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榮香
摘 要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提升和學習能力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需重視的,因為小學語文學習不僅是今后學生的發(fā)展基礎,還有助于增強學生能力、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素養(yǎng)。
關鍵詞 小學六年級語文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為本,還課堂給學生。教師應著力構建自主的課堂,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狀態(tài)中高效率地學習。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會;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給學生一種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去開拓?!敖虩o定法,各有各法”,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才能在教改的路上越走越寬,才能更好的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1學習自信心的增強
小學六年級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的學生不僅面臨著心理發(fā)育和身體發(fā)育的情況,還面臨著人格獨立發(fā)展的情況,所以,老師在對待六年級學生時就必須把學生當成一個擁有獨立性的個體,尊重他們,理解他們,才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更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主動性。語文學習是一門工具性和基礎性的學科,所以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就是語文基礎學習,為了加強基礎的學習,老師就必須重視讀,重視知識積累。比如,在上課之前或者早讀時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名言警句、古詩、古文等的背誦,并大聲把需要背誦的東西朗讀出來,還可以通過課外閱讀來進行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老師還需要教會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把一些好的段落以及句子摘抄下來,并在課余時間把這些段落以及句子反復背誦和朗讀。
2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老師總是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老師不僅要充分利用課堂上的語文教材,還需要對學校其他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對小學語文學習的意識進行了激發(fā),對小學語文學習的素養(yǎng)進行了提升,對小學語文學習的情操進行了陶冶。比如,老師可以讓學生寫記錄或者寫日記,內(nèi)容可以寫一些他們的校園生活,寫作形式要多種多樣,有作文、畫畫、詩歌、書信等,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應用、語文知識、語文素養(yǎng)、語文意識。此外,老師還需要在語文課堂中讓學生盡可能感受到語句的美、語文的美,從而達到學生審美能力、道德情操以及道德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熏陶、提高。比如,老師在實際教學中對情感因素進行充分發(fā)揮,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氛圍、審美情趣的提高、渲染、培養(yǎng),此外,還需要重視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這是因為審美情趣是由多種相互作用的因素而產(chǎn)生的,它產(chǎn)生于視聽、情感、思維以及想象,是一種擁有愉悅感的體驗。
3抓住文章思路,緊扣重點訓練
在每一組課文的教學中,抓住了教材的重點訓練項目,就抓住了這一組閱讀教學的重點。抓住重點教學時,又必須以文章的思路為主導,恰當?shù)亟沂竞吞幚砗梅N種邏輯關系。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抓人物特點”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掌握這一寫法,把握少年閏土外貌、動作、語言上的特點,我在講讀課文時,把重點放在了對少年閏土動作和語言這兩個方面的分析與討論上。因為外貌描寫是靜態(tài)描寫,而動作和語言則是動作描寫,這樣便很好地揭示了文章思路的動靜和詳略關系。
寫人物的外貌、動作和語言,為的是透過這些表面現(xiàn)象去抓準人物性格特點,所以我在進行這方面教學時,并不滿足于學生對人物表面現(xiàn)象的了解,而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外表去透視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如講到閏土的外貌特點時,當學生作出正確的回答后,我便追問:“作者為什么要抓這三點來寫?”講到閏土的動作時問:“課文中講閏土的動作主要是通過哪幾件事寫的?為什么看瓜刺猹給你的印象最深?捕鳥,撿貝殼這兩件事,又表現(xiàn)了閏土的什么特點?”在講到閏土的語言時,我讓同學們談談閏土的幾段話中,哪些話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結(jié)合自身體會,進行了認真的討論,看到了閏土熱愛勞動、聰明能干、知識豐富、天真淳樸等性格特點,這樣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恰當?shù)刂笇Я宋恼滤悸返膬?nèi)外關系。使作者、教者、學生三者的思路融為一體。
4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
“學以思為貴”。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迸nD說:“如果說我對世界有些微貢獻的話,那不是由于別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笨梢哉f,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fā),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鉆研問題。現(xiàn)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學生一看題目較難尚未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時候如果老師鼓鼓勁,學生仔細一分析,可能就想出來了。如果鼓勁還不行,老師可以給學生指思路。要根據(jù)學生所提的問題教給學生思維方法。
學問學問,又學又問。問是讀書的鑰匙,是思考的起點,是深鉆的體現(xiàn)。宋代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明人陳獻章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狈彩菍W生都善于提問題,而學習差的同學往往提不出什么問題,他們對學習不精心,囫圇吞棗,即使發(fā)問也不愿深入的思考,因此往往似懂非懂。當然好問也應有一定方法,也是需要培養(yǎng)的,好問不等于胡問瞎問。好問首先要問自己,要多給自己提幾個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不要盲從,別人的答案究竟對不對,還要經(jīng)過自己思考、鑒別。將別人的答案同自己原先的想法對比一下,想一想自己與別人的差別,從而發(fā)現(xiàn)自己思維的毛病,學習人家思維的方法。只有學生自己會思、會問、會學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學生個體的潛力得到發(fā)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參考文獻
[1] 馬淑花.淺談小學一年級語文寫字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24):59.