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徐川畢業(yè)于四川理工學院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如今剛過30歲生日,他已是全球第二大鋰業(yè)巨頭的高級工程師,其參與的研發(fā)成果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中國化工學會科技進步獎。
“2012年3月,徐川剛來公司的時候是到生產一線最艱苦的崗位——焙浸車間晶轉崗位?!碧忑R鋰業(yè)(射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齊鋰業(yè)”)工會主席張勇說,當時這個崗位環(huán)境比較差,徐川不怕臟、不怕累,虛心學習,很快就適應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轉換,而且進步很快,做的產品質量得到了認可。在焙浸車間工作期間,徐川連續(xù)三次獲得“回轉窯技能比武”第一名,2012年底,獲得天齊鋰業(yè)“優(yōu)秀大學生”稱號。
“2013年,研發(fā)方面需要人,就把他調來做研發(fā)了?!睆堄抡f,到研發(fā)崗位后,徐川擔任的是助理研發(fā)工程師,期間,他參與了“100T某材料中試”“電池正極材料回收”等研發(fā)項目。2013年底,徐川獲得天齊鋰業(yè)“明星員工”稱號。
研發(fā)是一項充滿挑戰(zhàn)的工作,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2018年,在徐川和同事攻克一項重點項目的大半年期間,項目組夜以繼日地奮斗在擴試實驗室一線,加班是常態(tài),沒有人抱怨、沒有人消極怠工,最終年底順利結題。
“整個過程中,項目組每一個成員沒有覺得疲憊,反而是干勁十足,生怕拖了后腿?!毙齑ㄕf,“大家在那段時間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攻克這個技術難關”。
如今,徐川負責的射洪研發(fā)實驗室,承擔的工作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開發(fā),另一個是生產技術支持。
在研發(fā)崗位的幾年間,徐川組織或參與完成了“鋰片回收”“鈍化鋰粉制備”“連續(xù)化生產電池級碳酸鋰”等一系列重要研發(fā)項目。這些課題或項目的順利完成不僅提高了天齊鋰業(yè)的產品質量與核心技術競爭力,還為突破鋰電行業(yè)技術瓶頸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做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挫折,不斷重復和嘗試,但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取得進展?!毙齑ㄕf,“在一些人看來,科研工作很枯燥,但我愛這份工作,因為這樣的工作充滿了變化和挑戰(zhàn),每天都需要接觸新的信息,然后就會有新的思路并展開嘗試,當取得突破和成果時,會收獲沉甸甸的滿足感”。在徐川看來,新產品或技術的誕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需要孕育、成長直至成熟。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持之以恒、勇于創(chuàng)新,困難總會得到解決,瓶頸總會得到突破。
迄今,徐川參與了14項國家授權專利的研發(fā)工作,其中,發(fā)明專利7項。他參與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鋰材料制備關鍵技術及產業(yè)化”項目榮獲中國化工學會無機化工科技進步獎及2018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新能源材料能為千家萬戶的生活帶去綠色、智能、安全和便利,希望天齊鋰業(yè)成為以鋰業(yè)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產業(yè)的國際領導者?!毙齑ㄕf,“有了目標,就可以樹立信念,有了信念,才會有信仰,有了信仰就能夠克服一切困難”。(責編/謝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