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
【摘要】小學生通過語文閱讀能夠了解和掌握我們國家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開闊小學生的知識眼界,陶冶學生的情操,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以及應用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此外,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能夠幫助小學生學習生字、生詞以及句子和作文的寫作技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應當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提升其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在素質(zhì)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豐富教學內(nèi)容,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在實踐中反思,更好地指導教學,改變語文閱讀教學水平較低的現(xiàn)狀,引導學習者參與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性,推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整體改革,繼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
一、通過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實現(xiàn)的目標
1.提升小學生認識和理解生字、生詞以及句子的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字詞句方面的認知和理解能力較弱,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大部分的字都不認識,因此需要提升學生認識生字、生詞以及理解句子和段落的能力。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鼓勵學生去認識生字、生詞,并與大家一起交流。比如,教師可以舉行識字比賽、聽寫比賽,挑選一些閱讀資料中出現(xiàn)的較為難寫但是比較重要的生字、生詞讓學生來辨別。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準確地認識和記憶這些生字生詞,也能夠提升學生在閱讀時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2.培養(yǎng)和提升小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
學生只有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興趣,才能夠進行大量、高質(zhì)量的閱讀。因此,小學閱讀教學一項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生年紀尚小,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閱讀能力也較差,無法閱讀和理解較抽象的文章,這就需要教師去篩選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閱讀資料,主要是記敘文,利用文中記敘的人物或者是事物去吸引學生的注意,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外,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多與學生進行互動,繼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3.提升學生利用關鍵詞來概括和理解閱讀資料的能力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所需實現(xiàn)的目標中,其中一項較高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找關鍵字、關鍵詞的能力,并利用這些關鍵字和詞來概括和理解閱讀的文章。大量的閱讀練習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準確找關鍵字、詞的習慣,這種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更準確、更深入地理解所讀文章,將文章分段,概括每段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nèi)容,從而去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思想和寫作思維,不僅能夠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還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寫作方式,為寫作打下基礎。
4.積累寫作素材,提升寫作水平
一直以來,作文的寫作都讓學生感到頭疼不已,不樂意、不想去進行作文的寫作。學生通過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升閱讀能力,還能夠提升寫作能力。大量的閱讀以及閱讀能力的提高,能夠讓學生積累一定的寫作素材,可以讓學生心中有料可寫,有思路可循,還能夠?qū)㈤喿x中學習到的寫作手法應用到寫作中,繼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進一步提升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1.教師要改變閱讀教學觀念
教師不僅要積極學習和深刻理解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積極運用好新的教學理念,還要深刻認識到以往教育理念的弊端。教師要摒棄滿堂灌、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自己做好引導工作,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讓素質(zhì)教育改革切實落到實處,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素質(zhì)教育的好處,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使他們都能夠成為可塑之才。
2.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去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探究學習法,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提前給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在課上教師可以讓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并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這種閱讀教學模式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去主動學習,繼而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小組合作學習法也是現(xiàn)階段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情況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根據(jù)教師的要求去進行資料的收集和問題的探究,小組成員之間分工明確,相互學習、幫助,最終得出問題的答案。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提升班級的凝聚力和教學的有效性水平。
3.尊重學生個體性差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素質(zhì)教育倡導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要把握新課改理念,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新課改理念落地生根,繼而提升有效性水平。
4.重視小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夠鼓勵學生參與到閱讀教學之中,繼而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得學生能夠在進行語文閱讀學習的時候主動地去吸取知識,親身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課程內(nèi)容相關的一些視頻或者動畫片,利用這些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學生切實體會文章中的內(nèi)容。這些都是學生主動做的,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老師講解的內(nèi)容,可以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學的有效性。
5.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只有學生學習的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學生才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因此,語文教師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先自主學習,然后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再進行小組討論學習,教師循循善誘,這樣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就能很好地體現(xiàn)出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能很好地被調(diào)動起來,教學的有效性水平也就隨之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必須要轉變教育理念,跟隨時代的發(fā)展潮流,學習新的知識與教學技能,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課后要積極反思,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以及教學有效性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謝山蓉, 王運芳.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初探[J].小作家選刊, 2016 (33) :88.
[2]王芳.找到寫作的金鑰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 (下) , 2017 (11) :15.
[3]陶群智.讓寫作的思緒靈動起來—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讀書文摘, 2016 (14):179.
[4]許海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6):210.
[5]蒙揚革.如何構建以學生為本的小學語文課堂[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