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秋
近年來,隨著農業(yè)結構的調整,溫室蔬菜種植得到了迅猛發(fā)展,不但豐富了老百姓的菜籃子,而且方便了百姓的生活。但是在溫室蔬菜種植過程中,由于溫室自身具有的的高溫、高濕、封閉的特點,極易發(fā)生病蟲害,造成蔬菜減產。這主要是化學農藥的使用所致,已成為人們十分擔憂的問題。如何實現(xiàn)溫室蔬菜的無公害防治,讓群眾都能吃上放心菜,確保百姓的健康不受影響,這是擺在人們面前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因此,要加強溫室蔬菜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研究探討防治措施,采用以農業(yè)、生物、物理三方面的防治為主,以化學防治為輔”的方法。確保溫室蔬菜高產高效。
一、農業(yè)防治
農業(yè)防治就是所采取農業(yè)技術措施進行的綜合防治。其主要做法就是調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長環(huán)境,通過改善生長環(huán)境增強作物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從而減少發(fā)病幾率。此外還可以人為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蟲害和雜草生長或傳播的條件,同樣可以取得良好效果,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控制、避免或減輕病蟲的危害。
1、選用抗(耐)病蟲的品種。品種選擇對于溫室蔬菜種植十分重要,特別是在抵御病蟲害方面。要根據當?shù)夭∠x害主要特點、發(fā)生規(guī)律,選用具有較強抗病蟲能力的品種。這樣才能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
2、創(chuàng)造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環(huán)境是指滋生病蟲害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于溫室蔬菜而言就是要控制好溫室內的溫濕度,避免溫濕度過高或過低而影響蔬菜生長,因此,要注意調節(jié),要使溫室達到蔬菜生長的適宜溫度和濕度。對此,可以采用通風散濕,地膜覆蓋等措施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
3、培育無病蟲的植株。這是一種較為特殊而又簡單的防治方法,這是因為有些病蟲害是并不是獨立產生的,而往往是隨植株、種子等繁殖材料擴大傳播的。因此,對于這類病蟲的防治,要注重使用無病蟲的植株。
4、合理輪作換茬。通過合理輪作茬是防治病蟲害較為有效和常用的方法。它可以使土壤養(yǎng)分得到均衡利用,不但有利于蔬菜健康,同時還可以切斷專性寄主和單一病蟲食物鏈條,又可以阻斷病蟲世代交替環(huán)節(jié),使作物提高抗病蟲能力。是一種根除原本防治方法。
5、搞好溫室衛(wèi)生。這種防治方法主要是考慮到溫室內致病菌的侵染,方法主要是將溫室內的雜草、中心病株及病株殘體清除掉,及時的清除雜草、中心病株和病株殘體,防止傳染其它健康植株,這是應為病原物在蔬菜溫室內積累多年,對病害的發(fā)生和流行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強管理,搞好溫室的衛(wèi)生,對防病除蟲有明顯的效果。
6、合理的土肥水管理。合理施肥,科學灌水是溫室蔬菜種植的必要手段,要加強土肥水綜合管理,做到平衡施肥,增施有機肥,并注意灌溉和排水,采用這些措施即可改善溫室的土壤、水分和營養(yǎng)狀況,可以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同時由于改變了不利于病原物生長繁殖的環(huán)境條件,從而起到壯苗防病的作用。適當增施磷肥、鉀肥和微量元素,多施有機肥,可以提高植株的抗性。另外,適當控制灌水及時排除積水也是主要的防病措施,可大大減輕病害的發(fā)生。
二、物理防治
1、設施防護。主要是在溫室通風口罩上防蟲網,以防止害蟲進入溫室內。還可以使用無滴膜,鋪蓋地膜,其作用可以降低溫室濕度,以減輕發(fā)病,其作用不僅如此,還可阻止一部分土壤中病菌向植株傳染。此外,防治蚜蟲可以采用鋪銀灰色地膜,減輕病蟲害的發(fā)生。
2、誘殺害蟲。該方法就是利用一些能夠吸引害蟲并將其殺滅的設施或工具來防治蟲害。主要是利用性誘捕器、糖醋液、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等誘殺害蟲。使用方法如在溫室內懸掛黃板可以誘殺蚜蟲、白粉虱。
3、高溫殺滅菌蟲。主要是在夏秋季節(jié),選擇晴朗高溫天氣將閑置期的溫室密閉5~7天,這樣可使室內最高氣溫達60~70℃,如此的高溫可有效殺滅溫室內及土壤表面的病菌和害蟲。
4、溫湯浸種。種子處理后具有消毒殺菌的作用,這是不爭的事實。在溫水浸種時,用55℃溫水浸種10~15min茄果類、瓜類蔬菜種子,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種子,都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三、生物防治
利用了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它的最大優(yōu)點是不污染環(huán)境。
1、利用天敵防治病蟲害。此方法可稱為以蟲治蟲,效果很好。因此。在防治溫室白粉虱時,可人工釋放麗蚜小蜂“黑蛹”(3~5)頭/株,要間隔釋放,即每十天放一回,共放3~4次。在防治桃蚜、棉蚜時,可用煙蚜繭蜂,防治菜青蟲、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時可釋放廣赤眼蜂,都有明顯效果。
2、使用生物藥劑。主要采用病毒、線蟲等方法防治害蟲,除此之外,植物源農藥、生物源農藥都有較好的防治病蟲害效果。這兩種農藥主要有藜蘆堿、苦參堿、除蟲菊以及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等。如用菜青蟲顆粒體病毒防治菜青蟲或與蘇云金桿菌混用防效更好。
四、化學防治
1、注意事項。使用藥劑防治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對于高效低毒或低殘留農藥,要科學合理使用。以便達到防治效果。
2、對癥下藥。在農藥使用前,既要充分了解農藥性能和使用方法,還要根據溫室的病蟲害情況,選擇合適的農藥類型或劑型,不可盲目下藥。
3、適時防治。要做好調查,把握好防治時間,要做到在發(fā)病前和發(fā)病初期噴藥,對于蟲害,用藥時間要把握在第1、2代卵期及孵化期,做到治早、治了。
4、科學用藥。根據病蟲害發(fā)病情況,在用藥時要掌握好用藥量,此外還要合理交替和混用農藥,以免產生抗藥性,從而提高防治效果。
5、安全間隔。根據各種農藥的性質,需要間隔是用的,要嚴格在安全間隔期內施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如甲基1605、甲胺磷、氧化樂果等。一般菊酯類農藥的安全間隔期5~7天,有機磷農藥7~14天,殺菌劑中百菌清、代森鋅、多菌靈14天以上,其余7~10天。農藥混配劑執(zhí)行其中殘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間隔。
(作者單位:152200黑龍江省綏棱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