁和社會譴責。最后,告訴學生預防性侵害的具體方法,包括:不看淫穢讀物、網頁,不聽淫穢音像制品;不去孤立無援的地方;杜絕他人看和觸摸自己身體隱私部位的機會。
在主題二“應對兒童性侵害”中,從三個方面告訴學生保護自己的有效方法:第一,降低受傷害的風險,包括保持警惕、加強鍛煉、不受誘惑、不懼威脅、堅定說“不”、及時離開、向信賴的成年人求助;第二,減輕受傷害的程度,包括向信賴的成年人傾訴、保留證據、及時報案、接受治療、尋求心理咨詢;第三,積極面對未來,包括接納過去、宣泄消極情緒、恢復正常生活。
性別暴力發(fā)生的原因之一來自人與人之間的歧視,因而,反對歧視教育非常重要。在五年級“家庭與朋友”單元主題二“消除歧視”中,先向學生介紹什么是歧視,歧視包括性別、地域、年齡、健康狀況和性傾向等因素。隨后,介紹歧視的危害及反對歧視的方法,傳遞給學生“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希望學生了解到歧視的這些信息后,能夠因為理解而做到不歧視他人,當遭受歧視時也能保護自己,從而減少性別暴力發(fā)生的可能。
性傾向不同是引發(fā)性別暴力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在六年級“性別與權利”單元主題一“性傾向”中,向學生介紹了性傾向的類型、不同性傾向者的權利、公平對待不同性傾向者的知識。通過增進學生對不同性傾向者的了解,使其持有不同性傾向者理應受到公平公正對待的價值觀,這對消除偏見和歧視意義重大。
在《珍愛生命》四年級“性別與權利”單元主題一“兒童權利”中,告訴學生有關兒童權利的相關法律和政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2011—2020年)》等。
在五年級“性別與權利”單元主題一“預防兒童性侵害”中,教給學生有關預防和懲罰兒童性侵害的相關法律和政策。通過法治教育,讓學生知法守法,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免受性別暴力的傷害。
在《珍愛生命》三年級上冊“家庭與朋友”單元主題二“寬容、接納與尊重”中,倡導寬容是美德、接納是胸懷、尊重是修養(yǎng)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寬容、接納和尊重的價值觀,而缺乏這些價值觀念是造成暴力行為和言語的重要原因。
在六年級“生活與技能”單元主題一“認識價值觀”中,首先通過告訴學生價值觀的定義,希望學生理解不同的個人、同伴群體、家庭等可能持有不同的價值觀,讓學生意識到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然后,通過告訴學生價值觀對人的態(tài)度的影響,希望學生能夠理解價值觀影響人們對性、性別和社會性別期望的態(tài)度,從而學會尊重不同性別的人。接著,通過告訴學生價值觀對人的行為的影響,希望學生持有尊重、多元、開放、包容、平等、積極的價值觀,建立和諧健康的人際關系,在性方面做出負責任的決策。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學習,讓學生對價值觀有一個全面充分的了解,進一步影響學生的行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