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24日是臺灣同性婚姻合法登記正式上路的第一天,不少同性伴侶選擇在這天登記。與此同時,“反同”團體在這一天組黨,顯示同婚在島內(nèi)引發(fā)的巨大爭議并沒有因為法案通過而消除,反而有激化的趨勢。
同性婚姻開放登記首日,臺南市一對女同性戀者成為全臺第一對登記結婚的同性伴侶,不過搶到“頭香”的她們不愿曝光身份。根據(jù)臺“內(nèi)政部”公布的數(shù)據(jù),截至24日下午5時,全臺辦理同性伴侶結婚的共500對,其中男性171對、女性329對。臺“總統(tǒng)府秘書長”陳菊在臉書發(fā)文,稱這一天“不只是愛情的見證,更是臺灣人權篇章中重要的一頁”。
臺“立法院”17日三讀通過“同婚專法”,正式宣告同性伴侶24日可以登記結婚。此舉引起不少團體不滿。全臺家長協(xié)會等教育團體24日稱,所謂同婚爭議在去年“公投”民意真實的表達后應該就已結束,但當局背道而馳,執(zhí)意通過不符合民意的專法。許多家長在感到無奈與挫折之余,明年一定會有所回應。24日,“反同”團體“安定力量”舉行記者會宣布成立,該組織主席孫繼正說,蔡英文執(zhí)政3年來,臺灣民生凋敝、社會動蕩,社會最基礎的人心、互信、尊重在蔡當局玩法弄權下已經(jīng)到了崩壞的地步,“我們不能縱容政客踐踏民主與公投結果,這次我們要選自己的立委,從家庭贏回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