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傳玲
近幾年富硒食品炒得很火,它們價格普遍較高,比如1千克富硒大米的價格基本在8元以上,價格是普通大米的2~3倍。富硒食品價格高卻仍受熱捧,這是為什么呢?到底要不要吃富硒食品呢?
硒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1935年在黑龍江省高發(fā)的克山病就跟缺硒有關,研究發(fā)現,補充硒不僅能預防克山病,而且對抗氧化、維持人體正常免疫力、抗腫瘤疾病都有幫助。2003年美國FDA還批準富硒產品或硒補充劑的生產和銷售,宣稱硒可以降低罹患某些癌癥的風險。但是這些沒有成定論的科學研究到了廠家的宣傳里就成了:硒是抗氧化明星、抗癌之王、抗輻射專家、解毒專家、心臟守護神、護肝衛(wèi)士、長壽元素、明亮使者、男性體內黃金。這是富硒食品受熱捧的一大原因。
人體攝入硒的主要渠道是食物,植物的硒含量主要受當地土壤硒水平影響,動物體內硒含量又主要受飼料影響,所以無論動物性食物還是植物性食物,其硒含量都跟當地土壤硒含量有關系。
而我國從東北到西南有一條很寬的低硒地帶,涉及14個省200多個縣,所以很多人擔心自己不吃富硒食品,會滿足不了機體對硒的需求,這是富硒食品受熱捧的另一原因。
補硒之前要客觀判斷自己是否缺硒,自我感覺不好判斷,最好是去醫(yī)院檢查一下,如檢測紅細胞硒、血漿硒和血小板硒。
其中紅細胞硒反映的是遠期膳食硒攝入情況,血漿硒反映的是近期膳食硒攝入情況,而血小板硒反映的是最近期膳食硒攝入情況。
不過這三個指標測的都是體內總硒的含量,還可以測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它可以反映硒在體內活性形式的含量。
缺硒要不要吃富硒食品
檢測確定為缺硒后,首先要考慮飲食模式是否均衡,如果飲食模式不均衡,就要優(yōu)先調整飲食模式。
比如海產品和動物內臟是硒的良好食物來源,要做到每周吃2~3次海產品如魚、蝦、貝,每次可以吃40~75克。其中貝殼類海產品如牡蠣、蛤蜊、鮮淡菜、蟶子等,硒含量更豐富。每月吃2~3次動物內臟,每次25克左右,內臟中腎臟和肝臟硒含量更豐富。
對于輕度缺硒的,建議先按照上述飲食模式調整,按照醫(yī)生要求復診后指標恢復正常就可以按照該科學飲食模式繼續(xù)飲食。如果指標仍然不達標,則可以考慮吃些富硒食品。
對于嚴重缺硒的,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先服用硒酸鹽或硒酵母,快速緩解缺硒狀態(tài),指標恢復正常后按照科學飲食模式進食,進食一段時間再復診,然后評估是否需要吃富硒食品。
建議選擇大品牌的、預包裝的富硒食品。大品牌更有保障,散裝食品是否富硒,消費者沒法判斷,而消費者可以通過看營養(yǎng)成分表來判斷預包裝食品是否是富硒食品。國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要求硒含量大于15微克/100克或大于7.5微克/100毫升時才能標注“富硒”的字樣。
富硒食品可能是天然富硒食品,也可能是強化了硒的富硒食品,前者中的硒含量主要來自于土壤或者飼料,后者中的硒來源于后期加工工藝。國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營養(yǎng)強化劑使用標準》允許在調制乳粉、大米及其制品、小麥粉及其制品、雜糧粉及其制品、面包、餅干和含乳飲料中強化硒。
消費者可以看看這類富硒食品的配料表,會發(fā)現亞硒酸鈉、硒酸鈉、硒蛋白、富硒食用菌粉、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化卡拉膠、富硒酵母等硒強化劑。只要硒含量符合要求,選擇哪種都可以。
(摘自《大眾衛(wèi)生報》2019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